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巖
[摘要] 目的 探討微課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按照某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護生生產實習分配表作為研究對象,將分配表中的實習護生作為一般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個實習小組,應用傳統教學法為對照組(22例),采用微課教學法為實驗組(20例)。比較兩組實習護生在心血管內科實習效果。結果 微課教學法的實驗組出科考試成績高于傳統教學組的對照組,教學滿意度也高于傳統教學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課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帶教中有利于實習護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提高了護生在心血管內科的適應能力。
[關鍵詞] 微課教學法;臨床護理;心血管內科;實習帶教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a)-0112-02
實習護生在學校完成理論學習后的最后一年,需要到臨床完成8個月的生產實習,通過實習,護生可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臨床實習也是護生由學生到臨床工作者的過度的階段,同時合格的實習考核也是護士執業證注冊的必備條件。護生在實習期間認為心血管內科與普通病房的實習有著不同的學習特點。心血管內科是醫院的一個重要科室,是一個集急、危、重癥患者為一體的科室,其專業性強,突發事件多,且廣泛滲透于各邊緣學科,手術種類多、病情復雜[1-2]。在這種緊急的環境中,護生實習期間壓力大,學習內容不易理解。大多數護生“95”后,他們從小接觸網絡,在信息接收、溝通方式、學習思維等都有別于傳統的護生。新理念、新技術融入到臨床,而微課成為大中院校的新穎教學方法,為學生教與學的發展提供了新方法。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與學的全過程[3]。肖冬玲[4]將微課應用于護理實訓教學中,提高了學生對實訓技能操作的掌握。劉俊香等[5]將微課視頻應用于急救護理技術的教學中,強化了學生的急救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將微課教學模式,應用于心血管內科護理帶教中加以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某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護生生產實習分配表作為研究對象,將分配表中的實習護生作為一般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個實習小組,22例應用傳統教學法為對照組,其中包括2例男學生,20例女學生,本科生12例,專科生8例,中專生2例,平均年齡是(22.1±1.2)歲。20例采用微課教學法為實驗組,4例男學生,16例女學生,本科生8例,專科生,11例,中專生1例,平均年齡是為(20.3±1.4)歲,兩組護理實習護生一般資料對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實習第一天根據護理部實習分配表,由帶教組長將兩組護生從生活區到限制區詳細介紹心血管內科環境、制度、工作要求等工作。
對照組采用心血管內科近年來傳統的教學方式,護理部按照實習人員人數按科室分配實習人員,心血管內科接收到實習學生后,由實習帶教組長將實習學員一對一的分配給帶教教師,帶教教師按照常規實習帶教計劃在實習期間親自教授心血管內科理論及操作。
實驗組采用微課教學法帶教授課學習,其授課方法如下。
①在心血管內科實習帶教計劃的基礎上,組建心血管內科微課教學法帶教組,組長由副主任護師,臨床教學經驗豐富的護士長擔任,組員護師以上的護理骨干組成,微課教學帶教組學習微課教學法的理論,探討微課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應用的實際問題及開展計劃。
②按照心血管內科實習帶教計劃,將心電監測、微量泵使用、除顫技術、搶救藥濃度配比,這幾部分主要內容,通過教學組討論、查閱資料、制作小視頻,每個視頻約6 min。視頻錄制由操作規范,理論講解豐富的主管護師完成,PPT制作由每個組員完成,制作要求簡練生動,字幕清晰。
③建立以心血管內科微課教學命名的騰訊微信群組,心血管內科實習學生都是“95”后,熟悉手機操作,網絡信息接受能力強,將實習護生拉進教學群組,根據教學計劃將制作的視頻分次發送到群里,群主@所有學生,保證學生瀏覽觀看。在工作期間上充分利用與學生面對面的時間來解決問題,課后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微信群里的微課視頻來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
比較對照組22名實習學生和20名實驗組的實習學生的出科成績,制定實習學生出課考試評分標準,對學生實習結束德出科成績分析。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結果顯示實驗組出科考試成績(92.17±1.39)分,較對照組提高明顯(P<0.05)。見表1。
通過對學生的實習成績分析,采用微課教學法實習學生出科成績高于對照組的學生。見表2。
3 討論
心血管內科專業性強,理論操作繁雜,實習護生由于時間的局限性,對心血管內科特殊環境的適應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在最短的時間里讓護生完成臨床實習學習計劃,是帶教教師的職責和目的。微課教學法就是將心血管內科難以理解的知識用短視頻的方法呈現給每一位護生,讓每一位護生快速進入到心血管內科專科學習氛圍中,在學習過程中不再單調,讓實習變得生動有趣,由表2可見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微課教學發有效的提高了實習學生的自學能力且增進了學習興趣。
學生通過反復觀看微視頻,更易于加深理解掌握!這種帶教方法適應了新時代學生的學習思維,達到了信息化素質教育的要求。馮順利等[6]研究也顯示,使用微課教學組的護理專業學生反映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帶教教師在微視頻制作過程中,通過材料整理,規范化操作,提高了專科技術水平,帶動了心血管內科整體業務素質的提高,是一個教、學相長的教學過程。
微課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帶教中也存在著不理想的方面,帶教過程中教師重視心血管內科單一的知識點講授,心血管內科面對整個內科護理學的內容,不利于系統掌握內科護理學的知識連貫性。
綜上所述,心血管內科實習帶教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也沒有統一的教學理論體系,各臨床單位根據科室的特點都各有不同教學模式的開展。臨床護理帶教目的都是一樣的。因此,今后在臨床護理帶教中合理發揮微課優勢,改進微課教學法在帶教過程中的不足,需要臨床護理工作者繼續教育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LSfmark A,Thorell-Ekstrand I.Strengthening and updating supervising staff nurses in educational workshops-an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project[J].Nude Educ Pract,2010,10(5):262-267.
[2] Mc Vicar A,Clancy J, Mayes N.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biosciences in practice,and implications for pre-qualifying education[J].Nurse Educ Today,2010,30(7):615-622.
[3] 胡鐵生,周曉清.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2):5-13.
[4] 肖冬玲.淺析微課在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5):97-98.
[5] 劉俊香,楊柳清,丁洪瓊.“微課”視頻在高職高專《急救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4(33):4557-4558.
[6] 馮順麗,張曉燕.微課在護理高職高專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2015(6):40.
(收稿日期:201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