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
[摘要] 伴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升,患者對醫療護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為了進一步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各種新型的護理干預方式和管理手段,也開始在醫院臨床護理中廣泛應用。兒科作為對臨床護理工作要求較高的科室之一,其護理干預水平和管理質量,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的重點。分層管理作為新型管理方案,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有效應用,有利于提高護理工作的服務質量,使其人力資源結構、功能,都能夠滿足該科室護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該文以兒科護理工作為立足點,通過對分層管理的簡單概述,從而就分層管理在兒科護理中實際應用效果展開探討。
[關鍵詞] 分層管理;兒科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3(c)-0055-02
受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影響,護理在國際上的交流合作領域也處于不斷拓展的發展狀態,并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建設護理工作隊伍、開展護理教育管理、優化調整護理服務模式等,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對醫院護理工作來講,其人員結構配置是否合理、工作安排是否得當等,都會對護理工作整體效率、各項決策質量的高低等,產生直接影響。對兒科科室來講,如何對護理人員進行合理配置、有效管理各崗位工作人員等,都將影響兒科護理工作滿意度的高低。而分層管理的出現,則能夠很好的解決護理管理工作存在的各類問題,提升其整體工作質量。
1 分層管理具體方案
1.1 構建分層管理機制
護理管理者,可以按照每個護理人員業務水平、能力優勢、受教育程度、工作經驗等因素,進行以此綜合性的考核評價,并按照評價結果,將其分為不同的層次,為分層管理的展開,奠定基礎。在完成層次化劃分后,護理人員則需要按照規培護士、責任護士、教學護士、質控護士,溝通護士五個不同的層級,制定相應的工作機制和管理制度,進行針對性的管理。此外,每項管理制度都必須要保證責任落實到個人,并以質控護士為核心,對其他各級護士日常護理工作,展開有效的監督、管理。
1.2 明確各崗位護士工作職責
現階段,兒科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主要包括溝通、質控、教學、責任、規培五種護士工作崗位。為了保障各級相關崗位護士人員,實際工作職責能夠被落實到個人,做好責任劃分非常必要。具體來講:①溝通護士:主要由40歲以上高年資的護士擔任,負責處理科內各種矛盾,年輕護士發現糾紛苗頭,主動向她們匯報,溝通護士利用多年積累的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學理論和言語表達能力,以及患兒家屬對她們的信任和自身的威望;及時與患兒家屬從技術層面和情感層面進行溝通,化解矛盾,必要時護士長參與溝通。②質控護士:工作3~5年的骨干護士擔任,屬于病房內核心人物,協助護士長管理,負責管理病房內的所有工作,主要為監督管理基層護士的實際工作情況,協助其解決在護理期間遇到的各類疑難問題;學習和掌握各種管理質量評價標準,對照標準指導科內護士落實,并和護士長一起做好每周重點質量監控,讓質量管理成為一種常態,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優質護理。并在工作期間,不斷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將科研和臨床護理工作有機結合。③教學護士:工作2~3年,掌握基本技能和兒科專科技能,負責兒科實習生帶教,指導剛入職或他科轉入的護士,負責業務帶教和育人教育,定期培訓和考核。④責任護士:需要大專以上學歷,有三年以上從事兒科護理工作的經驗,負責同規培護士一起管理病人,完成所管患兒從入院到出院的整體護理,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落實分級護理,組織并參與分管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協助護士長組織護理查房、護理病例討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把好質量關。監督管理規培護士的工作狀態,對患兒家屬給予相應的健康知識教育、心理護理和康復指導,書寫護理記錄等;并實時關注患兒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定期考核基層護士,對各階段工作進行總結。⑤規培護士:剛畢業兩年內的護士,接受崗前培訓,完成護理部制定培訓方案中各項理論、操作考試及考核。按規定時間掌握核心制度,在上級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臨床護理和治療工作。因為其主要由臨床護士,所以,需要熟悉臨床護理知識,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此類護士負責患兒的基礎護理工作,輔助助理護士,完成相關護理干預操作。
2 分層管理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2.1 提升護理質量
就兒科護理工作來看,人力資源配備合理與否、人員管理科學與否,將會對護理質量、效果、患者滿意度等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在一些護理人員數量不足的醫院中,表現更加明顯。基于此,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資源,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同時提升護理工作質量和效果,也成為近些年社會各界人士和醫院管理層共同關注的話題。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分層管理的施行,可以通過對現有護理人員中,“新”“老”“強”“弱”不同類型護理人員的搭配,以“老”帶“新”,“強”帶“弱”,使人力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并且,這種分組模式,可以使年資較低的護理人員,獲得更多鍛煉自身實踐能力、學習新知識的機會,加快其對于崗位、工作內容、職責的適應性,減輕了低年資護士的工作壓力,工作質量得到保障,年資較高的護理人員,則可以借此發揮傳授技能、幫助新成員的作用,指導其解決一些技術上的難題,以便能夠在搶救和護理患兒的過程中,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提高護理質量。
2.2 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
當兒科護理工作中,正式采用分層管理后,各級護理人員便可以在這種相對較為寬松的工作環境中,展現自己的特長。作為每個護理小組的組長,也能夠通過日常護理工作中,收集到的各類資料,對患者病情變化,做出及時、準確的評價和預估,并在醫生制定相關的治療方案時,也可以給出建設性意見,起到把關作用。與此同時,責任護士人員可以全面跟蹤患兒整個治療過程,對整個過程的護理工作。并且,在護士長和各組組長的監督、抽查下,及時解決護理期間存在的各類問題,提升護理工作效率,使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能夠有所提高。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將每位基層護理人員在管理方面的才能,充分發揮出來,保證護理工作的秩序,還可以為護士長、護理小組組長等,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使其能夠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對護理管理、相關業務管理工作中,提升兒科護理工作的標準性、指導性、嚴謹性。
2.3 保障護理管理連續性
對兒科護理工作來講,在施行分層管理之后,可以進一步拓寬、豐富護理工作的管理思想,使得各項護理工作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授權。在實際工作期間,當基層的護理人員,獲得上級提出的合理性授權之后,在執行相關護理任務時,就會更加的連貫、順利[1]。例如,護士長將權力授予組長,組長直接對護士長負責。就這樣,層層落實,逐級負責,就可以確保每位責任護士,都能夠獲得來自于各層級護理治療組,組長給予的有關業務水平、臨床護理技能等,多個方面的專業性、針對性指導,以便確保各個層級的護理工作從業者,其專業水平、業務能力、工作優勢等,得到全面激發,提高護理管理工作的系統性,使其能夠更加深入地為患者服務[2]。此外,在施行分層管理之后,還可以對兒科護理部門,各個階段護理治療考評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通過相關研究可以發現,應用了分層管理的兒科科室,其護理工作的質量、滿意度等,相關質量控制指標,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并且,病房護理管理工作、消毒隔離、管理護理文件等工作的質量評分,都得到了顯著提高[3]。
2.4 培養護理人員團結協作精神
在分層管理模式影響下,護理管理者在依照原計劃形成相應的護理小組后,小組中人員相對來講比較固定,這使得每個小組的護理人員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配合后,相互間工作的默契度也會有所提升。與此同時,小組成員中既互相分工,在工作期間又充分地發揮協作作用,不僅能夠提高日常護理工作整體質量,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還可以更好地完成一些難度相對較高的護理任務[4]。并且,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還可以起到培養護理人員團隊協作精神的目的。此外,在兒科護理工作中,采用分層管理手段,不僅具有改善護理工作水平、提升護理效率的作用,還因為自身操作方法非常簡便、具有較高的科學性,非常值得在兒科的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5]。
3 總結
綜上所述,在護理事業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對護理滿意度的要求也在隨之提升,且國內外新型的護理理論、方法、模式等,也都被廣泛應用于兒科護理管理工作中。同傳統管理方式相比,分層管理模式能夠對兒科護理工作的人力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與管理,有效提升兒科科室整體護理質量和管理水平。在兒科科室中利用分層管理,可以幫助護理管理者在了解人力成本、護理工作性質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管理方案,提升護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更好地為兒科治療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 崔蓓蓓.分層管理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醫藥,2016(5):88.
[2] 樓樂清.護士分層管理在內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71-72.
[3] 胡華平.分層管理在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療設備,2017(s1):70-71.
[4] 黃毅.探討分層次管理在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J].保健文匯,2016(6):208.
[5] 黎東.護士分層管理在內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7(15):107-108.
(收稿日期:201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