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芝敏
[摘要] 目的 探討經社區綜合干預后社區人群血壓水平以及高血壓相關知信行狀況的改善情況。方法 采用分層多階段的隨機抽取方式分別在干預前、后對該社區常住居民進行三次入戶調查,居民年齡分布在15~69歲,對該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血壓水平、行為危險因素等進行調查研究。結果 經方差分析,在消除年齡因素的影響后,不同年度的收縮壓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趨勢χ2檢驗,參與調查的居民吸煙、飲酒率均有明顯下降,被動吸煙率也有了顯著改善(P<0.05)。結論 該社區人群的健康狀況以及高血壓相關知信行狀況有所改善,針對該群體的高血壓綜合干預措施是切實可行且已初顯成效的。
[關鍵詞] 高血壓;干預;評價;社區居民;慢性病綜合防治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a)-014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rovement of blood pressure levels and the status of knowledge related to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population after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Methods A stratified multi-stage randomized method was used to conduct three household surveys of residents in the commun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age of the residents was between 15 and 69 years old.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blood pressure and behavior, risk factors, etc. are investigated. Results After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 difference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evels in different year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trend χ2 test, the smoking and drinking rates, passive smoking rate of resi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survey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P<0.05). Conclusion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status of knowledge related to hypertension have improved.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hypertension in this group are feasible and have achieved initial success.
[Key words] Hypertension;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Residents;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目前,隨著人類疾病譜和死因譜的顯著改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逐漸成為困擾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調查顯示慢病已經成為全球致死、致殘的、首要原因[1]。濟寧市任城區疾控中心于2012年底設立了城市社區慢性病綜合防治試點,城市社區慢性病綜合防治試點以社區為基礎、以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為主要手段不斷深入開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探索城市社區人群慢性病綜合防治工作機制[2]。任城區疾控中心指導支持眾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其服務的4個居民社區中開展了大量的以高血壓為主的慢病綜合防治為目的、以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為主要手段的社區干預活動。自城市社區慢性病綜合防治試點建立以來,調查研究人員共進行了3次入戶問卷調查,對近五年的高血壓干預效果進行評價。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濟寧市任城區眾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城市社區慢病綜合防治試點單位)、服務的牛市、益民、夢園、洸河社區等4個居民社區內的15~69歲常住居民。
1.2 方法
對調查對象采用分層多階段隨機抽取。以全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問卷(2012版)為基礎,根據研究目的加以補充和完善,內容包括身體基本狀況、行為方式、是否定期檢測血壓、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情況等。經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培訓考核合格的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對參與調查的人群進行入戶面對面調查并簽字確認,當天收回全部問卷,最后由區疾控中心復核員審核。
1.3 有關指標定義
高血壓:舒張壓≥90 mmHg或收縮壓≥140 mmHg或近兩周有服用降壓藥物。吸煙:每天至少吸一支煙,連續或累積6個月或以上(≥20歲)。被動吸煙:被動吸入煙霧15 min/d。戒煙:已至少連續2年未出現吸煙的情況。飲酒:無論哪種酒類,每周飲一次或以上者。鍛煉:進行規律性的以鍛煉身體為目的的各項活動,且超過20 min/次。
1.4 統計方法
對相關數據利用SAS統計軟件進行一般描述統計,計量資料(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該研究分別于2013年11月、2016年10月和2018年3月三個時段對目標社區的樣本人群采用隨機抽取的方式進行了3次入戶問卷調查,3次調查的對象人數分別為732人、848人和814人。不同年度3次調查人群經χ2檢驗年齡構成(χ2=2.23,P=0.33)、性別構成(χ2=8.97,P=0.7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年度血壓水平及高血壓患病率比較
3次入戶調查及調整年齡因素影響進行協方差分析,按α=0.05檢驗水準,不同年度收縮壓水平差異(F=9.44,P<0.01)有統計學意義(P<0.05),舒張壓水平差異(F=2.07,P=0.126)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3次調查目標社區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經Pearson χ2檢驗(χ2=1.64,P=0.44),結果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調查人群生活方式及不良行為暴露情況
經Cochran-Armitage趨勢χ2檢驗,均有P<0.05見表2。即進過干預,目標人群戒煙率和體育鍛煉率明顯上升;而飲酒、吸和被動吸煙的概率有了顯著的下降。
3 討論
結果表明,經過長達五年的綜合干預,目標社區的樣本人群經高血壓檢測,發現收縮壓整體呈下降趨勢,干預對象的戒煙率明顯提高,同時體育鍛煉率得到了顯著提升。另一方面,經過干預,樣本人群的吸煙、飲酒以及被動吸煙的概率均有了顯著的改善現象,人群關于高血壓的知信行情況也有了顯著的提升[3]。這說明,濟寧市社區慢病綜合防治試點建立以來,針對該目標人群采取的健康干預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同時暴露了一部分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在進入2018年的調查時,目標人群仍有高達54.1%的對高血壓診斷標準不清楚,有25.7%的人不知道如何控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另有約20%的高血壓患者未按時進行服藥等,另一方面,參與調查的對象飲酒、吸煙及被動吸煙率仍然位于一個較高的水平。慢病防治的一個主要策略,就是在社區以健康促進為手段開展慢病綜合防治[4],對以高血壓患者為主的慢病群體進行控制與社區綜合防治,同時動員組織全社區人群積極參與[5],鑒于此,該市今后的工作重點仍然是針對重點人群以及重點危險因素采取進一步強化干預,在實施的過程中注意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采取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辦法,并對結果及時評估,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干預措施,達到理想的效果。另外,對于實施探索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及人才短缺、缺乏政策支持、社區人群導致的配合度不高等諸多困難,我們要積極面對,采取針對性的解決辦法。今后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將針對不同層次人群,分別采取不同形式的干預方式,以有限的資源爭取最好的干預效果。對于慢病的防治來說,只有整體綜合預防才能達到最優效果[3]。
[參考文獻]
[1] 姚崇華.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教育策略[J].中國全科醫學, 2016,8(6):613-614.
[2] Nishtar S,Bile KM,Ahmed A,et al.Integrated population-based surveillance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the Parkistan model[J].Am J Prev Med,2005 Dec;29(5 supll1):102-106.
[3] 李立明,呂筠.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與控制策略新進展[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11(3):97.
[4] 田慶豐,崔留欣,韓萍,老年人慢性病的社區醫療保健需求研究[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5,27(11):112.
[5] 施學忠,李穎炎,郗林.河南省城鄉居民健康狀況調查與衛生服務對策[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8(3):380.
(收稿日期:20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