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軍輝 冉強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也有著質的飛躍。生活質量提高、日常生活習慣等這些都促進了我國人口的老齡化。男性前列腺疾病的發生也由老齡化逐步趨向于年輕化發展,嚴重影響著男性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該文將通過渝東南地區五個縣為背景,通過對100例老齡男性前列腺疾病病例的分析與調查,反映出預警檢測模式的作用,控制老齡男性前列腺癌的的發生率,提高老齡化人群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人口老齡化;前列腺疾??;預警對策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a)-0192-03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level, people's lives have also made a qualitative leap.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daily life habit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aging of our population. The occurrence of male prostate disease is also gradually aging towards aging,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health and life of men. This article will use the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100 cases of prostate disease in 100 elderly women through the five counties in southeastern Guizhou to reflect the role of early warning detection mode,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prostate cancer in elderly men, and improve the life of aging population. quality.
[Key words] Population aging; Prostate disease; Early warning countermeasures
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已經占總人口的10%,其中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占總人口的7%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已經逐漸趨于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社會不但是老年群體的問題,它同樣影響著我國全社會的發展。
1 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
1.1 重慶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
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長表計算,2000年全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達到8.8%,80歲以上高齡老人占總人口的1.2%,表明重慶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據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中,全市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11%,80歲以上高齡老人達到1.6%。之后的5年,老齡人口比重平均每年上升0.44%,高齡老人比重也以平均每年0.08%的速度上升,我市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大。另據統計2009年以來,我市老年人口每年以3.86%的速度遞增,從2010—2018年,全市將年均增加17萬老年人,進入老齡化加速發展期;從2019—2036年,全市將年均增加24萬老年人,可以看出,該市人口老齡化問題將逐漸成為一個主要的社會問題之一,值得對老齡化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1.2 前列腺增生與人口老齡化發展的關系
前列腺疾病是我國老年男性患者最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老齡和有功能的睪丸是前列腺疾病發生的必然條件,老年人在前列腺疾病發病患者中占主導地位。1921—1935年北平協和醫院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4例,并通過41歲以上尸檢材料說明中國人良性前列腺增生與歐美人相比,相差約7倍,該文指出“良性前列腺肥大在中國人中似較罕見”。1936年張、謝二氏首次報告我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發病情況,1993年顧方六根據321例尸檢前列腺標本,說明組織學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發病率在中國與歐美基本相似,并為國際上接受。
針對從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1997年187所醫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調查,64.1%的醫院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比30年前增加3倍以上,21.1%的醫院增加2倍,14.7%的醫院增加1倍,沒有一所醫院的泌尿外科認為良性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無增長趨勢。1997年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良性前列腺增生占16.1%(15459/95749),是泌尿外科的主要疾病之一,并且是老年人男性患者最常見的疾病。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前列腺增生是我國老齡男性發病最常見的一種,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影響,前列腺疾病對我國老年男性患者的影響將逐步增高。為此,針對前列腺疾病的監測,我們要制定相關前列腺疾病的預警策略,為促進老年人生活質量提供有效的幫助。
2 人口老齡化發展與健康的關系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轉變,對我國社會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因素包括:慢性病的因素、生活能力的因素、跟不上社會發展節奏的因素,這些都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開展對老齡人群的身體健康管理,了解慢性疾病對我國老齡化人群發展的影響,對促進我國老齡化社會發展提供可持續發展資料。
隨著我國醫療模式的轉變,建立老齡人健康管理,針對老齡人的身體健康及慢性病做出健康管理,為我國老齡化發展趨勢的研究和社會發展關系提供理論依據。老齡化人群健康管理,將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社會發展、心理狀態、身體狀況等。通過對這幾方面的調查研究發現,老齡化人口不單單只是生活質量下降的問題,同時影響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3 前列腺癌與人口老齡化發展的關系
根據臨床對前列腺癌癥患者的統計,隨著年齡的增長,當患者50歲以后,發病率和因病死亡率的指數逐漸增高,年齡小于39歲以下的個體, 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為0.005%, 40~49 歲年齡段增至2.2%, 60~79 歲年齡增至13.7%。對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187所醫院1997年住院病人調查,前列腺癌與30年前相比,所有醫院都認為有所增加,估計增加3倍以上的醫院有47.3%、增加2倍的23.7%、增加1倍的29.0%。
1936年,曾報道過前列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為0.2/10萬。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生活習慣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且發病率也逐年上升,并且前列腺癌疾病逐漸由老齡化向年輕化發展,嚴重威脅著我國老年男性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由此,我國前列腺疾病隨著年齡的變化,發病率也逐年提高,已經成為我國泌尿系統腫瘤發病的第二位,并且發病率還在逐漸的增加,很有可能會超過膀胱癌而成為第一位。所以,有必要采取對前列腺癌的預防監測策略,對前列腺疾病進行深入的研究,為改善我國老年男性患者的健康指數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4 前列腺預警檢測資料與結果分析
4.1 前列腺疾病檢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該院收治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00例,其中前列腺炎40例,前列腺增生40例,前列腺癌20例,年齡最小51歲,最大76歲,平均年齡65.7歲。其中包括:前列腺炎40例患者住院經藥物治療,癥狀好轉出院。前列腺增生40例患者中,35例門診藥物治療,癥狀緩解,5例住院治療癥狀好轉出院。前列腺癌20例,住院手術治療15例,住院藥物治療5例。
4.2 檢測策略與結果分析
將對這100例患者進行監測管理,主要手段為:由專人管理1人,兼職管理10人,組成監測小組,為100例患者建立健康檔案,詳細記錄病史以及治療方式和治療過程,跟蹤監測期間負責健康檔案的填寫,制定治療方案,實施治療方案以及用藥指導。根據患者病情情況進行定期隨訪和復診。
通過對這100例患者進行跟蹤隨訪得出:前列腺炎40例患者,出院后自行藥物治療一段時間,癥狀明顯好轉,尿痛尿頻癥狀得到有效緩解,癥狀明顯好轉率100%。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其中30例癥狀明顯好轉,10例患者癥狀仍然存在,但是相對減輕,癥狀好轉率達75%。前列腺癌患者20例,在跟蹤監測期間,5例患者癥狀減輕,生命體征平穩,狀態佳。10例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持續藥物治療。5例患者死亡,癥狀減輕率25%,無明顯改善50%,死亡率25%。
通過對100例患者的監測,可以明顯的看出,有效的檢測與治療,針對前列腺炎與前列腺增生,由明顯療效,可以在前列腺疾病早期控制病情發展,緩解癥狀,得到預期的效果,針對前列腺癌癥早期患者,通過監測,可以有效的減輕癥狀,病癥得到緩解,實現延長患者生命。
由上述資料可以看出,針對男性前列腺疾病,實施有效的預警檢測,可以大大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生率,對早期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生率,對老齡化男性身體健康提高了保障。
5 前列腺癌預警機制對策分析
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逐漸到來,是不可逆的社會發展現象。前列腺疾病給老齡男性人群身體健康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嚴重的甚至影響生命的長度。以上通過對老齡人口的發展趨勢以及前列腺疾病對老齡男性的健康影響做出了相關的調查與分析。根據發病率以及對老齡人群的身心健康影響,我們將制定一套監測老齡男性前列腺疾病的預警機制,針對前列腺癌的發病機制采取早期診斷早治療的醫療模式,加強家庭護理,為我國老齡男性前列腺癌患者提供臨床病學資料,促進我國老年男性身體健康,為提高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提供可借鑒的預警策略。
5.1 前列腺疾病的有效預防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都發生著非常大的變化,由于生活習慣的不規律、飲食習慣的不規律、生活工作壓力大,這些都在促進現代人們身體的亞健康狀態形成。為了降低該地區老齡男性前列腺疾病的發生率,應該采取有效的保健預防措施。根據前列腺疾病的發病機制,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保健預防。未患有前列腺疾病的老齡男性人群,應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勞累,禁止熬夜、做到生活規律,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改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
5.2 前列腺癌癥的有效干預
前列腺癌癥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如果有前列腺癌家族史,那么患病的幾率為5%,有相當高的危險度。前列腺癌與生活習慣和性生活息息相關。高脂肪飲食與發病有一定關系,性生活頻繁的人也同樣是前列腺疾病發病高風險。預防前列腺癌,首先要保證前列腺炎的對癥治療,控制病情發展,配合規律的生活習慣及健康的性活動,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預,對前列腺癌的阻止或發生有良好的效果。
5.3 前列腺癌的監測預警機制
加強老齡男性人群健康教育,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提高自我健康保護意識,提倡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實行老齡化男性人群前列腺癌篩查機制,通過簡單、便捷、準確、高效的醫療手段對老齡男性人群進行前列腺癌的篩查,建議40歲以上的男性人群,定期對血清前列腺特異抗體(PSA)水平進行監測,這項指標對前列腺癌的早期發現非常的重要。
面對已經患有前列腺疾病的老年男性患者,我們要實行隨訪監測制度,為前列腺癌提供預警機制。針對已經發生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炎患者,進行病情跟蹤,定期進行病情隨訪以及復診,并做好病案的管理。設立前列腺疾病患者跟蹤小組,專門定期對老齡前列腺患者進行病情追蹤,記錄相關數據。并對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進行指導,包括:飲食、運動、保健、健康教育等。對正在發病期間的老齡男性患者實行對癥干預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物力治療及手術治療等。
針對老齡男性前列腺癌手術治療的患者實行綜合護理干預。首先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通過與家屬的溝通,了解到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生活狀態,并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制定相關的心理護理策略,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提高患者愈后效果。其次進行心理干預,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宣傳前列腺疾病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前列腺癌的發病過程以及治療愈后成功的病例,提高患者的求生欲望,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避免消極恐懼心理,促進病情治愈。針對心理抑郁患者給予更多的耐心與幫助,并且結合有效的家庭護理措施,促使患者增強對抗病魔的信心。
6 結語
該文通過對渝東南地區人口老齡化與前列腺疾病的相關調查,可以看出,人口老齡化社會對我國社會的各項發展都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而前列腺疾病是危害著老齡化男性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
通過對100例前列腺患者的檢測,得出預期成效,有效的預警檢測,可以大大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促進老齡男性患者身體健康。在我國未來的醫療發展模式中,將老齡化男性前列腺疾病作為研究目標之一,制定科學合理的預警策略。為了保障我國老齡化男性人群的身體健康,提高老齡化男性人群的晚年生活質量,提出了有效的預防機制,以及預警措施,希望可以給老齡化男性前列腺疾病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病源資料,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李佑靜.渝東南地區人口發展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75-76,81.
[2] 李曉陽,趙宏磊,張琦.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流動與經濟增長—基于中國西部十省面板數據模型的實證[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0(4):76-84.
[3] 陳蓉,王美鳳.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口遷移與人口老齡化區域差異—基于全國287個地級市的研究[J].人口學刊,2018, 40(3):71-81.
[4] 盧斌,周一波.實時超聲彈性成像靶向活檢與超聲造影靶向活檢對老年前列腺癌的診斷作用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1):119-122,126,169.
[5] 朱曉東,鄭安,王芝千,等.前列腺癌預防試驗風險計算器在中國前列腺癌高危人群中的應用[J].中華男科學雜志,2018,24(2):142-146.
[6] 陸杰華.新時代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頂層設計的主要思路及其戰略構想[J].人口研究,2018,42(1):21-26.
[7] 王澤強.鄉-城人口遷移與農村老齡化—基于農村遷移人口生育率變動的分析[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5(2):72-76.
[8] 鄔滄萍,蘇蘋,陳杰,等.有關研究健康老齡化方法論的幾點思考[J].中國人口科學,2001(S1):103-108.
[9] 梁志洪.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在中老年前列腺疾病中的臨床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0,28(6):609.
[10] 張宇,韓文興,移志剛,等.前列腺特異抗原和游離前列腺特異抗原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價值[J].山西醫藥雜志,2015, 44(1):58-60.
(收稿日期:20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