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旭彩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該院集中消毒供應室使用常規管理措施,為對照組。2016年1月—2017年1月對該院集中消毒供應室使用綜合管理,為實驗組,對這2段時間集中消毒供應室的管理效果進行評價。 結果 經比較,實驗組實施綜合管理后服務質量評分、護理質量評分及服務意識評分等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綜合管理應用于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對改善醫護人員工作態度,提高醫護人員服務意識及服務質量有顯著作用,對于構建和諧醫院有重要意義及價值,值得在醫院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綜合管理;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1(c)-0040-02
醫療消毒供應室又被稱為消毒供應中心。近年來,隨著醫院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醫院所擁有的供應消毒設備也不斷更新。集中消毒供應室作為控制醫院感染的主要部門,是向全院范圍內提供無菌器材、敷料及無菌物品的重要科室,這是由于很多醫療用品上都攜帶各種病菌、病毒等。因此,對科室人員的水平進行提高,并對該院內的醫療設備進行更新,是醫院防控感染的重要硬件保障。因此對集中消毒供應室需要進行集中管理[1]。集中消毒供應室就是醫院中各科室重復使用的器械、器具及物品進行清晰及消毒的科室,目的是為科室提供各種無菌無毒物品。為探究綜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該文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對該院集中消毒供應室使用常規管理措施,為對照組,另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對該院集中消毒供應室使用綜合管理,為實驗組,發現綜合管理應用于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對改善醫護人員工作態度,提高醫護人員服務意識及服務質量有顯著作用,對于構建和諧醫院有重要意義及價值,值得在醫院中推廣應用。現將該次研究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該院集中消毒供應室使用常規管理措施,選取這期間12名工作人員為對照組。男性1名,女性11名,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9歲。2016年1月—2017年1月對該院集中消毒供應室使用綜合管理,選取這期間15名工作人員為實驗組,其中男性1名,女性14名,年齡25~38歲,平均年齡30歲。經比較,兩組研究對象在一般資料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實施常規管理措施,常規管理如對集中消毒供應室的環境進行整理,保持集中消毒供應室無菌化等等。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實施綜合管理,具體方法如下:①成立護理質量監督小組,明確小組中各成員的任務,對消毒供應室的改革環節進行全方位監督,并及時解決其中出現的問題。對新入職員工來說,應積極開展提高服務意識及安全意識等方面的教育活動,培養醫護人員的責任感及使命感[2]。定期組織消毒供應室員工開展相關知識學習,并定期進行考核,對成績較好的醫護人員予以獎勵,使得醫護人員專業能力及綜合水平得到提高,將自己的工作進行不斷完善。②積極進行環境改造。對集中消毒供應室不同區域應采取不同管理辦法,且針對各科室所使用的設施物品都應開展專一性管理,避免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還應該加強各科室之間的合作,從而保證給各科室都能提供優質護理服務[3]。對公共區域還應開展空氣消毒,通過循環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還應該安排專門人員檢查消毒滅菌產品,保證經過消毒滅菌的產品都是合格的[4]。③進行物品管理。集中消毒供應室應遵循分類回收原則,并根據物品的不同需求采用合理清洗方式及消毒方式,對消毒工作進行詳細記錄。在處理物品時,應根據物品屬性的不同,采用合理的處理方式,從而防止對醫院環境產生的感染。對消毒滅菌后產品需要進行嚴密包裝,并在包裝外貼上明確的日期及介紹[5]。
1.3 觀察指標
對臨床科室滿意度及集中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防范意識、服務意識情況進行觀察記錄,采用問卷調查方式檢測,按照滿分為100分方式進行測定,得分越高者,掌握程度越好。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綜合管理實施前后科室滿意度結果比較
對照組服務質量評分為(83.12±11.21)分,護理質量為(84.31±18.21)分,收回供給及時度評分為(81.12±18.11)分。實驗組服務質量評分為(94.26±11.21)分,護理質量為(92.15±11.02)分,收回供給及時度評分為(97.81±10.31)分。經比較發現,實驗組服務質量、護理質量及收回供給及時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工作人員意識對比
經比較,對照組安全意識評分為(82.13±11.24)分,服務意識評分為(83.45±14.52)分,防范意識評分為(83.65±12.45)分。實驗組安全意識評分為(92.23±16.31)分,服務意識評分為(96.44±13.64)分,防范意識評分為(96.54±15.21)分。經比較,實驗組安全意識、服務意識及防范意識均優于對照組工作人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護理管理在醫院集中消毒供應室管理中效果突出,護理質量是保證醫療質量的重要組成。在管理中采用綜合管理,完善細節管理,才能促進醫院的發展,在開展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視每一個小細節,將細節管理貫穿于集中消毒供應室工作始終,支持展開現代化管理。利用綜合化護理管理使得集中消毒供應室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對院內使用過的物品進行集中消毒隔離,并強化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擴大醫院感染控制的途徑,將感染發生率控制在最低[6]。對于醫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醫療設備及手術器械來說,應該根據相關要求及規定開展清洗工作及消毒滅菌工作,從而對器械表面細菌及病毒進行全面清除[7]。為了保證消毒滅菌的徹底性,還需要對器械進行完全清洗,從而保證醫院工作中使用的各項器械處于安全及衛生狀態下[8]。護理人員若在一些細節上出現錯誤,所產生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因此對于集中消毒供應室來說,需要狠抓質量關,增加護理及工作人員的責任心[9]。集中消毒供應室的醫護人員在入崗前就應該進行集中消毒供應室的管理,使得工作人員具備必要的服務意識、安全意識及預防意識,并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從而為集中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提供保證。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對該院集中消毒供應室使用常規管理措施,為對照組,另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對該院集中消毒供應室使用綜合管理,為實驗組,對照組服務質量評分為(83.12±11.21)分,護理質量為(84.31±18.21)分,收回供給及時度評分為(81.12±18.11)分。實驗組服務質量評分為(94.26±11.21)分,護理質量為(92.15±11.02)分,收回供給及時度評分為(97.81±10.31)分。對照組安全意識評分為(82.13±11.24)分,服務意識評分為(83.45±14.52)分,防范意識評分為(83.65±12.45)分。實驗組安全意識評分為(92.23±16.31)分,服務意識評分為(96.44±13.64)分,防范意識評分為(96.54±15.21)分。經比較,,實驗組實施綜合管理后服務質量評分、護理質量評分及服務意識評分等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綜合管理應用于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對改善醫護人員工作態度,提高醫護人員服務意識及服務質量有顯著作用,對于構建和諧醫院有重要意義及價值,值得在醫院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寶芬.綜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價值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19-21.
[2] 徐歡歡.綜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實踐探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1):288-289.
[3] 郭水華,王麗華,李本琴.消毒供應室集中處理腹腔鏡手術器械消毒質量分析[J].中國鄉村醫藥,2014,21(22):8-9.
[4] 夏紅.常規浸泡消毒與供應室集中消毒法用于氧氣濕化瓶消毒臨床比較研究[J].當代醫學,2014,20(31):4-5.
[5] 張春斐,任靈飛,許曉紅,等.眼科手術器械納入消毒供應室集中處理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6):732-734.
[6] 黎俊蓉.細節管理在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5):90-91.
[7] 江燕瓊.加強醫院消毒供應室集中管理與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5):1012-1013.
[8] 張紅玲,陳勁,章寶妹,等.消毒供應室集中消毒供應的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醫學,2011,12(2):102-103,107.
[9] 吳可萍,高傳江,王建英,等.消毒供應室分散式管理轉型集中式管理模式滿意度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 19(20):2758-2760.
(收稿日期: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