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茜茜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的核心,在信息化背景下,微課程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形式。本文通過信息化背景下校企雙方共建共享微課程資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通過分析校企共建共享微課程的優勢,提出基于校企合作的連鎖企業促銷實務微課程建設及校企共享微課程資源的渠道和方法,最終能夠實現學校、企業、學生、教師四方共贏。
【關鍵詞】信息化;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微課程
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的核心。實踐證明,職業教育必須學校和企業深度融合,才能有效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確保“老師所教,學生所學,企業所需”三方面一致,避免造成人才培養上的錯位。教育部、財政部《關于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的通知》明確提出要“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模式,共享優質教學資源,破解校企合作時空障礙”。相比較而言,學校教育教學更注重理論性和系統性,企業培訓及帶訓更注重員工的實際操作技能,校企雙方各有偏重點。在信息化背景下,微課程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形式。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校企雙方共建共享微課程資源,不僅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時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夠實現學校、企業、學生、教師四方共贏。
雖然高職教育微課程在開發與運用方面還處于探索階段,但在教育信息化時代,微課程必將呈現大規模開發和應用的局面。高職微課程不僅只是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更多地應按需所設,要突出高職特色。因此,高職微課程的開發設計必須走校企合作之路,通過微課程實現校企合作的深化,通過微課程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術技能水平。
一、信息化背景下校企共建共享微課程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時代促使高職院校核心課程改革的方向是微課程建設
信息化時代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不再滿足于簡單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傳統的項目化課程改革又缺乏一定的師生共享資源及師生互動平臺支撐,而前些年出現的微課建設又缺乏課程的完整體系,更適合于作為重要知識點的重點講解或教師課堂教學的補充,不能滿足學生系統自學某門課程的需求,所以,信息化時代促使高職院校核心課程改革的方向是微課程建設,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二)促銷專業化及多樣化特性促使校企合作企業參與課程建設成為必要
信息化時代完全改變了人們接觸、參與促銷的方式,顛覆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促銷在企業中的地位和方式受到強烈的沖擊和影響,促銷新概念層出不窮,呈現出多樣化的特性;再者,信息化時代的大數據分析使得促銷變得更加專業化,市場的多變性使得校企合作企業參與連鎖企業促銷實務課程建設成為必要。
(三)校企共建共享微課程是校企深度融合共贏的結果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同時,提出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等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與校企合作企業共建共享微課程,以此為合作平臺,促進高職院校教師和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雙向溝通,共同開發微課程資源,實現教學內容與企業經營實踐對接,是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進一步深化的體現,也是校企深度融合共贏的結果。
二、校企共建共享微課程的優勢分析
校企共建共享微課程,對于學校、企業、學生、教師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實現四方共贏。
(一)促進高職院校課程改革,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校企共建共享促銷微課程建設,企業直接參與指導高職院校課程改革,能夠明確專業發展方向,完善課程結構及內容設置,促使學校專業及課程設置要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需求。
(二)提供企業員工培訓資源,減少企業培訓成本
目前,大部分企業新員工培訓都是采用網絡微課程資源學習及教師現場實踐操作指導相結合的方式,校企共建共享促銷微課程,能夠提供企業新員工培訓資源,減少新員工培訓成本;同時,企業老員工的技術水平和理論知識也需要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提高,微課程的存在,能為培訓提供更便利的條件,契合終身學習的理念,提高企業員工工作效率。
(三)增強學生專業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由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建設的微課程,更加符合企業的實踐需求,能增強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就業適應力和競爭力,拓寬學生的就業領域,還能對不同學生實現分層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四)促使教師對接企業需求,增強社會服務能力
信息化社會變化發展節奏越來越快,教師也必須不斷學習新知識,了解企業的新變化,對接企業需求,并將其貫穿于教學中,才能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學生,同時,增強教師自身的社會服務能力。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連鎖企業促銷實務微課程建設
(一)提高學校與企業共建微課程資源的意識是前提條件
基于校企合作的微課程建設前提是提高學校與企業共建微課程資源的意識。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目前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項目總體來說投入的精力與財力相對較多,但是合作的深入程度與時間的持久性相對較弱,校企共建共享資源的意識比較薄弱。要使得資源能夠循環再生,必須在有效資源建設的同時,兼顧資源在不同教學情境下的應用,根據教學需要和企業現實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資源,并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不斷更新資源,實現良性循環。通過微課程的建設,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將更加深入緊密,而微課程的建設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利于學校與企業共同發展,走得更加深遠。
(二)以學校為主、企業為輔的模式校企共建連鎖企業促銷實務微課程
連鎖企業促銷實務微課程建設,首先是由學校老師提出,學校老師在建設微課程這方面的主動性比較高,且微課程資源在學校的利用率比較高,因此,連鎖企業促銷實務微課程建設采用學校老師為主,企業專家為輔的模式。
微課程建設從本質上來講,是一門專業課程的改革,在進行教學內容重構時需要考慮到課程的系統性及理論性,專業教師長期處在教學第一線,相對于企業專家教學經驗更加豐富,教學內容組織設計相比較而言更加嚴謹,能夠保證微課程建設的質量和體系完整。微課程使用頻率較高的是學校學生,以學校老師為主體的建設模式,有利于建設出來的微課程,一方面,能和學校的教學大綱相適應,符合學生的知識認知體系,另一方面,學生學習的知識目標不至于過于單一,學生能很好地適應整個行業的工作,而不僅僅是某一個企業的工作。
校企合作企業之前在校企合作項目上主要重視學生頂崗實習、訂單班培養等基本合作方式,隨著現代學徒制及企業用工成本的急劇上升,企業也開始尋找校企雙方新的合作方式。在微課程資源共建過程中,利用校企合作平臺,在微課程建設中加入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要素,或者把企業培養人才的內容以專題的形式做成微課程,使得學生在學習系統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了解企業的培訓內容,了解該知識點的實際應用,在學習過程中就能接觸到企業的真實工作場景。企業專家因為長期工作在實踐現場,對于知識點的實際應用更加明確,所以企業專家共同參與,參與微課程建設的討論、溝通、指導以及實踐技能知識講解及案例操作示范,雙方能夠各自發揮所長,更加有利于引領地方經濟的發展,更有利于本地化人才的培養,更有利于學校專業的設置與課程設置,從而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種良性循環。
(三)校企雙方重構連鎖企業促銷實務課程體系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核心課程連鎖企業促銷實務課程與校企合作企業華潤萬家Ole精品超市、杭州世紀聯華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同開發設計,以培養職業技能為目標,重構課程體系,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將教學內容盡可能分割為小粒度的知識點或技能點,使一個微課即承載一個知識點或技能點,以視頻形式呈現,輔以文字、圖片、課件、音頻、案例等多種拓展資源,完整呈現教學大綱內容,直觀易懂,既方便了老師教學,也有利于學生或企業員工在任何時間自學。
連鎖企業促銷實務具體課程體系重構模塊見下表所示,再根據工作過程將項目分成若干任務點,部分任務點在學校完成,后續任務點放在企業內容完成。當學生在一體化資源管理平臺上完成所有的課程任務點后,就可以達到企業對應崗位的用人標準。
四、校企共享微課程資源的渠道與方法
利用互聯網手段建立一體化資源管理平臺。微課程學習平臺的選擇是多元化的,根據自身的資源和應用條件,可以選擇自建微課程學習網站或選擇現有的網絡學習空間,體現移動信息化的特征,資源要能夠通過手機、電腦、教材等多種載體體現。
一體化管理平臺要包括課堂教學與技能實訓對應的教學和考試內容。老師可以在平臺上在線完成課堂教學和提高理論知識的教學效率,還可利用大數據加強學生學習成果分析,挖掘其知識薄弱點,并對其有針對性地開展定點輔導和重點教學。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平臺進行自學和在線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