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銀玉
摘 要:美麗鄉村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措施,是新時代社會主義發展內在要義。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也指出:"要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努力建設美麗鄉村。本文主要從懷遠縣美麗鄉村建設問題出發,并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美麗鄉村、因地制宜、懷遠縣;
1、懷遠縣美麗鄉村建設概況。
懷遠縣位于蚌埠市西部,地處皖北,淮河中游,素有“淮上明珠”美譽。縣域總面積2212平方公里,總人口131萬。全縣轄18個鄉鎮,361個村,1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2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龍亢農場、古城鎮)。懷遠縣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歷史文化深厚,大禹治水、白乳泉、明清古建筑、卞和洞等名勝古跡遍布。懷遠縣主動適應省市美麗美麗鄉村由“以點帶面”到“以點到面”戰略轉化,2017年對全縣中心村布點進行優化調整,把294個布點中心村優化調整為135個,重點保留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省市縣中心村。
2、懷遠縣美麗鄉村建設存在問題
2.1美麗鄉村建設村民主體意識不強。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惠民工程,服務對象是廣大村民,他們是美麗鄉村建設主體,然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村民的參與程度不深。當前很多村民和一部分村干部認為美麗鄉村是政府的事,上級撥錢,村委會做事,撥多少錢,做多少事。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農民參與度低。其次部分政府官員為了政績工程,為了項目而項目,缺乏整體思路與規劃,既得不到群眾理解,又未能出臺長效機制,導致勞民傷財。同時,美麗鄉村編制規劃未能廣泛征求村民意見,由于種種原因意見征求只到鄉鎮和村委會,很少征求村民小組和村戶意見。再者,農村勞動力輸出大,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客觀上導致了村民對美麗鄉村建設誤解,某種程度上影響了部分村民的積極性。
2.2美麗鄉村建設資金不足
美麗鄉村能否順利實現,資金是一個大的問題與瓶頸。美麗鄉村建設是長期系統工程,鄉村建設各方面需要資金支持。傳統資金獲取方式主要靠政府撥款和村民自籌,由于政府撥款力度有限,往往僅能夠解決村民衛生和基礎設施維護。當村集體規劃建設大項目時,往往因政府資金捉襟見肘,導致項目一拖再拖,最后只能無疾而終。部分村民籌集資金也只是獻愛心的方式,外出務工或者創業積累一定財富,出于感恩和炫耀的心理,給鄉村籌集部分資金,往往維持不久,資金鏈容易斷裂。懷遠縣地處皖北,以糧食生產為主,由于近年來小麥、大豆投資回報率低,更多村民選擇外出務工,從外地帶回資金大多投入到自家宅基地新房建設或購置縣城商品房,村民自留資金較少,同時還有年邁父母需要照顧,客觀上導致能夠籌集到村集體資金少之又少。
2.3美麗鄉村生態農業有待提高
懷遠縣是安徽省主要商品糧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糯稻主產區,被譽為“皖北糧倉”。全縣耕地有180萬畝。由于歷史留下的土地確權,大多數村戶耕地分散,雖然部分村民家庭有10多畝耕地,分散土地導致無法形成規模效應。近年來種植傳統農作物收入較低,再除去種子化肥等成本后,村民每畝地收入甚微。部分村民為此改糧食為疏菜種植,收入較種植糧食明顯增加,然而我縣居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質有限,村民在使用農藥時,不能按科學比列配置,往往導致農藥殘留過重、農藥超標等問題,給食用者帶來很大危害。同時,縣域村民文化水平限制等其它原因,部分未能得到技術指導,部分行政村有農技人員指導但缺乏持續性。大部分村民不能有效協調好現代科學技術與現代管理手段和傳統農業的經驗之間的關系。農、林、牧、副、漁不能與第二、三產業有效結合,生態農業需要進一步加強。
2.4美麗鄉村與特色小鎮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大背景下,一大批養生、宜居、旅游目的地正在中國的鄉村悄然興起。2016 年 10 月份,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公布了第一批127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而且據規劃,截止到 2020年,我國將培育出 1000 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現代制造、商貿物流、美麗宜居的特色小鎮。懷遠縣旅游資源豐富,大禹治水、白乳泉等景點豐富,懷遠石榴更是遠近聞名。同時,懷遠部分鄉村果疏質量較高,如榴城鎮沙溝村的西瓜、蘿卜、白菜等果蔬資源豐富,但由于信息不對稱,很多果蔬缺乏銷路,蔬菜滯留田地,村民總體收入不高。如何能在縣域經濟條件下,因地制宜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用“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產、村、人、文”四位一體的新模式,引領和創新懷遠特色小鎮,促進和繁榮特色美麗鄉村。
3.懷遠縣美麗鄉村建設相關建議
3.1堅持村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政府職能
美麗鄉村建設應該是政府引導、鄉鎮、村共同參與,村民作為主體地位實施。作為美麗鄉村的主人,要首先調動村民參與村集體規劃,還決策權于村民,深入群眾中傾聽方方面面意見,積極問需問計于民,通過入戶走訪,村民代表大會等形式,充分保證村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廣泛征求村民對美麗鄉村建設方案和意見,保證方案能集中村民智慧,激發村民真正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村干部應真正發揮其帶頭作用,多方問計施策,整合現有資源,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聯系公司和蔬菜批發商與鄉村進行對接,提高村民收入。同時,村干部還應爭取政府資源,多方對接企事業單位,為鄉村道路建設、溝河治理等方面提供資金和智力支持。
3.2堅持村民資金自籌為主,更好發揮財政作用
美麗鄉村建設資金籌集是關鍵,多渠道解決建設資金,才能保證美麗鄉村建設進度。第一、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特別是在環境衛生整治、配套飲水安全、鄉村道路和基礎設施改善方面。第二、動員在外創業和工作成功者進行熱心捐贈,村委會黨支部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捐贈的同時宣傳好美麗鄉村建設的藍圖,積極引導村民為家鄉建設出資,全面提高鄉村路燈、道路和精神文化建設。第三、多方面發動村民進行投資,鼓勵村民回鄉創業,帶動其他村民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
3.3堅持規模效應,走生態農業道路
農業最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直接影響我國國民經濟是否可持續發展。懷遠作為農業大縣,歷來重視農業發展,但農業多屬于分散家庭經營,不利于規模化運作。同時,農業生產中污染嚴重,廢棄物未能合理利用,種養結構不合理。為此要不斷探索機制,走生態合作社化道路。第一、保護生態環境,拒絕秸稈焚燒。第二、保護土壤,通過還田、深耕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第三,實現農林牧副漁協調發展,充分利用好渦河、淝河、芡河等水資源,因地制宜做好水產養殖。第四、綜合利用廢棄資源,循環利用,進一步保護生態農業,促進懷遠農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3.4堅持規劃優先,走鄉村小鎮特色化道路
近年來,鄉村特色小鎮開始盛行,小鎮充分利用鄉村農業、農事發展旅游業,更好帶動村民就業,提高村民收入,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步伐。鄉村特色小鎮主要以農民合作社為載體,進行循環農業和創意農業的體驗,如懷遠歷史文化景點豐富,整合農業生產和景區文化,打造新的休閑娛樂場所。利用村部宣傳美麗鄉村果蔬食品,實施品牌鄉村工程,因地制宜進行農產品深加工,達到農村增美、企業增效、鄉鎮增輝的效果。利用生態農技,發展懷遠特色石榴,形成石榴示范區,讓游客參與其中,體會樂趣。同時,創建美麗鄉村小鎮,必須規劃先行,在集中民意的基礎上充分調研,科學分析與規劃美麗鄉村建設,以當地優秀村民傳統文化為內核,從而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參考文獻:
[1]杜嬌.美麗鄉村建設的制約因素與提升路徑[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7(02)
[2]唐偉偉.美麗鄉村建設難點與突破點研究[J].智慧城市,2017
[3]張希.淺談特色小鎮建設規劃[J]規劃與設計,2017(02)
[4]劉東明.美麗鄉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新羅區白沙鎮小吉村為例[J]地方經濟,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