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京 成雪飛 田紅
[摘要] 該文僅對醫院CT診斷與技術質量管理作出分析,以期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并研究如何獲取高質量的CT圖像、如何養護和利用機器,以滿足臨床使用的具體要求,盡可能好地服務于臨床。
[關鍵詞] CT診斷;技術質量管理;診斷準確率
[中圖分類號] R19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a)-0009-03
[Abstract] This paper only analyzes the CT diagnosis and technical quality management of hospita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level of the staff, and how to obtain high-quality CT images, how to maintain and use the machine to meet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clinical use, as good as possible to serve the clinic.
[Key words] CT diagnosis; Technical quality management; Diagnostic accuracy
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發展,醫療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如今,在醫院里普遍應用著一些較為重要的醫療設備,CT就是其中之一,利用CT能夠使臨床醫師能夠更加直觀和簡便地對疾病進行診斷[1-2]。
1 臨床資料
該文主要研究CT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分析,其主要問題包括:①利用率低,一部分醫院普遍存在設備購置過多的現象,不管是出于利益還是攀比的心理,這都導致了資源的浪費,還增加了醫院不必要投入的過多。②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缺乏對CT設備的養護與維修,這樣就影響了機器的正常使用,對患者的治療不利。③在醫院里缺乏相關的專業人士,使得相關醫師對CT機的使用不熟練,導致有的醫師只會看圖但并不會操作機器,因此不能正確使用CT設備,從而導致了資源的浪費[3]。
所以要結合以上問題對其作出具體的優化和改進,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營造良好的醫德醫風,解決目前存在的CT設備購置過多的現象,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4]。相關技術人員在操作機器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閱讀醫師所開的單子,已確認檢查所需要的正確體位;并且要在檢查前對患者進行提醒,避免患者所攜帶的首飾以及其他物件對機器造成不必要的損壞,并且提醒患者穿戴鞋套進入CT室;若有胸部檢查的患者,為避免造影不準確,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呼吸訓練,并且還要結合患者的心電圖,注意其心律,結合各因素決定是否進行冠脈造影。還要定期對CT設備進行維修和養護,為了延長設備的使用時間,在使用時要設置合適的發熱電壓、頻率以及合適的溫度和濕度。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的要求進行使用和操作,盡量避免因操作失誤對機器造成的人為損壞,并且要對CT及所處的外部環境也就是CT室進行清理,使CT機處于一個干凈的環境中。要定期進行影像圖片質量評比,檢查工作中是否存在漏診和誤診的情況,還要結合此項工作來對醫務人員的工作態度進行評價,及時批評和糾正工作態度不好的工作人員[5-6]。還要對存在問題的影像圖片進行及時的處理,檢查問題來源,人員問題及時改正,機器設備問題及時進行維修和調校,以避免其影響醫師對患者病情的診斷。要對CT室的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規范他們的操作流程,加強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這樣才能確保診斷的正確性并避免失誤,在操作設備時,為了確保影響的質量不受影響,應該要控制好掃描的層數以及掃描時間,并盡量避免重復掃描。總而言之,在CT設備的使用過程中應該要控制好每一個細節,規避可能出現的干擾[6]。
2 結果
為了加強對CT的診斷技術質量進行控制并加強CT機的使用質量和維修護理,要對以上發現的問題以及其他一些不利因素進行改善并加以解決。并且還需要對技術人員的實際操作進行規范,以確保CT成像質量,為后續臨床治療提供便利。
3 討論
在經濟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醫療技術得到的很大的發展,隨之而來的便是新型的先進醫療設備的誕生,如今,各大醫院都引進了很多先進的醫療設備,他們極大方便了臨床醫師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其中CT機就是不可或缺的一員。目前在臨床使用當中普遍存在CT機利用率低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醫院的管理人員自身的利益或者攀比,導致相關設備過度購置,這就造成設備閑置以及資金浪費[7-8]。并且在日常使用中還發現醫生的操作水平有限,不能夠對CT機進行正確的操作,致使CT機的很多功能不能發揮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醫師的治療質量。還有就是在醫院購置機器的時候就沒有對機器進行相關的驗收,導致機器可能在購置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一些小問題。并且醫院缺乏對設備的日常養護,一些CT機本身出現故障,這樣就會影響醫生對患者病情被判斷[9]。此外,醫院自身缺乏相關的技術人員,對機器的養護和使用存在漏洞,這樣就會影響CT設備的成像質量,從而影響醫生的診斷,這樣會對患者造成極不利的影響,后果嚴重。
其次就需要對以上問題進行解決,包括醫生的工作作風以及購置過多造成的設備閑置、資金浪費;并且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影像學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僅要求他們對影像學知識以及臨床醫學有所了解,還要求他們能夠熟練掌握CT機的操作方法以及一些相關的設備知識,以避免在后期使用過程中出現操作失誤,也避免因機器損壞造成的資金損失。還要聘請相關的技術人員對CT室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提高他們的相關專業知識,以便在后期更好地使用設備,并且要定期對CT機進行維修和養護,并按使用說明調教好適宜使用的溫度、濕度以及電壓等各項數據[10]。這樣才能保證CT機的正常使用。并且在使用過程中還要對患者進行提醒,避免弄臟CT室,還要要求患者在進行檢查之前提前拿掉隨身物品,避免在檢查過程中對設備造成損壞以及造成成像不準確的現象,避免影響醫生對患者病情的診斷。還要對成像進行評定,總結相關人員是否存在失誤,以及工作態度是否端正,這樣才能及時進行修正,以避免因為機器使用以及人員本身的各項因素對病情的錯誤判斷。要在使用后及時對設備進行維護,以保證設備的正常使用不受影響[11-12]。最后具體說一下影響CT質量的兩個重要因素,即CT機的操作規范以及如何控制CT使用過程中的成像質量。
①操作過程的規范。在使用CT機之前一定要將所有準備工作仔細地做好,然后技術人員在確保各項操作指令均準確無誤之后,即可確定掃描的條件并且開始掃描。并且在確定掃描條件的時候必須要保證最后出來的成像質量,在進行掃描的時候要根據具體的情況確定實際要使用的掃描方式,一般分為目標掃描、延時掃描、薄層掃描以及重疊掃描等,需要有選擇性地進行使用,并且要盡量減少出現重復掃描的情況。為了延緩CT機的使用壽命,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應該要將球管的熱容量減少,并且一定要禁止機器剛剛啟動就停機的現象發生。在進行增強掃描的時候,為了確保增強的效果圖成像質量最佳,需要在操作中把握好延遲的時間,尤其不能夠將造影劑滴落在自身、患者以及機器設備上,在掃描過程中要選好需要掃描的層面。另外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確保供電的穩定,要是出現供電不穩定的現象或者是停電,為了避免出現患者在檢查當中突然停電,電工需要及時通知影像科,以提前做好準備,避免球管因停電可能造成的燒壞等,避免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②CT 影像的質量。要想打出質量優異的圖像,就必須具有以下特點:密度需要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并且還要具有鮮明的銳利度,對比度也應該良好盡量減少出現斑點,并且要在確切反映出人體組織結構的同時盡量保持最低的輻射劑量,這樣才能更好地便于臨床醫師進行診斷。在打片時,為了不破壞圖像解剖層面的連續性以及圖像的整體性,需要將窗寬以及窗位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并按照解剖的順序進行病變部位或者受檢部位的成像操作。在對外傷患者以及腫瘤病變懷疑有骨質的破壞進行檢查時,需要加用骨窗,若是檢查的部位存在占位,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測量病灶的大小和CT值,盡量避免多次檢查,因為多次檢查可能會引起患者不滿并且增加不必要的費用。為了便于醫師閱片及做出相應的診斷,需要在檢查占位病灶的時候,將該部位病灶層放大,多打幾張。若是有頭顱的病變,比如腦出血,需要檢查出血量,則需要在螺旋掃描后將圖像盡量的減薄,以便于后續進行的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積顯示等圖像操作,盡可能地為臨床治療提供便利,方便醫師治療并且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4 結語
在臨床應用當中,及時對CT機存在的各項問題進行解決不僅能夠提高CT診斷技術的質量,還能夠提高CT設備的使用壽命,從而促進臨床醫學影像診斷學的發展,并為臨床醫師帶來更大的便利。因此,該文的重點即是為了提高相關技術的應用質量,更好地使患者康復,并且使臨床醫學因為CT機的加入而發展得更好。
[參考文獻]
[1] 彭雨彬.醫院CT診斷與技術質量管理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23(13):130-132.
[2] 蔣凱峰.醫院CT診斷與技術質量管理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3(18):18-19.
[3] 劉士遠,于紅.CT低劑量掃描的研究和應用現狀[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3,47(4):295-300.
[4] 高劍波,郭華,張永高.實用臨床反射和CT影像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3:212.
[5] 張小樂,宋想,田祝娟.貴陽市24臺醫用CT機質量控制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23(13):115-116.
[6] 格日勒滿達呼,張淼,王成國,等.108臺醫用CT機影像質量控制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醫療設備,2013,28(1):58-59.
[7] 徐德武,朱亮真.PET/CT一技術、質量、運行“生優化”建設模式的探討[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3,24(6):227-228.
[8] P Fleckenstein J Tranum-Jensen著影像解剖學[M].福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3.
[9] 寧志光,馬國峰,于遠,等.寬體探測器CT多物質偽影降低技術對CT掃描圖像質量的影響[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7, 51(10):790-793.
[10] 白嬌,鐘慧,劉榮波,等.采用雙源CT虛擬平掃技術代替常規平掃行CT腹膜腔成像的可行性[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7,51(1):33-37.
[11] 王雪桃,柏森,李光俊,等.千伏級CBCT圖像CT值校正及在放療劑量計算中應用[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5(4):457-461.
[12] 李奉祥,李建彬,馬志芳,等.基于3D-CT、4D-CT和錐形束CT定義的非小細胞肺癌內靶區比較[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14,34(2):110-115.
(收稿日期:20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