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運用調查法,對河南省鄭州市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樂山市三市城市中學實習的學生教育教學工作、師生人際交往、班主任工作、課余鍛煉指導、教育實習的困惑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發現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提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應體現在:改革教育類課程,為師范生夯實教育理論基礎;改革專業技術教學,提高師范生技術技能;強化師范生職前培訓,提高學科素養。
關鍵詞:實習生;體育教育;課程改革;調查
作者簡介:關北光,樂山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學科教學論。(四川 樂山 614004)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32-0124-03
一、實習學生的基本情況
本文的實習生是指在河南省鄭州市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樂山市三市城市中學實習的學生。為了解實習生執教情況,尋求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方向與切入點。本研究分別對在河南、四川兩省三市城市中學的體育實習生進行調查,發放調查問卷600份,回收問卷418份,調查數據用統計軟件SPSS10進行分析,調查結果如下。
1.教育教學工作。體育實習生的教學工作包括備課、上課、見習班主任工作、課余鍛煉指導、成績的考查與評定等。調查顯示,有64.5%的實習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比較了解;在上課方面,74.3%的實習生能堅持課前與指導教師交流后再上課;78.2%的實習生能較好地將在大學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教學相結合;37.6%的實習生能根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28.4%的實習生能夠根據實習學校的情況開發課程資源;19.5%的實習生能夠指導中學生進行課余體育鍛煉。通過調查也發現,實習生在教育能力方面有待提高,35.5%的實習生不了解課程標準;21.8的實習生不能將在學校學習的內容應用在中學體育課教學中;74.3%的實習生在教育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勝任中學的教育工作。調查結果表明,實習生在實習工作中感覺最困難也是急需解決的教育教學能力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教育能力與技巧、課余體育鍛煉指導、教學組織能力。
2.師生人際交往。人際交往是教師必備的工作能力。通過溝通可以達成與周圍人的心理默契,從而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支持。人際交往不僅能發展自己,還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但是在調查中發現,有10.1%的實習生不能很好地與指導老師交流;21.3%的實習生不能很好地與其他任課教師溝通;8.5%的實習生不能很好地與領導交流;6.2%的實習生不能和學生溝通。反映出大部分實習生人際交往能力比較強,數據能與同事、學生建立起了融洽、和諧的關系。
3.班主任工作。見習班主任工作是實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每個實習生必須完成的任務,這期間不但要管理班級日常工作,還要組織班會、個別教育,甚至處理班級突發事件等。在實際調查的418名實習生中,87.6%的實習生擔任過見習班主任,余下的12.4%的實習生在實習期間另有安排。從對這87.6%的見習班主任的調查中發現,88.7%的實習生能夠勝任班主任這項工作,能夠理論聯系實際,促進班風的形成。11.3%的實習生還不能完全適應這項工作,表現在缺少班主任工作技巧、缺少組織班級活動能力、遇到突發事情束手無策等方面。
4.課余體育鍛煉指導。課余體育鍛煉指導是實習中上課以外最能體現實習生專業水準的工作。通過課余體育鍛煉指導既可以提高中學生的運動技能,還可以豐富中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同時,通過課余體育鍛煉指導過程可以和學生密切交往,提升師生情感,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課余體育鍛煉指導過程也是展示教師自我運動能力,樹立教師形象的良機。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期,認知能力雖然有所提高,但心理發展還不完善。由于性意識的覺醒,中學生對異性充滿遐思,也勇于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這種心理特點,決定了該階段的中學生有追星的欲望,極度崇拜自己的偶像。因此,擔任中學體育課的體育教師的人格魅力對中學生體育興趣的形成影響巨大。但是,在對兩省三市的實習生調查中發現,19.5%的實習生擔任過課余體育鍛煉指導工作,絕大多數實習生沒有或不敢參與課余體育鍛煉指導工作。在這19.5%的實習生中僅有9.4%的實習生在指導課余體育鍛煉中有成就感。
5.教育實習中的困惑。在對兩省三市的實習生調查中發現,實習生最大的困惑普遍是運動技能不足(76.4%),其次是教學組織管理經驗缺乏(68.7%),最后是個別指導與溝通能力欠缺(61.3%)。
二、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的反思
1.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的作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開設的課程一般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技術課、教師教育類課程、教育實習與見習、畢業論文設計等。這其中每一課程群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調查中發現,學生最常用到的課程群是“專業技術課、教師教育類課程”,其中最有幫助的是“教師教育類課程”;最擔心的是“專業技術及其指導”。①教師教育類課程的價值。教師教育類課程一般是由“教育學”“心理學”“教材教法”“班主任工作方法”“現代教育技術”等課程構成。開設這些課程的目的是幫助大學生學習從事教育工作時需要了解的教育心理學知識,教育教學的基本方法和班級管理的方式技巧,以及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的方法,以便能勝任各種教學工作。②專業技術課的價值。專業技術課是體育專業的特色,既是工具課也是專業素養課。它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從事體育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徑,也是區別于其他專業的基本標準。運動技術動作的好壞、優雅與笨拙,既體現其專業能力的優劣,也影響被教育者學習的興趣。
2.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的問題。(1)專業技術課注重達標成績,忽視動作的規范性與教學方法的培養。最近幾年來,由于基礎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淡化了運動技術的教學,導致了許多體育教育專業的大學生不但運動技術技能較差,而且運動成績也較差。雖然高校拿出了大量的學時學習運動技術技能,四年制本科通常是大一、大二普修,但是由于項目多、總時間短,效果不明顯。術科教師為了督促學習,通常采用技術達標的形式要求學生練習。忽視了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習運動技術的本質是為了學生今后能更好從事教學工作。這其中也忽視了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動作規范性要求以及教學方法的要求。
(2)教育教學技能課程學時少,制約了學生發展。教學技能是大學生站上講臺的基本功,能力差就必然導致心理緊張、教態不自然,甚至動作僵硬、語誤不斷,導致教學效果一般或較差。產生這些結果的原因是我們很多教師認為,體育教師最重要的是技術好,教學能力次要。把教育教學類的課程看成小兒科,認為看看就能學會,因而課時安排的總量偏少,導致體教生普遍缺乏動手實踐的機會。事實上在中學,對體育教師的看法是不但看重他的技術好,更看重的是他的教學組織能力和教學管理能力。
(3)缺乏見習,對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職業屬性了解不足。師范教育中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教育教學的見習工作。這個過程的目的就是讓大學生親歷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一般在大一、大二低年級階段,主要是深入中小學感受教師職業屬性;大三、大四階段,主要是體驗體育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班級管理等工作的過程,感悟教師對學生的態度與行為以及教育教學的特點與行為。體會體育教師在中小學工作的辛苦性,以此培養大學生熱愛體育教師職業的精神。說到見習,不少學校都是說著重要,做起來次要。更多的是采取帶學生到中小學看完課就結束了,完全沒有達到見習所要達到的目的。
三、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建議
1.改革教育類課程,為體教生夯實教育的基礎知識。①增加教育類課程的總學時。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基礎教育輸送合格的體育教師。基于此,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應該加強教育類課程,提高教育類課程的總學時數。我們知道,一個學生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時間磨煉,才能達到應用自如的水平。時間短,技能生疏,很難勝任課堂教學。而且,每一個學生的師范技能都需要專人負責指導,單靠學生獨自揣摩練習很難達到基礎教育的要求。②調整教育類課程結構,凸顯課程內容的實用性。根據教育部《教師教育課程標準》,除了開齊教育基礎理論課、學科教育課程、教育研究課程外,還應開設教育技能、技術課程。幫助體育教育專業的大學生了解教育教學所需要的班主任工作技能、心理咨詢與教育技能、特殊學生的教育技能等等,同時加強動手實踐環節,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
2.改革技術課教學內容與模式,提高學生教學指導能力。體育教師的運動技術能力的確是體育教師的看家本領,技術好,動作瀟灑,會令人羨慕。但體育教學與體育表演不同,體育教師的任務是要教會別人學會技術動作,同時還要指導學習者提高運動能力和成績。因此,體育教育專業的技術課應改革原有的教學內容和模式,在發展體教生技術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體教生的教學指導能力,提高其從事基礎教育課堂教學和課余訓練的基本能力。
3.加強校內試講、試教和校外見習,提高體教生的認識和教學技能。試講是培養體教生教學基本功的一種基本技能訓練,其作用是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知識與課堂教學融入的能力等。試教是體育教育專業特有的一種校內實習形式,其作用是訓練體教生體育課堂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教學能力。雖然試講、試教與真實的課堂有區別,但是試講、試教是基礎,只有基礎扎實,才能在真實的課堂中不斷提高把控課堂的組織與技巧。沒有試講、試教的實習就會誤人子弟。校外見習主要針對非畢業班所進行的一種見習活動,其目的是了解基礎教育中教師的所作所為,了解中小學的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同時參與各種教研活動,體驗中小學教師,尤其是體育老師的辛苦性。幫助學生樹立熱愛教師職業的理想。
4.開設讀書課堂,提高做教師的情懷。體育教師也是教師一員,做教師就應當多讀書、讀好書,從而不斷地提高做教師的情懷。同時,還要讀一些有關教育教學的名著,例如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等,理解教育的理念、思想以及發展的過程,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師素養。學會教會學生學會知識,從而使他們獲取更多的知識。
總之,實習生在實習中的表現和暴露出來的問題,反映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在培養理念、課程設置、以及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中存在不足。只有針對發現的問題,找不足,查漏補缺,才能有效地促進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不斷提高教師教育的辦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胡青,蔣喜鋒.當前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幾個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5):62.
[2] 劉曉麗,許斌.當前教師教育實習環節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J].教育與職業,2007,(5):64-65.
[3] 關北光.《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與基礎教育對接機制的研究[J].體育學刊,2013,(3):75-77.
[4] 關北光.基于《教師專業標準》的體育師范生職前培訓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12):76-77.
責任編輯 陳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