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燕
(江蘇省啟東市海豐鎮小學,江蘇啟東 226236)
小學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應當幫助學生建立理論印象,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明白數學當中的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還是依照傳統的教學方式,按照教材的內容向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
這種教學方式會使得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厭倦的心理,從而導致教學效率較為低下[1]。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目前有一種比較受歡迎的教學模式就是小組合作學習,通過教師根據座位,或者是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成不同的小組。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數學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相應的答案,最后通過對類似知識點的總結,得出相應的解題思路。
雖然數學題目的答案比較固定,但是解題思路的種類比較多。所以這種小組合作模式不僅可以帶動全體學生通過團結協作完成任務,培養學生合作共贏意識,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幫助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用不同的思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2]。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三角形》這一單元的學習過程當中,其中涉及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的內角和等內容,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設計一些有關三角形知識的問題,讓每個小組分別來計算三角形的面積以及內角和等內容,然后讓各個小組之間進行討論。這樣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互動教學來說,提問可以說是最直接最有效率的方式。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很少有學生主動向教師提問,一般都是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以此來了解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度。然而,這種方式往往會產生偏差,有時教師沒有提到的問題而學生不會就錯過了。
在互動模式下,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主動說出自己是否有不懂的地方。這樣不僅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取一些激勵方式來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對于那些提出的問題對同學都有幫助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他一定的獎勵,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那些有價值的問題,教師也不必急著給出答案,可以將班里的學生分成一個個小組,讓他們在課下針對難題自己先尋找答案,組織班上的同學一起思考,這樣也可以提升他們的主動學習以及獨立學習的能力。
在學習《圓柱和圓錐》這一節課時,教師就可以適當地向學生提問,比如,“我們學習了圓柱和圓錐,有哪位同學能夠說出兩者之間的區別所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再接著問學生:圓柱和圓錐分別有什么特點?這樣教師就能夠知道學生對哪些知識還沒有熟練掌握,從而在課堂上能夠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不讓不懂的問題留到課后。這樣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鞏固,幫助學生加深記憶。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主動地思考,學習興趣也能夠得到激發。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互動情境中主動參與,主動向教師提問題,整節課跟著課堂的節奏走。當然,創建一個良好的互動環境,教師最應該注意的就是運用恰當的例題,了解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學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境模擬,讓學生親身體驗角色扮演,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
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減法》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適當地設定一些情境,讓一個學生扮演店員,另外一個學生扮演顧客,讓他們根據所買賣的商品來進行價錢的計算。這樣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情境表演的教學方式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愿意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表演中去。同時又由于親身體驗過,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掌握也得到了很好的鞏固,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3]。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由于課堂時間較長,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再加上大部分教師都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這樣就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較為低下。
針對這一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游戲教學的活動,這樣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一個較為輕松的環境下學習。
在學習了《認識圖形》這一節課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教學。首先教師應當做好提前的準備工作,可以準備一些基本圖形的卡片,然后蒙上學生的眼睛,讓學生動手去摸這些卡片,讓學生說出這些卡片所對應的圖形。
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圖形的形狀。學生在游戲過程當中,會主動地去學習,從而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讓學生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下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培養農村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的思考為主,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有機會利用自己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給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的機會,讓他們對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評價,這樣我們也能更清晰地發現學生的問題出現在哪一個環節,那么很多實際的教學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時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也能得到加強。這樣學生才會慢慢養成對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毅.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學周刊C版,2013,(8):47.
[2] 薛文婷.在參與中綻放生命精彩——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有效參與自主學習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2016,(3):436-437.
[3] 歐應華.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菏澤學院學報,2014,(z1):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