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梅
[摘要] 目的 探討急診科護理教學中應用雙向測評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該院急診科實習的176名護生,將其按照數字隨機方式分為兩組,各組88名,對照組進行傳統單項評分考核,觀察組實施雙向評分考核,實習結束后,比較與分析兩組對教學工作滿意度、出科考試成績。結果 觀察組對科室帶教與帶教教師教學滿意度較對照組高于(P<0.05),出科考試成績相比對照組,優于后者(P<0.05)。結論 在急診科護理臨床教學中應用雙向測評,相比于傳統單向評分,明顯偏優,不僅能增加護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增強帶教教師的規范性與積極性,有助于護生對護理教學工作滿意度的提升。
[關鍵詞] 雙向測評;急診科;護理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1(b)-0015-03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Two-way Evaluation Method in the Nursing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NI Xiao-mei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Jiangy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Jiangyou, Sichuan Province, 6217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wo-way evaluation method in the nursing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thods 176 cases of student nur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88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single score examin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two-way score examination, at the end of internship,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to the teaching work and after-the-department examination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atisfactory degrees to the department teaching and teach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after-the-department examination score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wo-way evaluation method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one-way score, which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of study, enhance the standards and enthusiasm of teachers, and it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student nurses to the work.
[Key words] Two-way evaluatio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Nursing teaching; Application
該院每年承擔有護理大專及本科學生的臨床帶教工作,而經多年教學管理得知,傳統考核方法主要是帶教教師考核護生的操作能力及理論知識掌握情況,此種考核評價方式存在一定主觀性與片面性,難以較為全面、準確地反映臨床帶教質量與實際效果[1]。至此,該院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進行實習的護生176名為研究對象,調整各測評方式,采取了雙向測評考核,即帶教教師在護生實習階段,系統化評價其學習效果,同時護生針對帶教教師的總體教學效果展開評價,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急診科實習的護生176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組88名,對照組中,男性4名,女84名;51名本科生;37名大專生;觀察組中,男5名,女83名;50名本科生;38名大專生。兩組性別、學歷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共有9名帶教教師,其中,男性1名,女8名,年齡區間25~41歲,平均(28.89±1.60)歲;大專2名,本科7名;職稱均為護師以上,臨床管理經驗均>1年;工作年限>3年。
1.2 方法
實習結束后,帶教教師對對照組護生實施單向評分,觀察組于科室實習將要結束的最后1周,教學組長組織師生召開座談會,教師和學生分別對教學質量與過程展開互相測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實習結束后,帶教教師考核護生的操作技能與基礎理論,各項50分,總分100分。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實習結束后,開展雙向測評。(1)帶教教師對護生開展綜合評價。①操作技能與基礎理論知識。各100分,此內容在總體評價中所占比重為50%。②臨床表現。此內容在總體評價中占比為50%,評價用具為臨床實習護生綜合能力評估表,該表總分為100分,共有大項4個,小項10個,其中,工作態度占30分,內容有:遵守請假、銷假制度,遵守醫院總規章制度及科室分項規章制度,不曠工、不早退、不遲到;聽從安排,工作認真、積極、主動,服從指揮;工作踏實,操作細心,有較強責任心。③學習態度,占20分,內容:善于分析、思考與總結,有比較強的學習能力;有較強的求知欲,能夠以主動姿態對本科相關知識、技術進行學習。④道德修養。占20分,內容:禮貌待人,談吐文明,儀表端莊;團結同學,尊敬教師,愛崗敬業。⑤工作能力,占30分,內容:較強的協助精神,溝通能力較好;能夠嚴格遵行查對制度與無菌技術,防止差錯事故;操作規范,有較強的動手能力。(2)護生對帶教教師的評價。實習結束時,將事先準備好的臨床護理教員教學質量評估表發放于護生,以不記名方式,綜合評價帶教教師,該表總分為100分,大項4個,小項13個。①基本素質。占30分,內容:熱愛護理工作,職業道德良好;帶教責任性強、認真,教學態度端正,目的明確;儀表端莊,有耐心,親切和藹。②專業技術能力,占20分,內容:動手能力強,臨床經驗豐富;操作技術精湛,有扎實、豐富的理論知識;具備開展整體護理的實踐能力與基本知識;擁有扎實的急救知識,熟知各危急重癥的護理要點與搶救流程。③帶教能力。占20分,內容:科學、合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切實調動護生學習參與度與積極性,培養其準確的評判性思維及獨立工作的能力。④教學管理。占30分。內容:注重教學質量,帶教內容與教學大綱要求相符;鼓勵并引導學生多提問,保持護生溝通;于出科前,組織召開師生座談會,帶教教師以“一對一”的方式,就護生學習期間的優缺點展開交流,另外,護生也可針對科室教學情況,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后填寫雙向測評表,準確存檔;教學組長將原始資料予以保存,科室護士匯總護生所提意見或建議,開展綜合分析,基于此,適當性調整教學方案,并制定完備的改進措施。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測評所得數據,計數資料由[n(%)]表示,行χ2檢驗,(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出科考試成績對比
觀察組專科成績、理論成績得分相比對照組,均高于后者(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生對教學工作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對帶教教師教學滿意度、科室帶教總體滿意度相比對照組,均高于后者(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教學的目的在于將現代教育理念貼合化、具體化,隨著護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及在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方面的日趨重視,在此大背景下,護理教育工作呈井噴式發展[2-3]。帶教教師作為護生臨床實踐及更好參與今后工作的引導者、支持者與啟蒙者,在實際臨床教學中,師風、師才及師德會對護生的行為、心理產生直接影響。帶教教師是促進與提升臨床教學質量、水平的輔助者。采用雙向測評教學,不僅能夠激發護生的創新動機之外,還能激發起求知的主動性,另外,還能一定程度的增加帶教教師壓力,有助于調動與增強帶教教師的職業責任感,強化其競爭意識,幫助、引導帶教教師持續提升自身的理論操作水平與教學技能[4]。開展雙向測評考核教學,能夠使反饋控制變得更加及時、有效,還能較好地對教與學雙向行為進行調節,做到教學相長,這除了能夠輔助醫院開展更加有效的動態分析及管理工作之外,還能提升醫院護理隊伍的教學質量與水平[5-6]。首先,通過實施雙向測評,可促進教學相長。選用雙向測評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師、學生均參與到考核當中,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機會與頻率,而且還有助于提升護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7]。此外,評估臨床實習護生綜合能力,并開展系統化分析,護生能夠從中更加清晰的知曉自身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從而在后續學習中不斷完善與改進,最終提升了自身綜合素質。通過雙向測評,能使帶教教師教學能力得到提升,還能規范并完善其教學方法,因而有助于總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其次,實施雙向測評有助于提升教學滿意度。經該次研究可知,觀察組對教師護理教學的滿意度相比對照組,要遠高于后者。由此表明,實施雙向測評,教師在教學中已不再像以往教學那樣,而是摒棄了“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依據學生實際接受能力及教學內容,采取諸多更具創新性、有效性的教學方法。教師的職能也發生了改變,從以往的“教”向“導”轉變,這有助于學生在學習中完善自我、開拓創新。
綜上所述,在急診科護理臨床教學中應用雙向測評,不僅能增加護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增強帶教教師的規范性與積極性,有助于護生對護理教學工作滿意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超,王黎黎,路靜.護理實習生與帶教教師雙向評價表在急診帶教工作中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6):257-257.
[2] 吳姝玲.“三三制”的反思性學習在急診科護生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7,15(18):2286-2287.
[3] 陳水紅,王颯,丁幼芽,等.基于優質護理服務的急診患者滿意度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 22(13):1864-1867.
[4] 張紹果,趙浚竹,楊輝,等.非急診科護士臨床急救能力測評問卷的信效度檢驗[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8):1136-1139.
[5] 劉宇嘉,付麗,McAllister M.中文版急診護士對待自殘患者態度測評工具信效度研究[J].天津護理,2015,23(3):210-213.
[6] 張紹果,趙浚竹,楊輝,等.非急診科護士臨床急救能力測評問卷的初步研制[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34):92-95.
[7] 劉宇嘉,張曉彤,黃素素,等.急診護士對待自殘患者態度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0):889-891.
(收稿日期:201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