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新聞在我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網絡新聞中傳播正能量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文從我國網絡新聞正能量傳播的問題出發,提出了提升網絡新聞正能量傳播的有效途徑,以期提升網絡新聞正能量傳播效果。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網絡新聞;正能量傳播
引言:新媒體時代給我國信息傳播帶來了顯著變化,在拓寬我國新聞傳播渠道的同時,也帶來了社會的負面影響。在國家大力倡導凈化網絡環境的背景中,網絡需要承擔建設優質網絡內容的責任,傳遞積極的正能量。
一、新媒體時代我國網絡新聞正能量傳播中存在的問題
(一)假的正能量新聞
新聞報道的第一原則就是客觀真實,網絡媒體對于虛假新聞的傳播會讓新聞失去公信力,社會正能量的傳播不能讓虛假新聞所影響。例如“安徽女子為救小女孩被狗咬傷”這則新聞最后證實這名女子是為了騙見義勇為捐款人為被狗咬傷的。當網友在獲取正能量新聞,內心受到正能量所感染的時候,發現這些正能量新聞都是虛假的,會直接消磨掉網友對于網絡新聞的信任,是對網友善良和愛心的消費,長此以往,受眾看到正能量新聞就會產生質疑,直至忽視。
(二)正能量新聞的過度轉載
很多網友翻看不同網站的新聞目的就是尋找多樣的新聞,希望看到更多原創、特色、獨家的正能量新聞報道,但是目前我國的新聞同質化現象嚴重,一則正能量新聞,可能會成為多家媒體網站的當天頭條新聞,大多數內容相似。正能量新聞的過度轉載不僅浪費了網站的版面資源,更降低了網友的閱讀興趣。
(三)正能量傳播的負面效果
很多網絡新聞為了追求影響力,將正能量人物被描繪成了完美無缺的形象,網友在閱讀時直接產生不信任心理,造成了反感心理,就會出現在新聞評論中表達不滿行為,正能量新聞就引發了負面的效果。例如2016年鳳凰網新聞“大學生給流浪老人買飯,給老人喂飯被稱為暖男”,在這條新聞評論中,很多網友提出了對大學生的肯定,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這就是炒作作秀,也有一部分網友對國家養老制度、助老制度提出了思考。這則新聞明明是正能量新聞,卻引發了負面效果,這也是網絡媒體需要反思的地方[1]。
二、新媒體時代提升網絡新聞正能量傳播的有效途徑
(一)堅持網絡新聞正能量傳播的原則
新媒體時代的網絡新聞正能量傳播需要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領導著社會意識前進,需要重視自己培育和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功能。當下我國社會正處于大力發展調整時期,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讓我國人民的價值觀變得多元,社會的思潮也變得復雜,媒體應該將大眾的行動和精神支柱作為工作導向,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因此網絡新聞正能量的傳播需要建立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原則基礎之上,需要讓我國人民了解國家和黨的政策方針,增強我國人民對國家、政府的信心,將構建安定有序、和諧公正的社會環境做為媒體奮斗的目標。網絡新聞的實時性、開放性、海量性、互動性的特點,得到了廣大社會群眾的喜愛,網絡媒體更應該注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聞平臺的構建。新聞媒體應該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教育職能,在紛亂的社會環境中傳遞正能量的輿論導向,弘揚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大力推進社會正能量的報道,控制負能量輿論走向,傳遞積極地正確價值觀,營造一個積極的社會氛圍,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好國家長治久安的有力臂膀[2]。
(二)政府機構完善監督機制
提升網絡新聞正能量傳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機構需要加強對新聞網絡的管理,加強維護網絡秩序的力度,建立懲罰監督機制。政府需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對網絡進行監督和引導,保證新聞網絡的良好秩序。首先政府機構需要探索完善網絡和網絡新聞的相關法律法規,形成法律、管理、自律相互統一的中國特色網絡管理機制,需要保證政府、媒體、網友之間的良性互動,以實現網絡媒體的和諧管理,維護好網絡環境和秩序。
其次政府需要加強建設網絡文化,建設我國特有的網絡新聞環境,以豐富我國人民的精神需要為導向,建設正能量的網絡環境。加強網絡新聞管理需要從網站管理和引導做起,例如加強對新浪、騰訊、搜狗、網易等門戶網站的新聞管理,讓這些知名網站扛起傳播正確價值觀的大旗,加強對這些商業網站新聞的管理和監督,凝聚社會共識,引導正能量的新聞導向。政府需要建立多重管理機制,對于一些新聞媒體的不良行為進行整改管理,使用審核、刪除、過濾、查封的方式,對缺失真憑實據、來源不明的新聞加強傳播管理力度。
(三)媒體從業者提高職業責任感
媒體從業者首先需要保證網絡新聞的真實性,強化媒體的引導作用,堅守新聞傳播的道德性。在新媒體時代,媒體從業者必須具備較高的職業責任感,新聞傳播需要切合社會和大眾的利益,媒體從業者需要具備正常的社會良知,要堅定自己的職業道德,追求傳播積極健康的信息,承擔起凈化網絡環境的責任。在面對虛假、低俗的新聞時,需要做好新聞的把關,對新聞信息進行多次審核、過濾、取舍,不能為了追求轟動和影響力,為了迎合網友獵奇,而選擇傳播三俗的新聞。
媒體從業者應該堅守職業道德,加強自己的職業道德規范和自律效果,需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養。同時新聞媒體需要加強對媒體從業者的管理,例如需要保證媒體從業者具備專業的資格證書,建立新聞問責制度,對于傳播虛假新聞的媒體從業者應該進行問責和追責,以此維護媒體的信譽和公信力。另外微博、微信、QQ等微平臺媒體,媒體從業者同樣需要做到宣揚正能量新聞,以優質內容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例如2018年3月9日新華社“成都七旬老人64歲通過司法考試”這則新聞很好的傳遞了正能量,引導社會動向和潮流趨勢,傳遞正確的輿論導向。
(四)網友提高新媒體素養
網友的新媒體素養是包括使用網絡的基本素養,是對信息的分析、辨別的素養。由于網友文化水平、成長環境等個體差異,造成了網友新媒體素養的高低,一部分網友對網絡新聞的辯證解讀能力相對較低,會被網絡新聞的負面信息直接影響。因此,網友需要提高自己的新媒體素養,理性看待網絡上的新聞信息。網友需要形成自律意識,遵守道德規范,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和文化素養,合理使用網絡技術,對構建網絡和諧環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例如網友在看到一些負面新聞時,不能一味的相信全是真的,然后大肆轉發評論,網友在看到一則新聞時,需要以辯證的眼光去思考新聞的來源和可信度,對于無法確認準確度的時候,不要大肆宣傳評論,網友也需要對自己傳播的內容和自己的言論負責,要理智、文明的看待網絡新聞。
結論:綜上所述,提升網絡新聞正能量傳播需要媒體堅持網絡新聞正能量傳播的原則,政府機構要完善監督機制,媒體從業者要提高職業責任感,網友要提高新媒體素養,以此傳遞社會社會正能量,構建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李雅靜.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的特點及發展趨勢[J].中國高新區,2018(02):252-253.
[2]徐丹,孫瑜.微言大義:網絡時代的正能量傳播——@人民日報的實踐與探索[J].傳媒評論,2017(07):23-25.
作者簡介:
官振蘭(1994.12--);男;籍貫;寧夏吳忠市人;學歷:本科;在讀于河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