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專業角度來說,一般將馬上步入電視攝影工作的人,稱他們為準電視攝影師,而從事電視攝像的人大部分都是剛從高校畢業的學生。我國近幾年來發展迅速,電視事業也在迅猛發展。所以對于電視攝影人員的需求量很高,并且有增長的趨勢,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我國的一些相關高校均在開設此課程。我們針對如何成為一名準電視攝影師,重點來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而全文中我們就把即將畢業并從事電影攝像崗位的大學生們稱為準電視攝影師。
【關鍵詞】高校;準電視攝像師;培養
一、高校的培訓方法和策略
由于電視攝影課程只是高校培養專業攝影人才的眾多課程之中的一門課程,因此學生很難做到精修。到了畢業的時候,多數學生都是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而且只有極少數學生從事電影攝像工作,因此,這種情況下高校對于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并不到位。教學當中并沒有根據他們的專業特點而進行著電視攝像課程培養,使得學生專業素質并不突出,不能夠找到心儀的工作。筆者認為,在開展準電視攝像師培訓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問題,從而能夠使電視攝影專業更好地發展,為國家培養出相關的專業人才。
(一)提高政治覺悟,提升個人素養
作為一名電視攝像師,平時從事的電視攝像工作是我們黨和人民群眾眼睛和耳朵,不僅向外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同時也是國家了解外部世界的一個窗口。這就要求相關專業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嚴守紀律,做一個正直的人。在如今混亂的網絡時代,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念,由于電視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與很強的直觀性,國家對于電視攝像師的職業道德方面以及思想政治覺悟方面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在高校的培養過程當中,相關專業的大學教授和人員要深刻認識到對學生加強思想道德,政治課的教學十分重要,使學生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質,積極進行政治理論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高校在設計這方面的課程時,除了要加強政治理論的講授之外,還應加入一些道德與法治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學生的思想理論水平和政治覺悟。
(二)重視實際操作訓練,突出動手能力培養
教育應將教育實踐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幫助學生們增強感性認知,不僅要鞏固課本的知識,還要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這樣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非常有利。這些理論知識用在電視攝像的專業學習當中也非常合適,電視攝影的實踐操作性很強,需要學生不斷地進行實踐練習,積累經驗。
(三)電視攝像教學的有效方法
總結起來為精講加三個多,所謂精講就是在日常講課的過程中精細地講解知識,使學生對于課本上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僅要熟練的掌握基礎知識,還要把稍微深一些的知識理解透,掌握熟。這里課本上的理論基礎知識,不僅包括概念理論學習,還有對于電視攝像機的基本操作學習。可想而知,如果一個電視攝像師不會進行電視攝像操作,那他就很難拍出畫質良好的作品,三個多即是針對電視攝像的理論知識和課本知識內容多,而且又比較復雜來說的,教師必須要將每一個串聯的知識點聯系起來,總結歸納并加以區分和整理,這樣學生學起來更有條理性,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多當中重點是多字,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多練習,二是多欣賞,三是多討論。多練習即是對于專業課學完每一章或每一節都要進行相關的練習以鞏固所學知識。例如以單元為單位,教師可以在自己擬定的情景下,安排學生進行攝像工作,給他們制定一個主題,這樣通過每單元的練習,讓學生不斷地增強自己對于電視攝像工具的熟練程度和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尋找優秀的作品展示給學生,供學生欣賞,并根據優秀作品進行講解與對比,不斷找出學生與優秀攝像師之間的差距,在學習當中提高自己,也可以舉一反三提高自己的攝像水平。多討論指的是讓學生在互相觀看的過程中進行組織交流,通過大家一起評講內容,使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學習借鑒提高自己的水平。
二、強化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創新創作能力
發展離不開創新。電視攝影工作本身就是對一種藝術的不斷創作的過程,需要創新的精神和創新能力,在培養學生專業水平的過程當中強化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對于學生以后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有重大意義。
三、總結
高校在不斷重視對于準電視攝影師的培養,一定會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合格的電視攝影師,進而加快我國電視事業的發展,為整個社會高效而和諧的發展間奠定基礎,同時能夠為社會相關單位與機構提供人才的保證和支持,促進我國社會與經濟的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留留.關于高校強化對“準電視攝像師”培養的思考[J].新聞知識,2009(10):94~96.
[2]林大公.關于高校強化對“準電視攝像師”培養的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7).
[3]楊琪.對高校電視攝像教學的思考[J].文教資料,2007(05):41~42.
作者簡介:李婧婧(1982.06—),女,本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電視攝像、節目后期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