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受社會轉型等多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理想信念模糊甚至缺失、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失等。當代大學生是與新時代共同奮進的一代,其理想信念的狀況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要拓寬渠道,形成合力,將堅定理想信念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來抓。
【關鍵詞】理想信念;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指引人生方向,決定事業成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步入新時代的當代大學生肩負著實現中國夢的歷史使命,實現中國夢必然要求當代大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一、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主流是積極向上的。表現在大部分大學生積極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黨的領導,在國際國內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能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定的政治立場。
另一方面,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全球化的滲透,促使各種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不斷交融,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受到了沖擊,有部分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模糊,還存在個別學生認為理想信念可有可無,政治方向不夠堅定;也有部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思想懶惰,沒有系統性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有部分大學生由于學習能力不足對黨的歷史了解不夠,不能正確、客觀地看待黨的干部犯的一些錯誤;當代大學生大都出生于衣食無憂的年代,成長在父母的溺愛中,個別只注重貪圖享受、不思進取、崇尚金錢,追求功利化的個人理想,沒有道德理想,只關注家事個人事,漠視國事天下事,社會責任感缺失。
二、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當代大學生要追求實現的夢。當代大學生的人生黃金時期,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相吻合,可以說當代大學生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新時代大學生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身,既有人生際遇也有人生考驗,因此當代大學生要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敢于有夢、敢于追夢、勤于圓夢。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大學生就必須要堅定理想信念,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可見,堅定理想信念是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當代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徑
(一)個人自主確立是關鍵
現代社會加快了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當代大學生大多數思維活躍、見多識廣,一定程度上能正確認識自我,有主見并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雖然理想信念還未完全形成或穩定,但理想信念的堅定關鍵要靠當代大學生自主確立。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主導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始終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理想信念不會自發形成,要借助思想政治理論課,加強科學理論的學習,學習馬克思主義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用科學理論來武裝大學生的頭腦,要做到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把學習的成果轉化為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社會實踐最直接、最有效
實踐與認識是辯證統一的。大學生理想信念屬于認識范疇。一直以來,高校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采用的大多是一種認知教育和理論灌輸方式,致力使大學生理解理想內涵以及樹立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重要性等內容,而忽視了實踐是大學生理想信念從形成到成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節中尤要重視實踐的重要作用,以此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時代感和針對性。如此,大學生在掌握科學理論下深入實踐,親身走近社會、了解民情黨情國情世情,認清肩上的歷史使命,將理想信念付諸實踐。
(四)家庭家風熏陶必不可少
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的影響力更深、更持久。習總書記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因此,廣大家庭都要營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以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
參考文獻
[1]王仕民,鄭永廷.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形成特點及原因分析[J].教學與研究,2008(05).
[2]王易,宋友文.新形勢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04).
作者簡介:胡杜(1985.09—),女,湖南湘潭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