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輝 鐘成躍 何媛
[摘要] 針對預防醫學以及公共衛生管理工作進行分析,闡述了我國預防醫學以及公共衛生發展的現狀,當前人們越來越注重公共衛生管理和預防醫學方面的內容,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結合這些內容,探討了我國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管理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總結了提升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管理策略以及發展和展望,主要內容有:建立健全的實驗室管理制度,提升技術人員綜合素養,順應社會發展。
[關鍵詞] 預防醫學;公共衛生管理;發展;展望
[中圖分類號] R19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a)-0197-02
隨著我國社會的迅速發展,我國人民對于生活環境以及公共衛生方面的內容越來越重視,衛生監督工作則是人們生活環境以及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公共衛生管理是衛生監督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提升公共衛生管理質量,不但能夠促進人們身體健康,同時還能夠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發展。衛生監督工作主要是保護我國人民身體健康的一項重要工作,長此以往,一直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但是當前,因為存在各種食品安全隱患,生活飲水衛生等問題的影響,導致人們對衛生監督工作的信任感下降,因此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管理工作的發展十分重要,其工作質量直接關系著人們的生活健康水平。
1 我國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發展現狀
1.1 預防醫學發展現狀
預防醫學的主要內容有流行病學、食品衛生、社會醫學、環境健康和健康教育等多個組成部分[1]。當前,鄉鎮衛生院缺乏專業人才,技術能力比較弱,機械設備比較陳舊。這些因素的存在,對鄉鎮預防醫學的發展帶來嚴重影響。當前,流行病范疇中包括慢性非傳染病的控制和健康等方面的科學,這促使流行病學理論以及相應研究方法更加成熟。當前,流行病學逐漸成為預防醫學中的基礎性學科和現代醫學的骨干學科,能夠被稱之為“公共衛生之母”。在19世紀末期,我國特有的中醫理論結合國外的營養學,兩者相互融合成立了當前中國的營養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世界上不同國家世界的營養學家開始對微觀營養學理論進行研究,隨著對這些內容的深入研究,當下已經達到了亞細胞水平,隨著營養學方面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人們會更加關注營養學對預防醫學的重要性[2]。
1.2 公共衛生管理現狀
我國經歷了非典疫情之后,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管理工作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并且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黨和政府也對預防醫學以及公共衛生管理提高了重視力度,進一步提高了對預防醫學以及公共衛生管理的要求。新時期背景下,我國公共衛生管理獲得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當下人們對公共衛生方面的內容缺乏重視力度,還沒有意識到公共衛生的重要性。一些鄉鎮衛生應急法制體制等不夠完善,在衛生應急機制的建設上,有待全面加強。同時,相應衛生監督組織結構的管理體系不夠完善,衛生監督的資金投入不斷增加。我國衛生監督人員隊伍相對龐大,但是我國衛生監管能力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升。在我國衛生監督體系還不夠完善,還沒有達到全面發展的境地[3]。但是我國公共衛生建設政策理論研究方面獲得了較大的進展,這一背景下,促使公共衛生發展的方向得到進一步明確,我國開始對公共衛生法制進行大力建設,同時還建立了專門的衛生檢驗檢疫網絡。
2 我國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管理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2.1 預防醫學方面
當前,世界上傳染性疾病依舊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這種情況下,各個國家均積極加大對預防醫學的研究。大幅度進步的社會背景下,傳染病變得越來越多。高科技時代,可能會出現一些傳染性疾病,傳染性疾病的不斷蔓延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當今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社會分工的不同,促使社會競爭持續加劇,其在生活工作壓力的背景下,人們身心承受著較大的壓力,這促使人們精神問題逐漸增多。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快開展有關精神疾病的研究。此外,人口老齡化同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老年人數量不斷增加,怎樣能夠促使老年人不出現較大疾病是當前我國社會醫學所需要研究的問題,而這一問題比較難以解決。
2.2 公共衛生管理方面
在我國,公共衛生沒有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機制,并不存在健全的保障機制,因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不存在穩定的管理機制。在我國所面臨的公共衛生管理方面的挑戰是缺乏相關的人才完成規定工作要求。其主要缺點是當下的公共衛生管理設備十分簡陋,目前難以保障器材數量滿足當地實際需要。此外,缺乏良好的檢驗能力,很難達到當地政府提出的要求。當下,對人們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威脅的因素是重大疾病,而這些重大疾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缺少必要的衛生應急理論和指導體系,我國在公共衛生應急工作方面缺乏必要的衛生應急理論指導體系,我國在公共衛生應急工作方面所投入的研究資金不足,從而導致衛生應急監督評估體系不夠完善,在比較大的程度上對公共衛生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帶來影響[4]。此外,當前我國衛生監督的任務不斷變化,這就促使一些公共衛生管理方面缺乏嚴格的界限。公共衛生管理部門需要將公共衛生標準進行定位,使其形成一個相對舒適的健康保護水平。這也是我國人民當前面臨的重大挑戰,在我國,經費短缺促使公共衛生管理水平相對滯后,在對公共衛生標準進行制定,過程較長。要多個部門之間進行緊密聯系,從而高效完成公共衛生管理策略的制定。
3 提高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管理策略和發展
3.1 建立健全的實驗室管理制度
實驗室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加上學生的流動性以及試驗環節的復雜性,促使實驗室管理相關制度建設顯得十分重要。以往實驗室雖然制定了詳細的細則,但是存在較多規則均流于形式,和實驗室實際指導工作不同,不僅難以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還有可能會降低工作效率。當下,結合該院實際情況,摒棄一些比較陳舊的實驗室管理觀念,從本質上對實驗室管理制度進行進一步健全。例如以往實驗室技術人員僅參與本科教學準備工作,很少參加實驗室教學工作,當下實驗室相關技術人員和專任教師相同,主要擔任試驗課程教學工作。這種情況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實驗室使用效率,并且提升實驗室技術人員積極性,有效為教學以及科研提供服務。
3.2 提升技術人員綜合素養
預防醫學實驗室的主要作用是對科研人員的培養,近幾年,學員對于實驗室的建設而言,逐漸提高重視力度,針對一些新進試驗人員而言,可以實施目標責任制,也就是人員從上崗開始,就簽訂一系列的合同,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對專業人員的學習和積累,進一步提升試驗人員的責任心。與此同時,學院可以結合實驗人員所承擔的試驗課程,組織人員參與技術培訓,提高人員技術水平[5]。
3.3 順應社會發展
提升公共衛生管理水平,需要順應當前社會的發展,相應衛生監督管理工作中,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公共衛生管理主要是以人民健康作為導向的一種管理模式,這一管理模式不但能夠促使衛生監督工作獲得有效監督,同時還能夠促使衛生監督工作逐漸朝著人民健康導向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公共衛生管理工作中,要遵循目的性原則和可接受性原則,要求相關人員資源參與到公共衛生管理工作中去,從這些原則當中,對自身不足之處進行科學總結,進一步明確監督目標,也就是對管理和監督對象進行整改。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出公共衛生管理的可接受性原則,進一步促使衛生監督監管對象能夠自愿接受這一科學合理的形式。從利己出發,促使工作效果得到最大化發揮,充分順應整個社會的發展。
3.4 預防醫學促進公共衛生管理全面發展
具體衛生監督工作要想得到持續性發展,相關執法人員需要對相應專業知識進行不斷學習,從而促使其自身專業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相關執法人員專業素質得到提升,進而促使衛生監督工作更加科學和合理,構建一支高水平執法隊伍,這對于衛生監督工作的發展而言,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需對自身做出客觀性改變,公共衛生管理在衛生監督工作的發展中,能夠為公眾提供更多的實惠,進一步增強衛生監督工作可持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早期發展以“物”為核心的傾向,從而促使衛生監督工作成為以“人”作為中心的發展模式,充分挖掘并進一步擴大衛生監督機構能力和潛力,這就為衛生監督工作為社會創造出健康、安全、和諧的良好環境。站在衛生監督管理角度進行分析,實現理想標準以及人人享有基本保健服務目標,進一步促進社會以及衛生監督工作的統一發展[6]。
4 結語
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管理工作能夠增進我國國民健康,其屬于我國國民健康的基本保障,利用多種有利資源,對各種技術進行整合和創新,從而促進人們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周婷,吳磊,朱長才,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管理體系構建[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2):277-280.
[2] 羅小峰,張莉,羅斌,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實驗隊伍建設與管理探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5,13(1):189-190,193.
[3] 魏芳.新公共衛生形勢下預防醫學課程內容與教學管理改革分析[J].右江醫學,2014,42(6):743-744.
[4] 姜凡曉,職心樂,劉歡,等.預防醫學教學體系下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課程的設置[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17):95-96.
[5] 王曉燕,雷毅雄.PBL與LBL教學法在預防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比較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5):699-700,661.
[6] 晏姣.淺談我國醫療公共衛生管理的模式及改革[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2):34-35.
(收稿日期:2018-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