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初中生來說,在英語的學習中如果對西方文化有所了解,會對英語的交流提供很大幫助,也利于他們學習英語知識。西方國家文化和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不同,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往往會因為中西文化差異造成學習困難。無論是從新課標的要求上看,還是從德育教育的角度講,初中英語的學習都要了解西方的文化,這樣才能讓初中生更好的運用英語交流,展現出自身的素質。本文對文化教育之于初中英語學習的影響進行簡述,并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概括,最后就如何把文化教育結合到英語學習中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文化教育;分析
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在各國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上起到了橋梁的作用,也加速了世界文化的融合。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也把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西方文化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依然不能掩蓋教學上存在的問題,對于文化的不了解仍然制約著初中生英語水平的提升,所以還要加強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實現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文化教育對學習初中英語的影響
初中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也有利于把英語教學貫徹的更加深入。文化教育對英語的影響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文化教育可以讓初中生的交流水平更高
初中生學習英語是為中考作準備,更為了通過英語的交流更好地展現自我表達能力。在英語學習中,領會了西方的文化,學生就能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對知識學習更系統,同時也能更好地用英語交流。中西文化差異在交流上得以體現,比如我國的初中生面對對方的贊許時,會說“我做的還不夠好”“我還要繼續努力”等,表現出謙虛的一面;而西方的學生在同樣的問題上就會用“Thankyou”來回答,而更多地展示了自信的一面。學生只有了解中西文化差異,才能在面對諸如此類問題時回答的更加符合英語交流方式,進而愉快的交流,提高表達能力。
(二)文化教育可以消除學習障礙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學生在英語作答時會因為對西方文化的不了解而做出錯誤的解答,以數字為例,在我國數字4、18、47都不是很受歡迎,因為讀音上更靠近不吉利的文字,但是西方國家就不是很敏感,除了數字13,這個數字是西方國家十分排斥的。如果認為13是西方國家的lucky number,那就是對西方文化的不尊重。所以,了解西方文化可以幫助到英語的作答。
(三)文化教育可以促進學習積極性
西方文化十分注重對興趣的培養,倡導“快樂學習”的理念,所以初中英語教學融入西方文化元素也會產生這樣的作用,讓英語學習不再枯燥,使課堂充滿愉悅的氛圍,有利于初中生更好地學習,取得成績的提升。
二、文化教育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英語教學十分注重詞匯量的積累和語法的應用,教師也因此花費了很多時間,所以基本沒有時間去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知識,也容易忽視語言的環境對英語學習的作用,這樣學生即使學會了很多單詞和詞組,明白了語法的使用,也只能體現在作答上,不懂得根據場合的變化說不同的話,表達能力就會受限,文化教育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
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通常是聽教師講授英語知識,形式十分被動,加之缺少生活場景,師生的交流,學生沒有得到應有的語言鍛煉機會,更不能感受到西方文化在交流中的運用。
(二)缺乏文化教育的滲透
當前的初中英語考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對詞匯的掌握情況和對語法的運用情況,進而在聽力、閱讀和寫作上加以運用,這種形式對文化教學比較不利,如果形式還按照中式思維作答,很難全面的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
(三)只注重考試成績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和教師都十分看重考試成績,考試內容也很少融入西方文化元素,即使學生的成績有了提高,但是沒有了解西方文化,不利于英語交流。
三、如何提升初中生英語文化意識
(一)利用觀看和閱讀的形式開展文化教育
文化的表現有多種形式,可以是文字的形式,可以通過圖像,影音表達,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形式開展文化教育。初中生的學習任務繁重,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英文影片的形式開展文化教育。比如在課間,教師播放《阿甘正傳》《勇敢的心》《美國往事》等影片,不但可以了解西方文化,感受西方語言的幽默,另外還能陶冶情操,培養堅韌的品格。此外,外國名著也可以成為很好的文化傳播媒介,名著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學生通過閱讀能豐富內心世界,從書本知識擴展到書本以外的知識,感受文化的熏陶。
(二)利用文化對比的方式開展文化教育
通過文化的對比,學生會更加容易理解中西文化差異,對母語和英語表達上的差異也有了清晰的認識。教師可以把西方的日常交流用語自然地融入到英語的對話中,比如要接受別人送的禮物時,我們會說“不敢當”,表現出推辭和禮貌,即使接到禮物也會十分謙虛,或者放在一邊。而西方文化則表現的相反,接到別人的禮物會十分開心,會說“thank you”,而且十分積極主動地接過禮物,還要當面打開,表達出對禮物的喜愛之情,在西方文化中,這是一種對別人的尊重。再比如說,當有人夸獎你,我們通常會說:“我還要繼續努力”,體現出謙虛不張揚的性格特點,但是西方文化可能想到太過做作;同樣的在用餐中,我們習慣用筷子,但是西方國家更講究刀叉的使用;我們見面通常問:“你吃飯了嗎?”,當做打招呼的方法,在英語中“haveyouhadyour dinner?”還有你要請我吃飯的意思;另外,民間常用貓頭鷹進宅代表著不祥之兆,相反地,在英語中“貓頭鷹”是智慧的化身,還有很多文化上的不同都體現在課堂教育上。通過對比了解,學生就會感受到中西文化差異,教師要通過這種方法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
(三)注重英語禮儀的培養
初中英語課文的英語交流,充滿了禮讓、感恩等美好品格,這就要求初中生要懂得使用場合,即掌握語言的功能。比如“Howoldareyou”是初中生之間或者同齡人之間的交流用語。學生學會表達之后,教師就要告訴他們,用“How oldareyou”問女士年齡是沒有不禮貌的表現。此外,“謝謝”一詞不僅僅在接受別人幫助才說出來,在親戚和朋友之間使用的次數也很頻繁,在師生之間也是如此,而且不論事情的大小,“謝謝”作為禮貌用語更體現了良好的禮儀。“Ladyfirst”就是體現尊重女士的基本準則,也體現了男同學的紳士風度和良好品德的修養;在西餐廳用餐時,不要用力握住刀叉,同時要左手握刀,右手用叉;學習“Nolittering!”教師就要告訴學生這是禁止口令,要求大家必須遵守。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在學校中或者走出校園,去尋找那些公益標語和禁令標志,教會學生如何做一個遵守社會公德的學生,并且要對不文明現象做出制止。這樣讓英語的文化教育從課堂走向課外,使學生學到了英語知識的同時,又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了解西方文化對英語教學是很有必要的,文化教育也應該作為英語教學的一部分。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提高文化素養,加強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更好地融入到英語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同時,還要注意教學方法的改變,讓課堂學習充滿樂趣,提升初中生的英語素養,實現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兆月.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育中的文化教育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06).
[2]向鳳娥.試論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J].新課程,2017(32):226.
[3]黃春蘭.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18).
[4]張雷.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J].考試周刊,2017(87):142.
[5]石旎.初中英語教學應加強文化教育[J].成功:中下,2017(21):00168.
[6]何楠.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文化教育[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7(23):4.
作者簡介:胡菊紅(1978.09—),女,安徽桐城人,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