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與移動終端設備的發展和普及、交流方式的改變,語言教學的傳統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也都不可避免地要隨之發生深刻變化。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下,各種學習資源極大豐富,學習手段方便、多樣,將課前自學、課中教學、課后拓展、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結合起來,構建一個完整的、豐富的、互動的中職英語立體化的教學模式成為可能與必須。這將極大地推動中職英語教學改革,有利于滿足中職學生個性化英語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主性和綜合語言應用的能力。
關鍵詞:信息化;中職;英語教學;立體化教學
作者簡介:初雪燕,山東省萊陽衛生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山東 萊陽 265200)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32-0073-03
當前信息化環境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大都對網絡很熱衷,而對學習缺乏足夠的動力。中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不強,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對英語學習缺少興趣。中職目前的英語教學模式也存在弊端,表現在課程內容設置與專業關聯度不大、課時內容較多、課上聽說練習時間不足、基于紙質教材和多媒體課件的課堂教學的單一、平面模式,即以老師講授為主,輔以提問,重知識,輕應用的教學,缺乏足夠的師生、生生互動溝通,沒有真正意義上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無法實現合作學習,更無從談起學生的個性化和創新化發展,使學生綜合應用語言的能力得不到提升。隨著網絡信息技術與移動終端設備的發展和普及、交流方式的改變,面對新生代的中職學生,中職英語教學的觀念、模式、內容、策略和手段必將隨之發生改革。在網絡環境下,面對極大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方便、多樣的學習工具以及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使得將課堂教學、網絡輔導、老師講授、學生自學、課后活動、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結合起來,構建一個完整、豐富、互動的課程教學模式成為可能。這種基于信息化的中職英語教學立體化教學模式,將使英語基礎知識薄弱、學習主動性不高的中職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得到極大滿足,學習興趣將重新被激活并點燃,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從而有效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一、基于信息化的中職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概述
立體化教學模式是基于現代教學理論和信息技術實踐建立的一種動態的教學結構框架和教學活動程序,其實質就是利用新教育理念、新技術手段、新教學方法,將教師和學生、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教學與考核緊密結合起來,構建一個完整的、豐富的和互動的課程系統的教學模式。基于信息化的立體化教學模式是一種較新的教學模式,這些年來,雖然對立體化教學方法和立體化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不少,但是對中職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和研究還很少。因此,本文旨在通過對信息化環境下中職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想,將傳統課堂多媒體教學與課外學生利用網絡平臺自主學習相結合,通過全方位、多角度、多手段的立體化教學模式,充分尊重學生學習主體性,調動學習積極性,讓學習朝著個性化、自主化和創新化發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
貝塔朗菲的系統論(貝塔朗菲,1968)和巴斯班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巴斯班基,2001)是該模式的理論基礎,外語立體化教學法則由張正東在《外語立體話教學法的原理與模式》一書中提出,他認為在外語立體化教學體系中,要素不再是簡單的層級遞進關系,而是相互支撐的三維立體結構;它以學生、目的語和環境為軸,以經濟發展為底,跨文化為頂的三維立體性質的外語教學體系。(張正東,1995)外語立體化教學法將系統的功能大于其要素功能之和的辯證主張融入外語教學法體系,其內涵包含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個性整體發展、羅杰斯的學會學習觀、喬姆斯基的語言習得裝置假說以及認知教學法的學生中心論。
立體化教學模式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合作學習。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學生通過豐富的學習資源,實現對知識的探索與主動建構。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而不僅是“語言知識”(王建穎,2015)。這將改變廣大中職英語教師的傳統教育觀念,促使廣大中職教師在確立教學目標、任務、過程和方法時全面系統地考慮問題,在英語教學中形成新目標,運用新技術,使用新方法,選擇具體條件下課堂教學和整個教學過程的最佳方案(鄧穎玲,2009)。這種基于網絡與多媒體課堂的教學模式將改變以往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教學的重點由“教”轉移到“學”,它要求教師從傳統模式的主動講授者向立體化教學模式中的課堂活動組織者和引導者轉型,幫助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自主學習的主體。通過圖、文、聲、像一體化的多媒體英語資料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或近似真實的語境,設定立體化的學習任務,提供豐富的課下學習資源和拓展,有效延伸課堂,為學生提供師生、生生間課內課外的互動溝通的平臺,進行立體化的及時反饋與評價。立體化教學模式將使學生“觸景生情、因情發思”,從而實現多維度的條件反射,加強整體感知(陳堅林,2011),這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和學習效果。豐富的教學資源、多樣的課后活動及網絡學習平臺也會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和自主性。
基于信息化的中職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運用系統論的整體原理安排教學活動,按最佳效益優化配置資源,對網絡技術的應用將有利于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有機連接起來,使課堂教學向深度和廣度拓展。這將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個性化、自主化學習和合作學習,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
二、實施基于信息化的中職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的阻力
1.信息化軟硬件建設不足。英語雖然是中職學校的重要基礎文化課,但大部分中職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傾向于專業課。近年來,隨著教育部“信息化1.0”到“2.0”的推進,雖然很多中職學校進行大規模的硬件購置,然而網絡條件還未完善,平臺建設與使用嚴重滯后,導致中職英語教學立體化教學模式所需的信息化軟硬件建設有馬無鞍,嚴重影響老師利用信息化改革教學模式的積極性。
2.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不足。這種信息化能力不足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兩類:一是信息化教學意識薄弱。長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中職英語教師還沒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沒有認識到信息化教學對新生代中職學生的重要性,利用信息化教學、采用立體化教學模式無從談起,依舊是紙質課本加多媒體課件,以老師為主體的“滿堂灌”與“填鴨式”的傳統教學弊端無法徹底解決。二是信息化教學認識太淺。部分中職英語教師對信息化雖然有一定了解,但不夠深入,甚至有誤解,加上自身信息化知識和技術欠缺,在英語教學中使用信息化經常出現教學設計不科學、不合理、信息化使用過度或不足的情況,最終使得老師備課很累,學生學得沒興趣,導致即使有了一定的信息化教學環境卻無法有效、充分利用,最終也就無法真正發揮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優勢。
三、基于信息化的中職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現途徑
中職學校要加大信息化教學環境軟硬件的建設與應用力度,還必須通過多種途徑來提升廣大中職英語教師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才能使中職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落地開花。中職英語教師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首先,認清形勢,把握學生心理和需求,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加強信息化教學意識,產生使用信息化技術教學的需求,了解基于信息化的立體化教學模式的結構及優勢。其次,加強廣大中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多樣化培訓,可以通過學校組織培訓,也可以派教師團隊外出培訓,或者將專家請進來指導。再次,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比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很多老師是通過比賽,不得不用信息化技術,才開始認識、了解并愛上應用信息化技術的。另外,可通過示范課向中職英語教師展示信息化教學技術的使用,讓廣大英語教師了解用什么、怎么用、用得效果是怎樣的,從而鼓勵英語教師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此外,教學相長,通過學生對課前學習資源、課中練習、課后拓展等的反饋、調查,來幫助教師準確把握學情,根據學情來改進教學設計,努力創設情景教學、著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從而有效應用信息化教學技術,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
總之 ,信息時代的到來必將導致中職英語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深刻改革,中職英語教學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已是必然。面對新生代中職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學習資源極大豐富,學習手段方便、多樣,將課前自學、課中教學、課后拓展、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結合起來,構建一個完整的、豐富的、互動的中職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成為必須。為此,中職學校需著眼于信息化教學環境的建設與應用,中職英語教師亟須改變傳統教學觀念,認清形勢,勇于改革,努力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這將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個性化、自主化學習和合作學習,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溝通協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也必將極大地推動中職英語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 尤·克·巴班斯基.論教學過程最優化[M].吳文侃,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 貝塔朗菲.一般系統理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7.
[3] 張正東,杜培俸.外語立體化教學法的原理與模式[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4] 王建穎.信息化背景下大學英語視聽說多維“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思考[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107-109.
[5] 鄧穎玲.網絡環境下立體化教學模式在“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10):25-27.
[6] 陳堅林.試論立體式教材與立體式教學方法[J].外語電化教學,2011,(6):3-7.
責任編輯 陳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