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花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帶教方案在皮膚科實習護生帶教中的效果差異。方法 選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該院皮膚科68名護理實習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名護理實習生。給予對照組實習生單純常規(guī)帶教方案,而觀察組給予全程一對一帶教方案,分別觀察兩組護理實習生在不同帶教方案下護理滿意度以及綜合考核成績。結果 觀察組實習生專業(yè)知識、臨床操作、溝通能力以及綜合測評分數(shù)明顯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帶教教師和患者對實習生滿意度分別為94.12%和97.06%,而對照組為76.47%和79.41%,相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及對照組接到投訴占比44.12%,相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皮膚科護理實習生一對一帶教方案可顯著提升實習生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操作技能,以及職業(yè)素質和溝通能力,有助于今后實習生邁向工作崗位。
[關鍵詞] 帶教方案;皮膚科;護理實習生;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3(c)-0107-02
護理實習生為通過長時間的學校學習專業(yè)知識后在臨床中實習,將所學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提升專業(yè)技能和素質,為今后步入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傳統(tǒng)帶教模式為教師和實習生輪流交叉式,學生學習效果并不明顯[1]。而一對一帶教模式為近些年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所提出的教學方案,全程一對一帶教方案有利于教師實施個性化、創(chuàng)新教案。該次分析傳統(tǒng)常規(guī)帶教方案與全程一對一帶教方案效果,特選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該院皮膚科68名護理實習生進行分組對比分析,現(xiàn)將報告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選取該院皮膚科68名護理實習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名,其中對照組為女32名、男2名,年齡范圍為19~24歲,平均年齡為(22.1±0.43)歲,中專學歷11名、大專學歷16名、本科以上7名;而觀察組中女31名,男3名,年齡范圍為20~24歲,平均年齡為(22.6±0.57)歲,中專學歷12名、大專學歷14名、本科以上8名,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發(fā)現(xià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學生實施常規(guī)帶教模式,詳細內容如下:所有學員每周與教師輪轉1次。
1.2.2 觀察組 給予觀察組學生實施全程一對一帶教方案:①選拔帶教教師:選拔教師原則應專業(yè)知識、溝通能力、臨床操作綜合能力強的教師,同時群體授課時應邀請護士長、主管護師以上職稱者與實習生為同組教學組合[2];②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教師根據學生學習進度擬定學習計劃,且學習計劃避免零散教學和經驗教學,應系統(tǒng)化、規(guī)模化、模式化以及個性化,對于不同學習學生應擬定不同學習方案,實施總結學生學習進度,階段性進行查漏補缺和組內小結;③溝通技巧:學生在實習期間處學習專業(yè)知識和熟練技巧,還用強化自我的溝通能力,臨床工作中會遇到不同素質、文化水平的患者或家屬,若溝通不善極易出現(xiàn)醫(yī)療糾紛,僵化護患關系,告知學生應如何與患者和家屬進行友善與和睦方式相處;④健康宣教:對于目前臨床醫(yī)療模式,預防大于醫(yī)療,所以學生在臨床醫(yī)療教學基礎上還應教會學生近距離宣教和講座式宣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還可以提升學生演講能力[3]。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兩組護理實習生在不同帶教方案下護理滿意度以及綜合考核成績。
1.4 判定標準
綜合考核能力主要考核專業(yè)知識、臨床操作、溝通能力以及綜合測評分數(shù),每份問卷為百分制,85~100分為優(yōu)、75~84分為良、60~74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而帶教教師和患者對護理實習生的滿意度采用擬定調查表,每份問卷為百分制,護理實習結束后,分別發(fā)放給帶教教師和患者,每份問卷為百分制,75~100分為滿意,60~74分為一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同時記錄護理實習生實習期間接受到的護理投訴[4]。
1.5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調查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算處理,計量資料與計數(shù)資料分別用(x±s)、[n(%)]表示,并分別行t檢驗和χ2檢驗計量和計數(shù)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實習生綜合考核能力
觀察組實習生專業(yè)知識、臨床操作、溝通能力以及綜合測評分數(shù)明顯較對照組高,差距顯著(P<0.05)。詳見表1。
2.2 對比兩組帶教教師和患者對實習生的滿意度
觀察組中帶教教師對實習生滿意度為94.12%,而對照組為76.47%,相比觀察組明顯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實習生滿意度為97.06%,而對照組組為79.41%,相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實習生實習期間接受的投訴情況
觀察組實習生接收到3例患者投訴,占比8.82%,而對照組接收到15例患者投訴,占比44.12%,相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皮膚科多數(shù)由于皮膚完整性受到破壞,常見疾病如銀削病、牛皮癬、蕁麻疹、藥疹、帶狀皰疹等,發(fā)病較為隱匿,病程較長,且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脫屑、糜爛等,嚴重影響患者全身美觀,同時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5]。而對于護理實習生為學生邁向工作崗位的重要過程,主要將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專業(yè)實施通過臨床實踐更好地把握住,傳統(tǒng)的帶教模式為輪崗制,全科室實習生和帶教教師交叉式輪流組合,這使得學生出現(xiàn)自我的不負責任心理,自我認為在完成當前帶教教師學習任務即可,同時帶教教師也會出現(xiàn)此類想法,認為學生的教學質量優(yōu)良并不取決于自我的教學水平和質量,學生和教師的不負責任心理使得學生出現(xiàn)被動授課,影響教學質量[6]。而為解決這一問題,特提出一對一教學模式,學生在本科室學習期間,教師和學生只面向一名學生和帶教教師,排除學生在學習期間的懈怠、應付、敷衍式學習,帶教教師通過出科綜合考核的分數(shù)給予自我壓力,自我通過挖掘學生學習潛質、個性化學習技巧等提高學生學習的水平和質量,對于一對一教學同時還可以降低學生發(fā)生投訴情況,教師可直觀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學習態(tài)度、職業(yè)素養(yǎng)、溝通能力,這樣通過全面的或針對性對學生的不足進行彌補,更為有效地進行定點糾錯和提升。
通過該次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實習生專業(yè)知識、臨床操作、溝通能力以及綜合測評分數(shù)明顯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帶教教師對實習生滿意度為94.12%,而對照組為78.47%,以及觀察組患者對實習生滿意度為97.06%,而對照組組為79.41%,相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實習生接收投訴占比8.82%,而對照組占比44.12%,相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皮膚科實行一對一護理實習生教學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并降低護理投訴。
[參考文獻]
[1] 王麗,李芳.骨科護理實習生帶教應用不同帶教方案的效果對比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5):2889.
[2] 王倩,熊婉君.護理本科實習生在皮膚科臨床帶教中存在的問題及帶教方法[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20):139-140.
[3] 游曉梅,曾明珠.采用模式病房帶教法對實習護生進行神經外科護理帶教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22):121-122.
[4] 吳麗麗,陳敬濤,陳利,等.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皮膚、內分泌科實習護生帶教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 14(12):87-88.
[5] 霍世英,金慧玉,杜麗華,等.規(guī)范部分非治療性基礎護理操作臨床帶教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7,31(6):725-726.
[6] 曹亞琴,韓慧,沈占英,等.CBL教學法在護理本科實習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7(1):123-124.
(收稿日期: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