鄭紅霞
摘要:結合聾生的學習特點與實際,選用合適的教學軟件,豐富課堂內容,激發興趣;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簡單易接受內容入手,由淺入深,培養興趣;組織協作學習,體會合作的快樂,提高興趣;精講多練,熟能生巧,延續興趣。
關鍵詞:培養;聾生;學習信息技術;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聾生由于聽覺器官受損,手勢語言又受到抽象性強、表達不夠出確清晰的限制,視覺器官的使用便成為獲取信息、認知宏觀世界的主要手段[1][2]。而計算機可以形象、生動、直現、動態地提供圖文影像等綜合信息,讓學生在圖、文、動畫等多維刺激下,產生關于學習的多層興趣。
一 、多種形式,激發興趣
1、設疑激趣
教學中適當設置一些問題和疑點,創設懸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神奇的剪貼花》一課時,用“PowerPoint ”軟件設計制作了一個課件,破題時我將已復制好的三個蘋果貼到“pz.bmp” 文件中的果盆里,然后請學生思考:“pz.bmp”文件中原來沒有蘋果,現在的三個紅蘋果是怎么來的呢?引出課題《神奇的剪貼板》。好奇心促使學生產生了尋根問底的強烈愿望,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
2、游戲和欣賞激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游戲活動特別感興趣,以視覺感官為主的聾生就更甚了。教學中我經常設計穿插一些簡單的游戲項目,如紙牌游戲、空當接龍、掃雷和五子棋等.游戲時采用小組活動、相互競賽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避免學生產生枯燥感[3]。同時,在教學中適當安排少量欣賞課,如觀看介紹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光盤和一些動畫片,相互欣賞自己的電腦繪畫作品和一些有趣的應用軟件,既激了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
3、成功體驗激趣
成功教育經驗告訴我們:一個經常獲得成功的學生,他的興趣會越來越高,自信心會越來越強;而一個多次遭受挫折的學生,則會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從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形成自卑心理。教學中我十分重視根據聾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要求;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提高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如在布置電腦繪畫作業時,要求操作能力和繪畫基礎較好的學生的獨立完成一幅完整的畫,而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則只要求畫出主要畫面,不作過細的要求;漢字輸入練習時也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在練習數量上提出不同的要求。當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后,教師要及時引導他們向新標準發起挑戰和沖擊。每戰勝一次挑戰,學生就能從中獲得一次成功的體驗。從成功中學生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也就逐漸得到了加強。
4、鼓勵激趣
“一個在學習、游戲等活動中經常受到教師鼓勵的兒童,往往會形成樂觀、進取和勤奮的人格,而一個從來不知道“鼓勵”為何物、有成績也受到漠視的兒童,則很容易形成怯懦、自卑、沒主見的人格?!睂W生需要鼓勵就好比禾苗需要陽光雨露,是絕不能少,更不可無的。聾生由于語言溝通上的缺陷,大多數人有較強的自卑感,給予經常而恰當的鼓勵就更顯得必要了。教學中要經常使用鼓掌和豎起大拇指激勵的方法來鼓勵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的某一次作業完成得很好時,說“你畫得真漂亮”、“老師為你感到驕傲和自豪”、“相信你以后會做得更好”等表揚的話;當學生感到困難時,也要用“我發現你比以前進步了”、“不要急,慢慢來”、“相信你能做好的”等一些鼓勵性話語。由于經常得到老師真誠而恰當的鼓勵,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很濃,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二、兩種教學方法,培養興趣[4]
1、形象教學法
如教學《認識計算機》一課,由于大部分聾生初次接觸計算機,大都懷有一種既畏懼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計算機可以用來干什么,更想立即切身體會一下操作計算機的樂趣。聾生學習任何事情的最合適的動機是當他們興致高、心里想做的時候。要抓住這一契機先提出這樣一些問題:“你見過計算機嗎?”、“計算機有什么作用呢?”于是聾生紛紛舉手,各抒己見。接著我再把學生、教師用電腦繪制的圖畫、板報、課件等向學生展示,并且告訴他們,這些就是你們的老師、還有你們的哥哥姐姐們親手用電腦制作的,你們好好學習,好好操作,以后你也會取得像他們一樣的成績的。通過觀看和教師的介紹,聾生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人們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畫圖、制作動畫、編輯聲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這時聾生學習興趣倍增,教學氣氛活躍,從而順利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2、比喻教學法。
聾生由于語言的障礙,故對于計算機學習中的一些名詞術語難以理解,這時適當應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就可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如:在進行指法訓練時,要求學生在輸完相應的鍵后,要養成立即返回基本鍵的習慣,告訴同學們,基本鍵就像十個拇指的“家”。由于“家”的概念學生非常熟悉,又有親切感,十個手指對基本鍵自然而然就情有獨鐘了。又如在介紹打開錄音機、多媒體播放器的文件知識時,告訴同學們,打開文件,就像在機子里裝入“磁帶”、“光盤”一樣,你想要什么樣的“磁帶”“光盤”,也要先進行選擇,因此在啟用這些軟件之前,先要打開相應類型的文件。貼近聾生生活的比喻,渲染了課堂氣氛,加深了聾生的理解,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組織協作學習,提高興趣
協作學習是指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在一起從事學習活動,互促學習,以提高學習成效的一種形式。在組織學生上第一節計算機課時,我沒有急于展開教學,而是根據我事先了解的情況進行分組,小組成員盡量做到精心搭配。三人一小組,五或六個同學組成一大組,小組大組都有組長。并告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必須互相配合?!叭诵斜赜形規煛?,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共同進步;另外組與組之間經常進行“較量”,互相促進。每一個學習流程,基本上安排這么幾個板塊:一學著做(教師或者聾生通過電子黑板介紹有關知識);二自己做(聾生各自按照已獲得的信息,如師生介紹的、課本上和在不經意時了解的,按照要求進行操作練習);三小組互相交流合作。實際在第二環節中也穿插著聾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如聾生進行指法綜合訓練時,要求一個同學操作時,另一個同學幫助指正錯誤。在放手讓聾生自己進行操作訓練的同時,挑選打得又快又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巡視檢查其它同學的練習情況,對有困難的同學給予幫助。學生間語言更貼近,更能溝通
,互教互學,既形成了以學生集體自主活動的主旋律,又使知識掌握得又快、又好。練習一階段后,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賽,進一步激起他們的好勝心,當然自覺性、自信心也隨之增強,并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作。因為對于一項集體活動,只有合作愉快了,才有可能獲勝。
四、精講多練,延續興趣
精講多練就是多一些上機操作的時間。俗話說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多練習,學生自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例如:在“文字編輯”練習時,采用了使用多種文字編輯練習軟件的功能對比,使學生對word2003產生新鮮感和好奇心。為了增強課堂效果,在教學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軟件。接著就進行文字錄入比賽,使他們在玩中練,練中學,學玩結合。學生在初學文字輸入時,往往特別關心自己的名字能不能輸入到計算機中去。因此,教會他們正確地輸入自己的名字,這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接著,練習輸入校名、同學的名字、家庭的住址等;在學習表格設計一節時,讓學生練習設計自己班的課程表、本班學生基本情況表;教會他們用word排版后,讓學生用word來制作板報、賀卡、校報校刊,同時使其中的知識點:字體、段落、藝術字及剪貼畫等在實際應用中得到掌握,并盡量把學生的作業打印出來。這些聾生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興高采烈,學習積極性提高了,也不討厭枯燥無味的打字練習過程了。
激發、培養、提高、延續聾生的學習興趣是其創造性思維、開發智力的催化劑。在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中,有效地激發、培養、提高、延續聾生的學習興趣是聾聲掌握好這學科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樸永馨主編.特殊教育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6:144-158
[2]樸永馨.特殊教育概論.修訂本.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4:102-122
[3]李義,李冬梅.信息技術教學.繼承與創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244-299
[4]李義,李冬梅.信息技術教學.繼承與創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7-33
[5]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編.聾童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