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茂曉 楊丹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診護士分層管理的規范化培訓措施。方法 選擇該院急診科護理人員56名,比較該院急診護士分層管理的規范化培訓方案前后效果。結果 采用實施分層管理規范化培訓后,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分值、管理分值、文書書寫等方面明顯改善,同時,護理人員對該管理制度的滿意度明顯比實施前高(P<0.05)。結論 對于急診科護理人員采用分層管理規范化培訓能有效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關鍵詞] 急診護士;分層管理;規范化培訓;措施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a)-0114-02
急診科是醫院危重癥患者最集中的科室,其臨床工作難度系數較高,并且涉及的病情多樣化和復雜化,因此要求急診護士應有較高的專業素質以及豐富的操作技術,這就需要護理人員應不斷地充實自己護理知識,不斷積累臨床經驗,而醫院的相關部門也應加大對急診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使人力資源合理劃分,最大化地體現護理人員的價值[1],因此為了研究急診護士分層管理的規范化培訓措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人員選擇為該院急診科護理人員56名,所有護理人員均為女性,人員組成:本科35名,大專20名,中專1名,其中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5名,護師40名,護士9名,年齡最大值為48歲,最低值為22歲,平均年齡值為(28.9±4.1)歲。
1.2 研究方式
該院急診護士分層管理的規范化培訓方案實施時間為2016年3月,因此在2016年之前該院實施的為常規護理管理培訓,分層管理的規范化培訓方案如下。(1)護理人員分層,應對護理人員的職稱、工作時間、臨床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評估,將工作人員進行分層處理,即為高、中、低3個等級,對每一級均有明確的劃分,高級護士應承擔急診護理小組組長,并負責護理人員的培訓以及工作安排。隨后應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培訓,確保臨床工作中有良好的作風,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增加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以及責任意識,對突發事件應做到臨危不亂,對情況進行準確的判斷。(2)培訓內容。根據急診科的情況,制定有效的培訓內容:①理論培訓。領導部門應每個月實施3次理論授課,由科室的高級護理人員進行負責,邀請專家前來授課,其講課的形式應秉持著多樣化的原則,讓護理人員能更直觀地了解內容,其培訓內容包括急診科的護理流程、文書的書寫、風險意識、法律意識以及搶救流程等;②臨床技能培訓。由于急診科需要掌握的臨床操作方式較多,同時也較為復雜,例如呼吸機的使用、急救設備的使用等,因此在培訓的過程中,應采用情景模式的方式進行模擬,提高護理人員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2]。(3)分層培訓:①對于新護士要先實施崗前培訓,培訓時間為4周左右,由醫院的人事科以及護理部門集中培訓,主要為急診科的相關操作、法律法規以及規章流程等,隨后進行急診科的專科培訓,由年資較高、經驗較為豐富的護理人員進行帶教,要求新護士在3個月內熟悉急診科的相關操作;②低年資護士培訓,工作時間在3年以內的為低年資護理人員,應每月對其進行培訓,要求低年資護士應進行病房輪轉學習,包括心內科、ICU等,培訓時間為半年,提高急診搶救能力以及文書的書寫,對其進行不定時考核;③高年資護士培訓,在急診科工作時間超過3年的護理人員則為高年資護士,對其培訓主要為危重癥患者的護理技能、搶救方式以及應急能力,每個月進行1次危重癥患者的討論,對本月的差錯事件進行分析,同時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案,另外,高年資的護士還應對低年資護士進行監督和指導,相關領導應每年安排2名高年資護士進行外出學習[3]。
1.3 觀察范圍
分析護理人員在實施分層管理規范化培訓前后工作質量,同時了解護理人員對該方式的滿意度。
工作質量采用該院自擬的考核表格進行分析,分數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工作質量越好。
1.4 統計方法
利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則為(x±s)的,利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①分析護理人員在實施分層管理規范化培訓前后的護理質量,在表1中能看出,采用實施分層管理規范化培訓后,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分值、管理分值、文書書寫等方面對比實施前明顯改善(P<0.05)。見表1。
②比較實施分層管理規范化培訓前后,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實施后,護理人員對該管理制度的滿意度明顯比實施前高(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各種危重癥疾病的發生率增高,急診工作量也不斷增加,有大量的護理人員進入急診工作中,使其隊伍出現年輕化,新參加工作的護理人員其臨床經驗較少,對于急診科的患者很容易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理,增加了醫院護理風險,同時在醫療改革以及農村合作醫療的不斷改進,急診科接觸的患者較為雜亂,大部分患者的文化水平較低,同時急診科本身接治的就是危重癥患者,因此其科室的流動性較大,另外,急診科的工作較為繁忙,工作人員相對不足,在臨床分配中出現不合理現象,造成護理人員不能發揮其最大的優勢,上述情況均給急診科護士分層培訓帶來了挑戰[4]。
而急診護士的工作能力是保證急癥工作順利的關鍵所在,因此應對急診科護士進行相關的培訓,而分層管理規范化培訓是根據護士的情況進行分層管理,讓培訓計劃針對性更強、更實際,能讓新護士盡快地適應急診科工作,讓低年資護士能更快的成長,讓高年資護士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通過層級管理規范化培訓,不斷地進行培訓、考核以及相互督促,為急診科護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不同等級的護士均積極進取,對工作中出現的失誤進行不斷改進,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進而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明確護理人員的自身目標,既能保證急診科患者的護理質量,還能確保團隊的合作力,同時還能明確工作責任化,確保臨床護理措施的規范化以及完整化,由于每個護理人員的學歷、工作經驗有一定的差異,因此采用分層管理培訓,根據護理人員的具體情況實施培訓,充分調動每個護理人員的積極性[5]。
在該次研究中,建立分層管理規范化培訓措施能打破傳統培訓的盲目性以及隨意性,提高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并且按照護士情況進行分層培訓,能有效保證培訓的質量,能激發不同層次護士的潛能,有利于護士的發展,提升整體的護理隊伍,增加護士對工作的信心,在日常工作中能做到有條不紊。同時采用該培訓方式,根據考核的結果對護理人員進行崗位安排,能明確急診科是護理人員的發展方向[6]。
在該次研究結果中也不難看出,采用實施分層管理規范化培訓后,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分值、管理分值、文書書寫等方面明顯改善,同時,護理人員對該管理制度的滿意度明顯比實施前高(P<0.05),進一步說明,對于急診科護理人員采用分層管理規范化培訓能有效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提升護理人員的個人素養,將護理風險事件方式率降至最低,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力麗.基于急診護士分層管理的規范化培訓方式方法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A3):20342-20343.
[2] 羅珊,張沁蓮,董金彥.基于急診護士分層管理的規范化培訓方式方法探討[J].當代護士,2016,24(1上旬刊):169-171.
[3] 南金梅,陳芙蓉.分層培訓在急診科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5):90-92.
[4] 邵芳,徐煥暢,陳安琪.責任制分層管理對急診觀察室護理效率及護理糾紛的改善作用分析[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4):160-162.
[5] 潘桂瓊.分層級規范化培訓對提高急診科護士急救能力的影響[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5,13(3):321-323.
[6] 張培.淺談護士規范化分層培訓在急診科的應用及體會[J].心理醫生,2016,22(35):288-289.
(收稿日期:20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