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義龍 魏公望 陳華
【摘要】《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合作學習模式是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與理念,在語文教學中意義重大。文章分析了合作學習的含義、意義及開展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策略。
【關鍵詞】小學;合作學習;策略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合作學習的應用與新課程改革要求一致,新課程改革更加強調素質教育,核心是以學生為主要教學地位展開教學,將學生當作教學活動的主體,語文教師在教學階段中扮演引導者,帶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新課程改革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應用合作學習模式,促進語文學科的未來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學生只能被動學習,語文教師習慣于填鴨式的教學,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厭學心理嚴重,合作學習方式能夠使師生間順利展開互動合作學習,使師生交流更積極。
二、小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策略
(一)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
有的教師隨意性很強,有時靈機一動或心血來潮就讓學生討論討論,但究竟討論什么,用什么方式討論,達到什么程度,這些都考慮不到位。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該給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有準確導向和學習的重難點,否則他們會抓不住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合作學習也就無從談起。由于學生的年齡小,并且認知水平有限,參差不齊,小組組織者、組織能力、管理能力不一定都很強,教師如果不給予明確的具體的學習目標,只靠學生自讀自悟,那樣學生則會漫無邊際,而且隨意性也非常大;或者學生由于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些什么而亂作一團。這樣的合作學習,不但不能受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反而可能會破壞正常的教學秩序。最終,教師因完成不了教學任務,而不得不從新教起。這樣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會導致學生的消極反抗,甚至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二)創(chuàng)設適宜教學情境,培養(yǎng)合作探究精神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只顧形式上的熱鬧,動不動就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過于膚淺與簡單,不能讓學生進行深層次的語言文字訓練。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認知能力與學習特點,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精神。
例如:執(zhí)教《東方之珠》一課時,教師可根據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個性特長及興趣愛好,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教學情境:“同學們,你們心中有沒有自己特別向往的職業(yè)或者有想過長大以后做什么呢?”有同學說想成為音樂家;也有同學說長大了要當一名職業(yè)畫家;還有同學說長大以后想成為一名詩人……緊接著,教師繼續(xù)說道:“假設現在咱們正準備去香港進行自助旅行,你們可依據自己身份進行自由組合,去你所向往的城市去看一看。游覽以后每位同學需要根據自身身份進行一次游覽感受的發(fā)言。”緊接著,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自由“游覽”。游覽后,進行調查與反饋:有的學生創(chuàng)作了一首贊美香港美景的詩;有的學生創(chuàng)作了一幅表現香港繁華街市的風景畫……這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有助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交流與探討,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進取精神與探究能力,進而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調控合作進程
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提出明確的合作要求,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組合作的規(guī)則,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寫下來,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后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這樣,每個人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當小組活動開展得順利時,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表揚。如果對小組的任務還不清楚時,教師要有耐心,向學生反復說明任務的內容及操作程序。如果小組討論的聲音過大,教師可以抽取小組中的一人做噪音監(jiān)督員,或讓這組學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點。如果小組討論接下來聲音小多了,教師應及時返回去表揚。當小組活動出現問題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干預和指導。小組提前完成任務時,教師應檢驗他們是否正確完成了任務。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務,教師可以開展一些備用活動。如果小組討論偏離主題或討論一時受阻時,教師應及時發(fā)現,及時制止,或為小組討論提供及時的點撥,使小組討論順利開展。教師在要求小組匯報時,應將“哪個同學愿意來說一說”改為“哪個小組愿意來說一說”。教師還可以嘗試設一個小組的意見為靶子,讓大家對他們的意見發(fā)表見解,那么在具有團體性質的爭論中,學生就更容易發(fā)現差異,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將會更加深刻。
四、完善教學評價與反思
首先,小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應重視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倡導學生進行自我監(jiān)督,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豐富教學評價的方法。其次,小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應重視教學評價的常規(guī)化與多樣化,使用語言激勵法、積累成長法、等待創(chuàng)新法等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評價的科學性。最后,合作學習應積極重視教師的教學反思,及時發(fā)現并改進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不足。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可以有效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促使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共同進步,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將其同自主探究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有機地將其滲透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真正體現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燕鴻.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
[2]柴利江.小學(中段)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和調控策略[J].學周刊,2016(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