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桂蓮
【摘 ?要】
就文取材的“小練筆”,是讀寫結合最有效的途徑。它題材單一、內容精短、選材角度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易于駕馭,寫起來得心應手。它融讀寫為一體,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學生負擔小,效率高,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精心選擇落筆點讓“小練筆”練得扎實有效。
【關鍵詞】
情感碰撞 ? 隨文練筆讀寫結合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常常為一片精彩的課文而慨嘆,同時又不時地為學生的不會寫作而煩惱。其實,如果我們能把優美的課文與學生的練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模仿中提高,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更好地寫作表達;寫作是閱讀知識的鞏固和發展;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篇課文都文質優美,語言規范生動,思想內涵豐富,是學生學習語言練習作文的優秀范文。“隨文練筆”就是要把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在情感碰撞處進行小練筆
我在執教《夾竹桃》時,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首先用課件出示季老先生夾竹桃開花的情景,夾竹桃是季老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季老心中有夾竹桃,院子里那些花在他的筆下花團錦簇、萬紫千紅,一系列如詞串般的花名的羅列,一系列四字詞語的夸贊,但都是為了襯托夾竹桃,這充分體現了季老先生對夾竹桃花的喜愛之情。如果想用襯托的方法表現一下自己的心情,你打算怎樣表現呢?選擇自己喜歡的襯托方法寫一寫吧。學生在這樣方法的引導下,個個寫得精彩絕倫,有的利用晴朗的天氣襯托人的愉悅的心情,有的利用周圍環境表達人們心境……在教學中,我們以課例信息資源為寫作內容,把語言形式的運用與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去寫,可謂一箭雙雕。
二、在文本留白處進行小練筆
1.化文本空白為練筆點
如《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課中,有這樣一個句子:“薩沙朝著薔薇叢走去。他掀起雨衣,蓋在粉紅的薔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幾片花瓣,花兒低垂著,因為它嬌嫩纖弱,毫無抵抗能力。”“現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薩沙問道。課后的練習:結合課文插圖說一說薩沙聽了媽媽的話以后,他在大雨中把自己的雨衣蓋在薔薇花上的動人情景。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不同的情景,但是表達的情誼卻是一樣的。這樣的隨文練筆能夠將文本的空白涂上溫暖的色彩,感動之余,更能加深對文本內涵的理解。閱讀的目的就是透徹地理解文本所蘊涵的內涵,借助隨文練筆,我們就可以輕易達到了。
2.以文本延伸處為練筆點
有的文章在結尾處戛然而止,可文章的情感內容卻未全部表達,學生的興致卻仍然高漲。此時的留白給學生提供了練筆的好機會,可以讓他們把自己心中的想法一吐為快。
如《生命的壯歌》中“蟻國英雄”講的一群螞蟻在大火的圍攻下,利用集體的力量聰明的扭成一團沖進了河流里,隨著向對岸的滾動,河面上升騰起一層薄薄的煙霧……外層螞蟻舍身保護下逃出火海,這區區弱者的悲壯之舉使你受到了哪些啟發?學生們發出感慨:小小的螞蟻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沉著冷靜,團結協作,舍己為“人”,從容赴死的壯舉讓人震人心魄,扣人心弦,外層的螞蟻把生的希望讓給“他人”把死亡留給自己,這種團結協作勇于獻身的精神正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失的。把死亡表現出可貴的合作與獻身精神這樣的練筆著眼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讓學生思考得更深入,更廣泛,同時又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素養。
3.以課文插圖為練筆點
小學語文教材圖文并茂,配有大量生動鮮明的插圖。這些插圖能幫助學生以直觀形象的方式接觸課文,自然會引起其注意力和興趣。教師可以依據課文插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去欣賞、品味體驗,從而激發他們練筆的興趣。如教學《祁黃羊》時,講到祁黃羊舉薦人才過程中用人物的對話時,我讓學生結合插圖,仔細觀察圖中人物的衣著、神態、語言,進行練筆描寫祁黃羊為了國家的利益,不避親仇,處事公正高尚品德,同時揣測晉國國君悼公的神態、言行,形成一段精彩的對話細節。這些練習處在特定的情境中,內容又與課文緊密相連,故學生容易接受。
三、小練筆抒發自己的獨特感悟
學生有自己的視野,也有自己的感悟。尊重學生,就該引導學生寫下自己的感悟,這樣才能張揚學生的個性。《沙漠中的綠洲》觀察題頭的照片,以迪拜的“街頭風光”為題,并用上課文中的詞語。一名學生這樣寫道:敬愛的阿聯酋國民們,你們是最可愛的人。白花花的不毛鹽堿之地在你們的努力下,迪拜大街上到處顯得勃勃生機。綠樹成蔭,小草碧綠,五彩繽紛的鮮花在你們的精心侍弄下滿眼都是一派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這些花草樹木裝點著迪拜,也裝點著這里的人們……,你們那“精心侍弄的花草,改造環境,營造美好生存環境的壯舉”將一直激發著我好好熱愛自己的家園,將來我們也要為祖國的西部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學生在讀有所悟處引導他們練筆,能把課文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外積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起到錘煉思想、鍛煉表達的作用。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這種見縫插針又與課文“血肉相連”的隨文練筆,可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活用表達技巧,吐露自己的心聲,并讓學生習作有根可尋,有樣可照,讀得輕松,寫得愉快。長此以往,學生不僅讀懂了課文,享受到了閱讀的樂趣,而且書面語言運用頻率大大提高,學生自身積累的語言得到激活,使閱讀與寫作真正“互惠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