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基于現在農村教育的現狀,結合當今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及城市教育的區別,農村教育理念舊思想的根深蒂固,農村學生所學知識過于表面,學生興趣開發較少,因農村留守兒童較多,父母和老師的不重視,導致孩子不能挖掘和發現自己的潛力,浪費和流失更多的人才等農村教育存在的有關問題淺要分析農村的小學,初中教育所存在的缺點及相關對策。
【關鍵詞】農村;教育;現狀;問題;對策
一、農村教育發展現狀
《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6年我國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2.97萬所。普通小學17.76萬所,其中農村地區(鎮區+鄉村)15.1萬所。普通初中(含九年一貫制學校)5.21萬所,其中城區1.19萬所、農村地區(鎮區+鄉村)4.02萬所。2016年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1.42億人,其中城區4756.6萬人,農村地區(鎮區+鄉村)9485.78萬人,農村在校生占全國在校生總數的三分之二。
由上表數據可以看出,農村教育所占比例很大,隨著經濟的發展,雖然農村教育不像以前那般落后,置辦了或多或少的現代化教學設施,也有部分農村地區學校修建了(簡陋的)音樂教室、體育場和實驗室,但是這些東西卻很少使用。農村教育落后的觀念依舊根深固,書本知識最重要、各種考點最重要,他們覺得直接的講解比帶著學生去探索更節約時間;學生探索知識的創新能力及思考問題和動手操作能力極其欠缺。他們只會一味地反復背記書本上的東西,久而久之習慣了老師直接傳授知識而忘記自己要先思考;很多學校沒有開設音樂、美術課這樣的第二課堂,就算開設了這些課,也只被當做一周學習之中的娛樂時間。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這幾年我國在農村教育問題上投入巨大,效果也比較顯著,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難題,還需要持續關注并解決農村教育問題。
二、農村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辦學意識滯后教育目標錯位
素質教育已經提了很多年,但是農村教育依舊沒有很大的改善,原因也很簡單,素質教育耗時,耗力且大多數老師認為不易取得成績,教育局在不斷推行新課標改革。
(二)師資力量缺乏
教師這個行業雖然一直不缺乏人才, 但很少有年輕人愿意選擇來到農村,認為其沒有發展前途且工資低,待遇差,所以鄉村學校中常見到的教師普遍學歷低、平均年齡大,且大多數老師都“身兼多職”,沒有音樂,美術等方面的專業課老師,所以這些課程只是“圖有其表”同學們只能用這些的時間寫作業放松一下并沒有當真,農村教育孩子要想發展全面就有種種因素制約他們的腳步。
三、改善農村教育現狀的幾點建議
(一)教育部門創新農村教育管理辦法
國家教育部門和政府對農村教育應更加重視,創新管理辦法。在提倡素質教育口號的同時,更多的投入實際行動,利用更多的資源去改變農村教育落后的觀念,充分利用互聯網科技,制作相關的教育視頻進行線上線下宣傳。讓學校把素質教育作為長久目標,教育部門定期去農村視察工作,安排領導老師去學生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做的優秀的學校學習成功的案例,讓其真正的看到自己的不足,意識到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性,并及時進行推廣普及。
(二)開展城鄉校園“一對一”幫扶活動,改善農村師資力量
教育部門對于農村的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予以重視,國家對鄉村教師的工資給予補助和提高,并且輸送相關專業課老師,解決農村教育中,美術,音樂等相關課程的不足問題,在解決農村老師年齡不平衡的問題上,可以讓城市學校和農村學校開展“一對一”幫扶的活動,農村老師和城市老師進行互換活動,以一年期,或者三年期,進行交換,是讓兩個學校互相學習對方的短處和長處,既能學習經驗讓年輕老師提高能力又能讓農村孩子更多的接受外面世界及有興趣的學習知識。
(三)關愛留守兒童,搭建家校一體平臺
教育問題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的事,學校可以搭建家校一體平臺,關心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學校設立心理教室,對于學生的成長問題,在專業的老師的引導下,能與老師交心溝通,傾訴自己各個方面遇到的問題,及正確的度過敏感的青春期。政府可以與企業家進行溝通,吸引企業工廠來農村“安家”,給予優惠政策,工廠的建立,增加勞動力的需求,家長也可以就進就業,孩子可以見到父母,減少親情的留守;同時家長應該重視還在教育問題,鼓勵、支持和引導孩子正確學習,孩子在健全的成長環境中才會更好地成長自己,在父母的羽翼下,孩子不再膽怯,在父母的引導下變得更勇敢。
參考文獻
[1]顧麗敏.新時期農村教育資源現狀的剖析與對策[J].教育文化論壇,2013,5(01):40~42.
[2]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7[EB/OL].2017-12-23:http:// www.jyb.cn/zcg/xwy/wzxw/201712/t20171223_900288.html.
作者簡介:任秋曼(1998.10—),女,漢族,湖北隨州人,本科在讀,湖北文理學院,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