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園文化體系是學校這一地域范圍內的全體師生員工在教學、科研、管理、生活等各個領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創造出來的一切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綜合功能。是學校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特有的辦學理念、價值觀念、文化傳統、行為準則、校風校貌的總和的體現。它是構成學校精神的重要基礎,是學校得以持續發展和具有競爭力的源泉。“愛心文化節”是醫學檢驗系每年舉辦的以“愛”為主題的大型愛心文化實踐活動。經過三年的實踐和探索,“愛心文化節”內涵不斷創新和發展,整個活動策劃新穎、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參與人數多、持續時間長、影響頗為廣泛,教育效果顯著。通過上述實踐,愛心理念不僅為廣大師生接受,并成為越來越多師生自覺的行為選擇,愛心文化活動在我系得到有效構建,并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生動現實和精神生態。
【關鍵詞】高校;愛心文化節;活動實踐
一、構建“愛心文化節”的整體思路
“愛心文化節” 文化活動體系的整體思路是:以“愛心、奉獻、感恩”為目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關心他人”為原則,遵循自主性、實踐性、教育性、職業性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調動、發揮廣大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社團活動為平臺,以主題活動為依托,以實踐活動為抓手”, 通過對校園文化活動體系的整合、創建、運作過程進行創新,在組織形式、活動內容、精神風貌等方面賦予活動愛心文化特質,構建一個活動主題鮮明、主體明確、內容充實、形式多樣、時間安排科學合理的愛心特色校園文化活動體系。
二、“愛心文化節”的系統性
“愛心文化節” 文化活動體系其主體是學生,重點是載體,關健是機制,主要通過以下方面積極開展實踐探索。
(1)堅持以學生為活動主體。學生不僅是受教育者,而且通過他們積極主動地設計愛心活動,也促使他們成為教育者。“愛心文化節”始終堅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原則,活動方案的制訂、實施均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有組織、覆蓋面廣的內容和形式直接保證了學生參與的數量,同時,活動采取項目化運作,由學生自主實施,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參與的質量。
(2)依托專業基礎打造活動載體。愛心文化建設必須要有平臺和載體,沒有平臺或載體,愛心文化建設無從開展,也無從依靠。“愛心文化節”自開展以來就注重以醫學檢驗專業為依托,利用專業知識開展活動,從面打造高質量的精品活動項目。
三、“愛心文化節”的活動體系
(一)三個層次的愛心文化活動
(1)愛心認知活動。愛心認知是培養愛心意識的第一步,愛心認知是建立在掌握愛心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學習基礎上的實踐活動,其目的在于通過開展系列活動加深對愛心知識的理解過程,讓學生深刻領會愛心的內涵,理解愛心對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作用,提高愛心評價能力、堅定愛心信念。
(2)愛心實踐活動。愛心實踐是將愛心意志轉化為實際行動的愛心行為,是廣大師生在校內外開展愛心活動、服務師生、服務社會的主要形式。包括“為困難學生開展捐贈活動”“社區義務體檢活動”“汶川、玉樹災區志愿服務活動”“義務獻血活動”等,活動充分結合專業優勢,把服務社會與鍛煉自身緊密結合起來,實現了專業素養與愛心素養培養的雙重目標。
(二)四大精品系列愛心文化活動
(1)“天使血庫”無償獻血系列活動。“天使血庫”是我校大學生組織成立的一個無償獻血組織。創新與特色之處在一是率先提出建立無償獻血志愿者血型數據庫,為稀缺血型以及需要緊急獻血的病人提供了最有效、最及時、最有針對性的幫助。二是打破傳統的招募方式,創新建立網站、QQ 群、微博、微信、飛信等信息平臺,使緊急獻血的通知能夠更快、更便捷地傳遞出去。同時也為宣傳和普及無償獻血的知識,加強志愿者之間的溝通交流提供了方便。成立以來70次組織“捐出熱血、奉獻愛心”的活動,共有近7000人次義務獻血達204萬毫升。
(2)“我愛我家”為主題的寢室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寢室文化藝術節是以大學生宿舍為單位,開展的一系列專業競賽、文藝活動、才能展示的藝術活動。活動突出以集體為單位,能有效促進大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與溝通,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通過舉辦形式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藝術活動,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交流,從而理解愛心的本質,知道應怎樣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關心他人,同時也發現學生中的才能。寢室文化藝術節舉辦三次,學生參與面達到100%,文藝晚會、合唱比賽等活動形成了具有我系鮮明特色的文化活動。
(3)“感恩·奉獻”為主題的志愿服務者社會義務體檢系列活動。志愿服務者社會義務體檢活動是我系學生利用所學醫學檢驗專業知識服務社會的綜合活動。以重要時期、重大節假日為契機,組織學生進行服務社會,如“為山區留守兒童體查寄生蟲活動”“三下鄉義務體檢活動”“重陽節社區老人關愛活動”等引導學生從身邊做起,使愛心實踐活動能實實在在地開展,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更加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三年來義務體檢人次達4000余人次,捐款捐物20000多元。
參考文獻
[1]張威.愛心教育 道德素質培養的關健[J].吉林教育科學,1999(04).
[2]陳連錦.愛心教育與高職校園文化建設[J].黑龍江教育,2006(10).
[3]王東強.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創新體系內容和創新定位研究[J].教育研究,2011(01).
[4]戴國立.愛心教育與校園和諧[J].中國青年研究,2007(07).
作者簡介:郭一清(1975—),男,湖南洪江人,本科,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