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競凱 韋明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促使國家的整體實力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也加快了經濟實力與科技實力的發展趨勢。而現代化人類日常生活是離不開電力的需求的,生活條件水平的提高促使社會大眾對電力的需求總量越來越高,對供電穩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愈發嚴格,同時政府機關和電力行業越發認識到電力可靠性的重要性并加以重視。本文就對面向供電可靠性的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進行了闡述和探討。
關鍵詞:供電可靠性;配電自動化;探討
供電的可靠性主要是通過配電自動化途徑來實施的,而保障供電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則是配電自動化,在上個世紀末就已經實行了,具體實行的途徑主要有兩大方面:網架合理化以及配電設施。但是當今的社會對電力的需求量不斷在增加,整個社會以及各行各業、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都離不開電力,如果還是按照以前的電力供應方式會導致供電不足,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所以為了防止出現供電不足的情況,對供電技術、方式等進行適當的改進。
一、配電自動化的含義
通常都是將配電自動化分為三部分,主要是主站層、子站層以及終端設備三部分。
1.1主站層;一個完整的主站層主要包括支撐層、操作執行層、硬件設施層以及應用執行層,也是開展配電自動化的第一個部分,其組成部分分別有配電服務器的前置設備、通信服務設備、電力分析設備、工作人員的工作平臺和操作臺、防火墻設備等方面,所以說主站層的組成部分是較為復雜和繁多的。
在信息交錯聯系的基礎上才能夠建立主站層的框架,其組成部分的設備之間是不能隨便交換的,要按照規定的語法實行設備之間的數據信息傳遞,也就是主站層的的組成部分設備之間的管理和設施技術都是遵循一體化的制度。另外保證主站層包括的四個層面的設備是先進的配電儀器設備,要嚴格按照有關的標準和規定的方法使用配電儀器。
1.2子站層;配電網絡是非常復雜的,需要關注和監控的部位和區域也是相當多,建立子站層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工作人員監控及時發現配電情況,相當于在整個配電過程中的一個中轉站。另外子站層一般是在變電站上建立的,能夠及時監控到現場的情況。通常通訊設備的工作負擔是相當大的,因為承負了整體的配電網絡運作,而子站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通訊設備減輕工作負擔。終端設備的數據或者時指令通過子站層的傳輸途徑將需要傳遞的信息數據發送到通信設備上,這就是子站層作為一個中轉站的重要作用,通過多種傳輸途徑的應用與終端設備和通信設備相互聯系,起著承上啟下和連接的作用,一旦配電設施出現狀況,子站層能夠及時控制到并對出現的狀況進行分析復原,具有監控、復原等功能。
1.3終端層;整體配電自動化系統最后的部分就是終端層,而終端層又包括變化站、配電站、開關站等部分,不同于主站層的一體化的管理和技術,終端層具有綜合性的特征,是屬于綜合性比較突出的裝置。終端層的主要作用是向子站層、變電站等配電設備傳輸信息以及數據,按照主站層的數據或是指令進行操作實行。
二、遵循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的原則
建設一個完整的配電自動化系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夠建設好,所以在正式開建設之前,要對配電自動化系統進行規劃時,在規劃開始階段就得有個整體的考慮和認識,結合配電網的網絡分布情況、通訊方式、經濟控制等方面因素有個綜合性的制定計劃,科學化、合理化的對配電自動化系統進行規劃,遵循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的原則。
2.1資源信息共享原則。首先規劃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得為其奠定好基礎,合理選擇運用系統數據采集以及通訊系統信息傳遞途徑,根據已掌握的通訊條件,明確對通訊規劃以及配電自動化的管理系統的需求問題,充分利用已有的通訊網絡資源以及數據信息,按照層次需求進行合理的配置,減少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的資金成本。
2.2分布擴充原則。雖然說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電線在規劃的階段中是沒辦法實施網絡互動的,但是可以借助配電自動化系統上層次的開放式網絡平臺,在充分發展配電自動化系的配電網區域實施規劃,因為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終端層結構是屬于積木式的,可以按照分布擴充的原則不斷向各層次進行開拓,等充分擴充完畢完成規劃計劃,就能夠建立一個完整的配電自動化系統。
2.3技術可靠性。在規劃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系統軟件和硬件的問題,系統能不能流暢的運作得看技術夠不夠好的問題,在規劃系統的軟件和硬件的時候要求技術要熟練成熟、運作穩定、安全性高、保證實時性、保證數據信息的完整不會造成丟失,規劃要滿足技術可靠性,另外加強計算機網絡防火墻和安全保護措施。
2.4控制成本原則。建立完整的配電自動化系統,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為了控制成本,在不影響配電自動化系統功能使用的基礎上,盡量簡化配電自動化系統不是很重要的設備,按照控制成本原則縮減投資成本。
2.5因地制宜原則。配電網區域也是不一樣的,在規劃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同時要考慮到當地的配電網絡的結構、實際供電水平和條件、電力用戶的性質等方面因素,所以在設計方案的時候要結合當地的配電網絡實際情況,按照因地制宜原則選用合理、科學的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方案以及配電設備。
三、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的具體流程
3.1實施整體規劃。配電自動化系統在實施整體規劃的時候,要結合配電網區域實際供電水平和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實際情況,在符合配電自動化系統條件的地區進行推廣和使用,然后再實施整體規劃配電,才能夠建立一個完整且具有發展潛力的配電自動化系統。
3.2對配電網進行合理的改造。為了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以及網絡重構符合轉移的條件,對配電網進行合理的改造。在合理改造配電網結構的時候要有個嚴格和科學的規劃方案,才能夠保證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運行速度。改造的過程中將計算機網絡進行分段再加以改造,有助于縮小出現停電事故所涉及到的用戶范圍。想要提高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供電可靠性,可以將電網結構改為環網結構的配電網。改造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高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供電運行速度和供電穩定性。
3.3協調與現有系統的關系。配電網的系統之間已經有光纖主干網的存在,所以配電自動化的組成部分子站層是在變電站上的基礎所建立起的。配電網的主要作用是對配電網線路進行監控并及時發現出現的故障問題和位置,并對故障問題進行復原,起著保護整體配電網信息和數據的作用,為了網絡重構符合轉移的需求,配電自動化系統應當配合配電網的調度自動化系統。很多時候電力會出現供不應求和電力超負荷運轉的現象,就會很容易產生安全事故,這時候就需要運用到負荷控制自動化系統,其主要是起著保護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安全作用,同時也是配電管理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對用戶使用的電力負荷進行監控,滿足用戶的用電需求。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多方面因素對面向供電可靠性的配電自動化系統規范的探討和分析,能夠了解到供電可靠性對于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是有著重要作用的,為了更好的提升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的質量水平,就得對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的影響因素進行充分分析和掌控,配電工作人員可以從供電可靠性的角度考慮,根據結合實際情況制訂最佳的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的措施,有助于提升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供電可靠性。
參考文獻:
[1]王大為,李大偉.電力市場環境下配電自動化及管理系統的發展與展望[J].中國科技信息,2010(02):88-89.
[2]王延良.配電自動化系統終端的現狀及發展方向[J].電力設備,2010(12):15-16.
[3]彭宣戈.16單位單片機原理及應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