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逸凡 董紹佩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生態環境也遭受到了嚴重破壞,大學生作為我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對他們保護環境的行為、態度、知識進行分析、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解決對策,以期能夠為我國對大學生的環境保護教育貢獻微薄力量,我們選取某校某系全體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應用問卷調查法展開調研,并在調查結束后進行相關問題的分析,本次調查回收答卷為148份,其中,大學生環境保護行為合格率是75%,環境保護態度的積極率是88%,環境保護知識的合格率為82%,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知識以及態度處在相對優秀的狀態中,但是大學生環境保護行為的合格率相對較低,學校應該加大對學生環境保護行為的教育力度,促進大學生環境保護理念的提升。
關鍵詞:大學生;環境保護知識;環境保護態度;環境保護行為;現狀;對策
0引言
隨著我國對經濟制度改革力度的加大,社會經濟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不僅為我們帶來了豐碩的經濟果實,還加重了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不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往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下,企業大肆開采能源,直接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所以,必須加快生態建設,采取有效措施持續提升大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為促進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對環境保護知識、環境保護態度以及環境保護行為的分析
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全球大環境中,我們將危害到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問題稱為環境問題,通常情況下,環境問題包括原生的環境問題和次生的環境問題,所謂原生的環境問題就是指自然條件下發生的環境問題,比如火山噴發、地震等一系列自然類環境問題;而次生的環境問題,由于人類對自然的改造而引發的環境問題,比如各種生產活動導致的環境污染等,我們可以說次生環境問題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是相互作用的,相關環境問題也會影響到人類的正常生活,而我們常說的環境問題通常是指次生環境問題。現階段,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給人們帶來了巨大威脅,有限的資源難以滿足人們龐大、無休止的需求,繼而出現了一系列破壞環境的現象,特別是我們在進行經濟建設過程中,資源開采過度,且利用不科學,形成了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所以,提升大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顯得尤為重要,有效控制自身在環境中的行為,為社會群眾培養出良好的環境保護習慣,并在此過程中建立起成熟的環境保護理念。
環境保護行為,顧名思義,一般是指以良好的環境態度為前提,公眾能夠自覺控制自己的行為使得產生的行動有利于改善環境問題,這是一種利國利民的積極行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自發關閉流動的水龍頭、使用不含污染物的洗潔劑洗衣服、隨手關燈等都是保護環境的行為。只有具備了環境保護態度,才能產生保護環境的行為,所以,在生活中,那些環境保護知識越豐富、環境保護態度越堅決的群眾,自身保護環境的行為就越規范,反之,環境保護知識欠缺、環境保護態度淡薄的群眾,必然會缺乏對環境保護的有效保護。
2對大學生環境保護知識、態度、行為的現狀調查以及分析
2.1調查方法以及調查對象
為了能夠有效掌握該校學生的環境保護行為、態度、知識狀況,對其展開了調查。調查對象為該校某系全體學生,采用的是問卷調查法,要求學生提交一份獨自完成的、完整的問卷,后對問卷進行分析,本次調查共回收148份,且全部回收,調查內容包括:環保意識水平、參與環保活動狀況、生活用水用電等。
2.2調查內容結果分析
2.2.1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知識的掌握程度
我們主要選擇了對用水用電、廢舊電池等有關的環境保護相關的問題,正確率高達82%,說明該系學生環保知識的掌握程度較好,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其中,能夠正確處理廢舊電池的同學占66%;能夠正確處理廢舊生活用品的同學占75%,這說明了我校大部分學生都有較強的環保常識,但依然需要校方進行環保教育。
2.2.2大學生環境保護態度
我們主要對環保中的要素、學校環保宣傳的途徑等進行了調查,其中,答對環保要素的同學占93.2%;答對學校環保宣傳渠道的同學占83.1%,這組數據說明了學生具備基本的環境保護態度,經過環境保護教育之后,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會更加強烈。
2.2.3大學生環境保護行為
我們選擇的問題是購物時會不會用環保袋,經常使用的同學占22%,偶爾使用的同學占76%,從不使用的同學占2%;關于是否會把餐飯打包帶走的問題,17.6%的學生經常打包,62.4%的學生偶爾打包,20%的學生從不打包,這說明,只有一部分學生具備良好的環境保護行為,但是還遠遠不夠,校方要積極采取必要的教學手段進行環保行為的教育。
3加強大學生環保知識、態度以及行為的對策
3.1提高學校領導認知
學校要充分重視環保教育,采取切實有效地措施強化大學生的環保意識,以德智體美勞五位一體的教學理念為基礎,以自身對環境保護的認識為依托,在校園內持續加大環境保護教育力度,盡最大努力提升大學生掌握環境保護知識的水平,進一步改善大學生環境保護的態度,繼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大學生環境保護行為的不斷發展。
3.2構建綠色大學
在大學日常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切實把綠色環保理念融入其中,進一步促進綠色校園的建設。可以加大綠色校園的建設的宣傳力度,組織環境保護志愿者團隊,通過對該隊伍的綠色建設,大力發展環境保護行為以及環境保護意識,同時還可以大規模宣傳環境保護理念,擴大環境保護的影響范圍,使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從而從根本上提升大學生對環境保護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認知。
結束語
校園是為社會輸出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中流砥柱,所以,校方要將環境保護作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項目落實下去,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積極開展環境教育,使其逐漸形成可持續發展觀。
參考文獻:
[1]海蘭.譚永梅.劉杰.關于高職院校學生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的調查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6,28(3):93-96.
[2]蔣敏.大學生環保法制意識培育研究[J].貴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