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周成超
[摘要] 在農村學校的運行過程中,學校的公共衛生狀況是影響學生健康的關鍵因素。為了對農村學校公共衛生狀況進行分析,該研究將采用分層隨機的抽樣方法,對學校的公共衛生狀況進行調查,通過調查結果掌握該地區農村學校的衛生狀況,并將其與城鎮學校的公共衛生狀況進行對比,找出其中存在的差距。對比結果顯示,農村學校存在衛生設施、健康教育以及衛生管理等方面均與城鎮學校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采取針對性的對策進行全面的改善。
[關鍵詞] 農村學校;公共衛生;對策;學生;健康
[中圖分類號] R1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a)-0137-02
在學生在校學習的過程中,學校對于他們的健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學校只有不斷提高公共衛生水平,才能保證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近年來,許多地區出現過學生集體食物中毒的現象,在社會上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響,暴露了這些地區在學校公共衛生安全監管方面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尤其是在農村地區,由于經濟水平落后,學校的公共衛生狀況相較于城鎮地區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我們需要對農村學校公共衛生狀況進行調查與分析,研究改善農村學校公共衛生狀況的具體對策。
1 調查對象及內容
在該次調查中,將某地區的中小學作為樣本學校,對學校的衛生設施、衛生管理人員、健康教育、衛生管理以及相應的應急機制等內容進行全面的調查,旨在了解并掌握該地區農村學校公共衛生狀況,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針對性的改善對策。
2 調查方法
采用了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將整個地區按照經濟水平劃分為3個不同的層次,對每層的城鎮與農村的學校分別進行抽樣。在對樣本學校的公共衛生狀況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組成調查小組,對學校進行現場調查,并組織學校的領導進行訪談,收集他們對學校衛生工作的看法與建議。在完成調查工作后,對調查結果進行編碼,并輸入計算機,使用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
3 調查結果分析
3.1 建筑與設施衛生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學校的建筑與設施衛生狀況與城鎮學校存在明顯的差距,并且不同層次的農村學校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嚴重的不均衡現象。其中超過20%的農村學校采用深坑排便的方式,并且有超過40%的農村學校沒有配備流動水洗手設施。與此同時,農村與城鎮學校在宿舍公共洗浴以及和風扇等設施的配備方面同樣存在較大的差距。
3.2 應用水衛生狀況
在大部分的農村學校中,有近一半的學校的飲用水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現象,而城鎮學校的應用水均不存在污染現象。
3.3 食堂衛生狀況
在食堂衛生狀況方面,只有一小部分的農村學校配備了防蠅設施、保潔設施、冷藏設備以及餐具消毒等設施,而城鎮學校的食堂配備這些設施的數量相對較多。
3.4 健康教育的開展
在健康教育的開展方面,所有農村學校均沒有在教學過程中開設健康教育相關課程,而城鎮學校大部分在教學過程中開設健康教育相關課程。
3.5 衛生管理工作的開展
調查結果中顯示,農村學校的衛生管理工作水平明顯低于城鎮學校。
4 農村學校公共衛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本次農村學校公共衛生狀況調查,我們可以發現,農村學校公共衛生工作中存在的以下幾方面問題:
4.1 相關領導重視程度不足
在學校的辦學過程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學校領導經常會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對學生身體健康的關注,大部分學校領導沒有意識到學校公共衛生工作對學校的重要性,沒有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1]。因此,大多數的農村學校在公共衛生工作的領導設置、管理制度以及應急措施等方面均與城鎮學校存在較大的差距,一些與公共衛生相關的制度更是形同虛設,導致學校在公共衛生工作中不能嚴格的把關,無法對可能發生的衛生事件提出及時有效應對措施。
4.2 農村學校衛生設施配備差異較大
與城鎮學校相比,農村學校的衛生設施配備存在較大的差距,并且不同農村學校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這些學校的指標變異度要高于城鎮學校[2]。例如,農村學校的宿舍內和少配備排風設施以及洗浴設施,雖然配備有水沖式廁所,但沖洗的次數會受到用水的限制,并且仍然有一些學校采用的是深坑排便的廁所,并且沒有配備流動水洗手設施。這些現象均不利于農村學校公共衛生工作的開展。
4.3 農村學校環境衛生狀況堪憂
在農村學校中,一些學校的衛生狀況不佳,由于經費有限,沒有對垃圾進行妥善的處理。與此同時,一些學校的應用水源仍然是以井水為主,并且井水沒有通過衛生監管部門的檢驗,無法滿足衛生要求,可能存在傳播疾病的風險。
4.4 學校食品安全存在較大的隱患
在農村學校中,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食堂的規劃布局存在不合理現象,沒有進行功能分區,一些學校的食堂與廁所之間的距離很近。②食堂衛生防護設施不完善,沒有配備防蚊蠅以及防塵等設施。③沒有針對公用的食品容器以及餐具的消毒措施。④食堂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不明確,有近一半的工作人員沒有健康證明[3]。因此,農村學校食品安全存在較大的隱患,學生長期在這樣的食堂里用餐,可能會發生公共衛生事件。
4.5 衛生機構人員無法滿足公共衛生工作要求
在大部分的農村學校中,由于衛生機構人員的數量有限,一般不會設置衛生保健室,并且存在專業衛生技術人員欠缺的情況[4]。這種情況與城鎮學校存在較大的差異,并且無法滿足公共衛生工作的相關要求。
4.6 農村學校的健康教育薄弱
在農村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基本沒有安排與健康教育相關的課程,導致農村學校的健康教育薄弱十分薄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學校的領導沒有認識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沒有對健康教育課程引起足夠的重視。與此同時,目前沒有與健康教育相關的規范化的教材以及與其配套的教學制度,導致學校對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
4.7 沒有完善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
在大部分的農村學校中,學校領導沒有掌握公共衛生事件的真正含義,在學校公共衛生管理工作中沒有針對可能發生的公共衛生事件制定相應的應急機制,并且對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意識較差,一旦有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就會導致嚴重的后果。
5 改善農村學校公共衛生狀況的對策
5.1 增強領導對公共衛生工作的認識
針對農村學校公共衛生狀況較差的情況,教育主管部門應組織各級領導參加《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學習,并針對學校公共衛生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計劃以及檢查方案,使各級領導對相關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促進農村學校公共衛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5.2 改善學校的衛生設施配備情況
教育部門在對學校進行經費預算時,需要對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根據學校的需求適當的增加經費投入,使用這些經費改善學校的衛生設施配備情況。例如,建設無害化廁所,對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提高飲用水的清潔程度,通過這些措施來改善學校的公共衛生狀況。
5.3 提高學校公共衛生工作的法制化程度
衛生監督部門應對農村學校的公共衛生工作進行嚴格的監督,確保學校在工作中嚴格執行《學校集體用餐管理監督辦法》以及《食品衛生法》等相關的法規與制度,提高學校公共衛生工作的法制化程度,防止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5]。
5.4 建立健全的公共衛生工作人事制度
學校上級部門應為農村學校建立健全公共衛生工作人事制度,為這項工作設置專門的崗位與人員,并定期對該崗位的工作人員進行考核,并隨時對其進行繼續教育,保證學校公共衛生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能夠滿足更高的工作需求。
5.5 加強農村學校的健康教育工作
為了加強農村學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門應要求農村學校必須在課程中加入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保證將健康教育有課時、有教材、有教師、有教案、有考核。與此同時,教育部門應安排與健康教育相關的人員及教師統一編寫健康教育課程中需要使用的教材,確保學校開展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有可以使用教材。此外,還要在健康教育方面增大師資投入,為健康教育課程打造更加專業的教師團隊。
5.6 對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制度進行完善
在農村學校公共衛生工作中,學校領導應重視對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與處理工作,針對可能發生的公共衛生事件制定相應的應急制度,確保公共衛生事件在發生時能夠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與此同時,教育部門應統一制定各項突發事件的管理條例,并將學校的突發事件應急機制作為對學校公共衛生工作進行考核的重要指標,避免公共衛生事件造成嚴重的后果。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學校的辦學過程中,公共衛生工作是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們必須充分重視農村學校公共衛生工作,不斷提高村學校公共衛生工作水平。針對目前農村學校公共衛生中存在的問題,必須采取針對性的改善措施,做好農村學校公共衛生工作。
[參考文獻]
[1] 楊建文,甄世祺.學校衛生存在問題的現狀分析和建議[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4(5):621-624.
[2] 余紅,邱愛明,張藝玲,等.廈門市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管理現狀[J].中國學校衛生,2015(11):1734-1736.
[3] 陳茜,董曉春,茍錦博,等.天津市2006—2013年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病學分析[J].天津醫藥,2015,43(5):548-551.
[4] 楊秀敏.滄州市運河區大中專院校及中小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現狀[J].職業與健康,2013,29(16):2084-2086.
[5] 楊建文.從法治建設內涵探討學校衛生立法的緊迫性和重要性[J].中國學校衛生,2014,35(12):1764-1766.
(收稿日期:201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