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茹 劉升超
【摘要】最低價中標法是一種應用于建設工程的招投標方法,于國際范圍內通用,但我國卻一直到2000年的1月1日才開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明確允許建設工程招標人可以在決定中標者時選擇最低報價者,為最低價中標法在我國的實施提供了法律依據。
【關鍵詞】建設工程招標;最低價中標法;保證措施;理論研究
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作中極為重視如何在既保證招標投標工作的公平、客觀、公正,又在此同時使建設工程的總體造價得到有效控制,令建設工程的具體質量得到充分保證。從理論方面來說,最低價中標法是一種于國際上應用率較高、簡單易行且能最大程度保證招標與投標公正、客觀的招投標方法。
1、最低價中標法實施可為我國帶來的積極影響
①具有較為良好的節省投資效果。最低價中標法的應用實施會導致建筑工程企業間產生強烈競爭,從而達到降低工程招標價格的目的。②對于防腐倡廉極為有利。最低中標法避免了招投標過程中的暗箱操作,令招標工作處于真正的公正狀態。③操作過程較為簡便。哪家建設工程企業商務標書中的工程報價最低則哪家建設工程企業中標,簡單的招標過程使交易成本得到了有效節約。④有效提升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有效促進了施工企業的自身管理,使企業明確只有加強自身內部管理才能有效控制成本,并對自身企業信譽與工程質量予以提升。
2、最低價中標法的局限性
①在審查投標者時過于嚴格。在應用最低價中標法的建設工程招投標工作中對投標者資料的審查力度十分嚴格,因為只有投標者具有一定實力才能確保建設工程的順利完成。②對招標前期工作質量要求較為苛刻。最低價中標法對投標者招標前期工作的具體質量要求較為苛刻,通常要求投標方將招標文件十分周到、細致的編寫出來,投標者所參與的工程建設規模越大、技術要求越復雜,其所要求的招標書內容越要細致、精確,且其要求投標者不管是在建設工程設計方面還是現場勘察方面均要求深度與精度兼具。③要求投標人具有相對獨立的估價信息。最低價中標法要求投標者所使用的估價信息具有一定獨立性,在具體報價時需以自身企業內部工程造價標準為依據[1]。④對招標保證措施具有嚴格要求。最低價中標法對投標者招標保證措施具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其中最為主要的是投標者一定要具有工程擔保措施。
3、在國內應用推廣最低價中標法的相關對策
3.1令我國工程造價管理體系達到完全市場化
需以我國工程造價定額體系與建設工程所在地的實際市場價格為依據將企業內部定額體系制定出來,令國家工程造價定額體系作用于我國各級政府投資計劃宏觀控制預算的編制;令企業內部定額體系作用于企業實際投標報價的編制,讓建設工程投標者所擁有的估價信息更具獨立性。
3.2使建筑法規更為完善,將有效的信用體系培育出來
需將有效的信用體系培育出來,絕不姑息建設工程招標過程中的貪污違法現象,使相關人員充分明確誠實信用在當今社會中的具體價值以及其將會為失信違約付出的嚴重代價。對工程擔保法與工程留置法予以建立,以使工程風險轉移體系具有相應法律支持并有效解決建筑行業中如“三角債”等建筑管理方面問題與社會問題。
3.3建立并完善工程保險制度、工程擔保制度與風險轉移體系
最低價中標法的應用令工程中標者往往無法在建設工程中獲得相當可觀的利潤,導致其風險抵抗能力較弱,易造成工程失敗。為對工程建設期間相關風險予以避免,我國政府可對世界其他國家先進經驗進行借鑒,如通過立法的方式來確保政府工程投標人均具有保險、雙向付款保函與履約保函等等[2]。
3.4風險轉移與社會化監督機制的形成
現如今,我國工程投資主體無外乎政府或國有投資企業,必須確保產權多元化的金融實體作為擔保者,承擔責任由保險公司、上市銀行或其他專業擔保公司擔任,以有效建立起風險轉移機制與社會化監督機制,避免國有資產遭受到不必要的風險,使工程擔保更具嚴肅性與有效性。
3.5對傳統的企業等級劃分方式予以改良
需將以往較為傳統的企業定性化等級系列劃分方式更改為定量化定額系列等級劃分方式,在對企業實際實力予以區分時需以企業所能提供工程擔保保函金額為標準,對企業實力予以更為動態、公正、客觀的反映。
3.6對民間中介機構的發展予以鼓勵
與建設工程相關的民間中介機構主要包括工程顧問、工程擔保、工程監理、造價咨詢與建筑法律事務所等,這些民間中介機構可使我國政府職能變得更為社會化,令其與市場發展需求相適應。
3.7將有效的設計賠償制度與設計保險制度建立起來
設計賠償制度的應用可使設計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并提高工程企業投標報價的精準程度,其主要作用在于規定設計單位在其設計本職工作方面一旦出現失誤則賠償工程建設方所有經濟損失,此種巨大經濟責任可有效提升設計單位與相關設計人員的危機感與責任心,令其設計質量更高。
3.8致力于投標群體產權多元化與建筑產品制造標準化
投標者產權分散化是我國所有非國有產權投標者對投標項目予以平等參與的必要條件,只有這樣市場競爭才能真正形成,獲得最為真實的最低競標價格。可使建設工程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的關鍵在于建筑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其也是對最低價中標法順利實施予以保證的重要措施。
結語:
國外與我國國內對最低價中標法予以應用的大量實例證明,最低價中標法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建設工程招標方法,其在我國的合理應用可使我國獲得極為可觀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令我國政府貨幣資源得到更為合理與有效的配置和利用,避免各類違法行為出現,讓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活動當中的各方主體行為更為純潔。但是,我們不能忽視我國當前體制政策與最低價中標法應用所需必要條件之間的差距,需通過建立健全工程擔保體系、努力使工程造價達到市場化、強制實行設計賠償制度與設計保險制度等方式來使最低價中標法在我國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作中更好的發揮其全部作用。
參考文獻:
[1]宋猛.最低價中標法在我國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水電站設計,2016,26(1):91-93.
[2]劉麗麗.建設工程合理最低價中標法的理論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4(31):658-658.
作者簡介:
張玲茹,青島新華友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劉升超,青島新華友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