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教育學校招收初中學歷學生入學,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中職教育除了需要教授學生相關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對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培養,為中職畢業生終身發展打下基礎。體育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培養項目,在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從體育教學在職業素養培養方面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基于職業素養培養的中職體育教學創新措施,推動我國中職教育領域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職業素養;培養;中職體育;教學創新
教育的目的主要有四個方面,謀生、個性發展、服務社會、建設國家,也是社會屬性的四重體現,這體現出專業知識與職業素養的同等重要性,傳統職業教育中重視專業知識多于職業素養,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職業教育領域開始重視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中職院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僅具有專業知識的畢業生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體育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體魄,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意志,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等職業素養,因此應當重視體育教學的創新和地位提升。
一、體育教學在職業素養培養方面的重要性
社會和工作崗位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是專業知識方面,還要求參與工作的人員擁有健康的體魄、堅強的意志、合作的理念、積極向上的心態,體育鍛煉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突破自身生理極限,獲取更加健康的身體;在通過鍛煉突破生理極限的同時,持續的體育鍛煉會為學生帶來心理上的成長和成熟;部分體育訓練項目需要多人合作完成,例如足球、籃球、排球等,更能夠訓練學生協同合作、服從指揮方面的理念;不斷跌倒、不斷突破成長的過程中使學生獲得積極向上的心態,更加從容面對社會上接連不斷的挑戰。
二、基于職業素養培養的中職體育教學創新措施
(一)根據職業為學生安排體育教學內容
中職院校教學時長為三年,在一年級主要是基礎公共課程,體育教學在該學年段也應當為學生安排基礎教學內容,例如田徑、廣播體操、基礎球類知識等,主要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入門和基礎身體鍛煉,不僅要逐步增強學生身體的力量、強度還要增加一定的柔韌度和平衡力,為接下來體育技巧性學習打基礎。在二年級,學生開始接觸專業課程和技能,體育教學也應當適當增加技巧性內容,根據學生不同的愛好和興趣及其所在專業,在體育方面重新劃分班級,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在田徑、球類、水上項目等方向進行引導。在三年級學生開始向專業方向進行深研,體育教學也應當安排一些與專業相契合的內容,例如對于旅游、營銷等未來運動范圍、運動量較大的專業應當搭配游泳、操類等更加適合緩解疲勞的體育項目。
(二)增強師資力量
中職院校想要提升體育教學效果,對體育教學進行創新,需要提高師資力量,增加任課教師的專業素養。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一方面包括在體育鍛煉、體育損傷、修復訓練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教導學生如何在體育學習、鍛煉過程中正確使用力量、正確保護自己,如何在受傷后正確防止二次傷害;另一方面是明確運動員應當具備怎樣的心理、身體條件、訓練方法等,能夠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課程教學,還能夠引導有興趣的學生深入學習。除此之外,體育教師也要懂得教育心理學,能夠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激勵,幫助學生建立奮勇向前、積極向上的心態,引導學生樹立體育方面的偶像,激勵學生拼搏、不放棄。中職體育教師想要提升專業素養,一方面可以通過繼續教育和自身的學習積累經驗和技能,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與同業教師進行交流共享,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創新體育教學內容
中職院校要對體育教學進行內容創新,根據學校所在地和學生興趣愛好進行體育項目的擴展,例如靠近山地校園,可以為有興趣的學生安排更多的登山活動;校園在北方的校園可以更多的開展夏季滑冰、冬季滑雪的體育教學;在南方臨水地區的校園,可以將體育教學內容向水上項目發展,游泳、龍舟等;在地方特色不多的地區,可以更多根據場地供應開展球類運動,大至籃球、足球、排球,小至羽毛球、乒乓球。總而言之,對體育教學內容的篩選和擴展,中職院校應當更多的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幫助學生進行全方位鍛煉。
(四)重視對合作的鍛煉
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后,更多的時間需要與同事、上司進行工作上的合作,因此崗位和社會需要畢業生具有優秀的合作能力和服從指揮的觀念,明白個人的能力很重要,但團隊的努力和協作更重要。多人參與的體育項目都要求運動員具有合作精神,能夠服從項目規則和教練的戰術安排,做好自己的工作,與同伴協同作戰,最終獲取勝利,即使是劃龍舟項目都需要參與人員掌握好劃船幅度和節奏,跟隨鼓點進行,類似的體育項目可以幫助學生在出校園前擺正自己的心態,更加從容地面對挑戰。
三、結語
體育教學有助于幫助中職院校鍛煉體魄、培養意志和合作素養,為學生畢業后走入社會、走入工作崗位提供積極的幫助,有利于畢業生更好的與同學、同事合作,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符合需求的新鮮血液。
參考文獻
[1]周凱凱.關于中職體育教學創新發展的幾點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6(11):77.
[2]朱生成.試論中職體育教學如何體現職業特色[J].經貿實踐,2016(01):252.
[3]譚超.淺談中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策略———以我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教學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10):223~225.
作者簡介:張玲(1975.01—),女,漢族,湖南衡陽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和素養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