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娟
摘 要: 當前高校意識形態表現出來的多樣性,使得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紛繁復雜。高校要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必須明確突出立德樹人這項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從而形成意識形態工作大格局,這需要高校教師進行正確的主流價值引導。本文主要從二級管理意識形態教育的內涵建設的重要性、兩級管理中意識形態面臨的問題及采取的策略三個方面闡述如何做好高職院校意識形態建設工作。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兩級管理 意識形態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中,強調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和國家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前沿陣地,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務[1]。
一、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學生作為高校的主要群體,是意識形態最主要的接觸者和傳播者。高等職業院校大都規模大,專業化程度比較高,為了有針對性地管理,國家骨干性高職院校大都采取的模式是兩級管理模式,學校在兩級管理中主要是進行宏觀管理,兩級分院是辦學實體,承擔著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的功能。學校主要推行以二級學院為中心的目標管理模式,并制定相關制度,進行規范化管理。學校的主體是學生和教師,高等教育一個重要的職能是文化傳承,高職教育應該兼顧文化知識教育和意識形態教育。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意識形態工作在兩級管理中顯得尤為重要。
二、一些學校兩級管理中意識形態工作現狀和問題
1.二級管理忽視校園文化精神層面的意識形態建立。
所謂兩級管理是指通過學院及職能部門的學校通過一定管理機制實施教學管理運行模式。學院通過對系部進行權力下放,進一步明確人權、財權、物權等方面的權力與職責,從而確保系部的權責對等,理順辦學機制突出系部的主體作用,極大地發揮管理效能,激發辦學活力[2]。
兩級管理讓二級學院有了更大的自主權,二級學院在學校的學生管理統一思想下積極加強文化建設,重視學生的意識形態教育,同時把文化建設為二級考核的重要方面,但一些二級學院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往往忽視分院的文化標識,更加注重教學管理和科研管理,二級部門的學工管理更多地考慮學生的就業、學業,忽視校園文化精神層面的意識形態建立。
2.二級管理中意識形態工作評級機制不夠完善。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一般主要根據上級部門下發的各項指導性意見要求,學工處統籌安排,各二級學院實施總結。在意識形態工作中,主要是按照行政職能的領導級別進行縱向管理。學生對于事物的理解和認知,主要依靠直接接觸學生的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導。其次,是輔導員集中授課的方式傳授教導。在整個過程中往往忽視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整體意識形態教育。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整體性,學生不僅在校接受知識,還是一個社會群體,意識形態教育不僅僅是在課堂或者輔導員管理工作中完成的,而與學生接觸的整個社會都是意識形態教育的陣地。在工作中忽視意識形態工作制度的落實和保障,對于意識形態工作的認識比較膚淺,認為僅僅是一些價值理念的宣傳、一些弘揚正能量的事跡的傳遞,忽視對于傳遞意識形態的教育管理者的政治素養的培養,這些正是非領導職務潛移默化意識形態教育,構建全方位的工作責任制度是一項重要及艱巨的任務。
3.二級管理中二級分院學生管理隊伍對于意識形態認識深度不夠。
在全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學習中,學校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認真組織學習研討,將學習工作具體化下發至二級部門,二級部門在組織工作學習中遇到如下問題:
一是理解知而不深。對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僅僅是嘴上說、紙上寫,沒有從思想上給予足夠的重視,缺乏自覺性、主動性。二是實踐信而不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支持態度,認為有一個統一的主流核心價值觀來引領人們的思想認識,但是仍然發生一些道德缺失的現象。三是宣傳廣而不細。某些二級部門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視不夠,對核心價值觀宣傳活動呈形式化、表面化和枯燥化。
上述問題的本質原因:高職院校在意識形態工作中通常按照上級發文部署安排工作,工作得以開展主要依賴上級對下級權力性領導力,意識形態工作并未形成系統性和常態化的管理,在工作方式中更多采用口號式,輔導員對于學生的管理主要采取權力性領導,僅僅是行政派發,這不符合意識形態工作的規律。意識形態建設需要的不是工作任務,意識形態的建設是潤物細無聲的,所以整個管理體系要適應這一特點,意識形態建設的過程也是學生成為社會化、成為有職業道德的職業人的過程。
三、構建兩級管理模式下中意識形態工作的策略
在兩級管理模式下,需要在權力性領導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非權力性的領導力。以非權力性的領導力為主強化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策略如下:
1.在權力和制度落實意識形態工作的基礎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高職院校在意識形態工作中主要依靠上級行政命令安排落實,工作開展主要依靠文件指導性意見和要求,意識形態工作就失去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效果不佳,在實際工作中要制訂明確的任務計劃,有明確的目標、有效的管理措施、制度責任到人、檢查評價、反饋整改的意識形態陣地建設與管理機制,同時也要出臺一系列意識形態工作的管理制度,從制度上保障意識形態工作的常態化,而不是任務式的管理。
校園文化建設應當遵循直接影響機制和間接影響機制相統一的原則,校園文化建設可以采用“顯性”的和“正面”的導向和引領促進學生的發展,也可以創造具有系統整體性和系統生態性的校園文化環境,還要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則,做到知識和理論教學與提供學生實踐平臺相結合。學生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養成,不僅僅取決于知識和理論的傳遞,更在于自身的生活實踐體驗[3]。
2.建立健全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多方位多途徑地開展意識形態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通過優化頂層設計統籌意識形態工作。學校黨委要從宏觀層面進一步加強對學校學生工作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確保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實效。要建立健全考核和責任追究機制。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二級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二級部門領導班子目標管理,對意識形態領域出現嚴重錯誤傾向等重大問題,造成不良影響的,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通過微博、微信、校園網等新媒體平臺,重視BBS的輿論引導,使高職院校學生獲得更多思想方面的信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意識形態工作活起來。同時在工作中探索“互聯網+”培訓模式,結合“智慧校園”建設,讓學生加強互動,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和培養機會,增強網絡意識形態建設的工作實效。
3.加強學生管理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要不斷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鼓勵輔導員開展科研活動,加強對自身工作的研究,不斷探索和把握工作中的規律性,增強工作的實效性,是進一步引導輔導員朝著專業化發展的有效路徑[4]。
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大都取決于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程度,專業化的要求在輔導員隊伍中初步確立,輔導員的職業發展也比較明確,通過學校各方構建輔導員發展平臺,加上輔導員的努力,越來越多的輔導員身上展露專業化的政治素養,輔導員在工作中對于學生意識形態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其次,不斷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培訓引導,一方面通過思政項目引導,讓越來越多的輔導員在學習中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素養,另一方面努力構建思想政治學習機制,讓學習成為制度化和常態化。
最后,提升學生管理隊伍思想政治素質,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充分挖掘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中立德樹人的寶貴資源。
四、結語
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肩負著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使命,在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工作中具有突出的意義。高校作為黨的意識形態的戰略要地,是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和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陣地,是主流意識形態的主要生產陣地,在意識形態工作中要不斷強化意識形態的理論學習,加強對二級單位意識形態工作的考核管理和督查指導,做好建章立制,將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到常態化、制度化管理,才能為國家培養出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J].中國高等教育,2017(20):55-56.
[2]李川川,周正賓.文化全球化下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時代教育,2014(14):74-75.
[3]黃厚明,陳·巴特爾.基于學生主體發展的我國高校學生管理改革路徑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5).
[4]楊建義.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回顧與展望[J].思想理論教育,2016(08).
[5]尹婷婷.以新媒體為載體推進高職院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實踐與探索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2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