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本管理是施工單位進行現場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影響施工成本的因素進行分析,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有利于提高施工單位成本管理人員的成本管理水平,對成本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成本管理;原材料;施工成本
1、影響施工成本的風險因素
1.1原材料價格變化
在工程建設中,原材料價格對施工單位成本影響較大,為了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必須加強對原材料成本管理。在實際成本管理中,應提前對原材料市場價格進行考察分析,以減小原材料價格對施工成本的影響。
原材料價格的高低對供應商的經濟利益產生直接影響,在進行材料采購時,采購價格一般大于供應商的成本,兩者之差即為供應商的利潤,供應商的成本是采購價格的底線。原材料價的規格與品質對價格的高低具有直接影響,如采購的物料質量達不到相關規范要求,則供應商會主動降低價格。當原材料處于需大于求時,原材料需求大,供應商將處于主動地位,它會趁機抬高原材料價格,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施工單位應提前最好生產計劃,并根據生產計劃制定出相應的采購計劃;當所需原材料供過于求時,則采購方處于主動地位,可獲得最優的價格。
1.2工程索賠
索賠是工程建設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施工單位應在建設過程中,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工作,以減少工程索賠對施工單位成本的影響。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發現有索賠情況,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索賠的程序,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交相關資料,并最好資料的收集工作,防止對方進行反索賠,對成本造成嚴重的影響。
1.3環保方面影響
隨著我國新環保法的實施,對施工企業進行綠色環保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須按照國家對環境保護的要求,做好相關措施。環境成本通常是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并對生命周期內發生的節能減排進行計量的過程。
在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對能源管理,制定合理的措施來降低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因此,施工單位必須投入一定的資金進行節能減排的技術研發。在施工過程中,產生污染后,必須采取措施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而產生成本。例如在環境治理過程中的所發生的材料費、職工薪酬、動力費、維修費、水電費、勞保費等。因此,施工單位必要抓緊推進環境與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建立環境和生態恢復新機制,推進排污權有償取得和排污權交易制度改革,引入市場機制使企業承擔起環境治理與恢復成本。
1.4征遷問題
在建設工程施工前,建設單位必須按照相關合同解決施工用地范圍內的征遷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將對施工單位的正常施工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人員窩工、機械設備閑置,使施工單位的成本增加,從而對現場成本產生影響。
2、施工成本分析
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工程項目的特點,項目部每月對項目目標成本執行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差異,逐項分析成本項目節約或超支情況,尋找原因??偨Y成本節約的經驗,吸取成本超支的教訓,為下月成本控制提供對策。通過對項目各部門之間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并制定切實有效的成本控制計劃,對控制項目成本起到十分重要的意義。
按照“量價分離”的原則,采用對比分析等方法,對實際成本支出與營業收入、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實際工程量與預算工程量、實際消耗量與預算(定額)消耗量、實際價格與采購價格(或預算價格)、各種費用實際發生額與計劃發生額等進行對比分析。
3、成本預控措施
為了更加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施工成本,結合項目成本預控方案的要求,加強對現場施工組織管理及人工費、材料費、機械施工費、其他直接費、間接費等所有成本費用項目進行控制,在項目成本控制實施過程中,實行項目部全員參與、全方位、全過程進行控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了對成本的控制。
3.1認真搞好施工組織
主要是正確選擇施工方案,合理布置施工現場;采用先進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不斷提高工業化、現代化水平;組織均衡生產,搞好現場調度和協作配合;注意竣工收尾,加快工程進度,縮短工期。
3.2加強技術質量管理
主要是推廣新產品、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新機器及其他技術革新措施,制定并貫徹降低成本的技術組織措施,提供經濟效果,加強施工過程的技術質量檢驗制度,提高工程質量,避免返工損失。
3.3加強定額用工管理
主要是改善勞動組織,合理使用勞動力,減少窩工浪費;執行勞動定額,實行合理的工資和獎勵制度;加強技術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工人的文化技術水平和操作熟練程度;加強勞動紀律,提高工作效率,壓縮非生產用工和輔助用工,嚴格控制非生產人員比例。
3.4加強機械設備管理
主要是正確選配和合理使用機械設備,搞好機械設備的保養修理,提高機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從而加快施工進度、增加產量、降低機械使用費。
3.5加強材料管理
主要是改進材料的采購、運輸、收發、保管等方面的工作,減少各個環節的損耗,節約采購費用;合理堆置現場材料,組織分批進場,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嚴格材料進場驗收和限額領料制度;制定并貫徹節約材料的技術措施、合理使用材料,注意節約代用、修舊利廢和廢料回收,綜合利用一切資源。
3.6加強施工管理費的預算和控制
主要是精簡管理機構,減少管理層次,壓縮非生產人員,實行定額管理,制定費用分項分部門的定額指標,有計劃地控制各項費用開支。
3.7積極采用降低成本的管理新技術
如系統工程、全面質量管理、價值工程等,其中價值工程是尋求降低成本途徑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3.8加強溝通協調
項目各部門之間加強溝通,對影響工程項目成本的因素加強分析,確保目標的實現。
結語:
綜上所述,施工單位成本管理是一個系統的管理過程,需要多部門相互配合,由于其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大,在施工過程中,成本管理人員應認真分析對成本管理影響的風險因素,提高施工單位抵抗成本管理風險的能力,實現對現場成本的高效管理。
參考文獻:
[1]張壘.LH公司軟件項目成本管理[D].中國科學院大學(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學院);2015年.
[2]吳丹.關于企業成本管理的思考[A].經濟生活——2012商會經濟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3]苗露.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變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政府管理創新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學術年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10·???)[C].2011年.
作者簡介:
趙婷,青建集團股份公司,山東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