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薇薇
[摘 要] “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政府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立足于國際產業變革做出的全面提升和發展中國制造業的重大戰略性部署。對培養制造業人才為主的高職院校而言,這一戰略將產生重大影響。在這一背景下,對深圳汽車人才培養現狀進行剖析,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建議。
[關 鍵 詞] 中國制造2025 ;汽車技術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070-02
根據《中國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精神,圍繞國務院公布《中國制造2025》戰略部署,深圳市“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的相關制造業發展重點領域及目標。其中提到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為我國汽車工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傳統汽車發展瓶頸的到來與能源危機、環境保護等情況下,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對象。
隨著深圳產業戰略轉型升級,機動車數量增長迅猛,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超過340萬輛,車輛密度全國第一。交通擁堵、交通污染等問題日趨嚴峻。為有效解決此類問題,深圳市未來將重點打造低碳交通、智能交通等產業。從深圳市“十三五”發展規劃可以看出,在汽車產業發展領域,深圳市將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新興汽車電子產品制造與檢測”“無人駕駛汽車”等產業的發展,并積極鼓勵汽車后市場各種新的服務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發展。在交通領域,將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智能交通”“車聯網”等領域??梢灶A見,高職教育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汽車與交通學院在“中國制造2025”和深圳市“十三五”發展規劃中積極對現有的專業結構進行調整以及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重新定位,這將對汽車技術人才培養產生深遠影響。
在此形勢下,截至2018年初,全市已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超過12萬輛,其中包括1.6萬輛純電動公交車、1.3萬輛純電動出租車、4.9萬輛新能源私家車等,成為目前國內純電動公交車運營數量最多的城市,應用新能汽車產業規模近千億元。根據深圳市發改委規劃,“十三五”結束以后,深圳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占到全社會汽車保有量的3%至5%,規模達到15萬輛。按照國際通用計算公式,汽車后市場從業人員的數量應為汽車保有量的0.6倍,據此測算,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應用型技術服務人才需求將達10萬人以上,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的售后維修保養、充電設施建設與維護等領域。
一、深圳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一)培養數量嚴重短缺
截至2018年2月,深圳共有4所高校開設了汽車技術及相關專業,其中本科院校2所(含1所正在籌建的深圳技術大學)、高職院校2所。除了籌建中的深圳技術大學尚未招生暫不考慮外,其他3所高校開設的汽車相關專業中,本科應屆畢業生107人,高職應屆畢業生570人左右,合計677人。其中深圳大學畢業生出國留學、讀研比率為18.86%,自主創業比率為3.27%,機關事業單位就業為9.8%。按就業地域來分,在深圳本地就業的比率占87.81%,在省內(市外)就業比率為7.06%,外省就業比率為5.13%。因此,能夠真正解決深圳本地需求的只有600人左右,按照已投入使用的12萬輛新能源汽車來測算,汽車后市場從業人員的數量應為汽車保有量的0.6倍,對預估7.2萬人的需求缺口顯得杯水車薪。
(二)培養質量有所欠缺
主要表現在缺少真實企業文化氛圍和生產環境,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在實際崗位中的實踐操作能力欠缺。用人企業經常反饋學生不能夠吃苦耐勞,進入企業后不能很快適應企業高效運轉的生產環境,企業雇主認為在學校所學的多偏于理論基礎知識,缺少實踐的應變能力。學校積極尋求與企業深入合作,想帶學生多去企業模擬生產實習,可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每次去參觀都耗費公司大量的人力、物力,久而久之就關閉了向學校提供見習的大門。導致畢業生只有書本知識和學校實驗實訓的操作能力,對千萬變化的企業顯得手足無措。
(三)培養層次明顯偏低
目前深圳僅有的幾所高校里培養層次出現嚴重斷層,培養層次以高職為主,整體偏低。深圳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高層次人才,這種專業層次設置上的缺失使人才培養層次嚴重斷層。針對當前我國“中國制造2025”發展思路及高層次人才的迫切需求,隨著深圳產業戰略轉型升級的進一步深化,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還將進一步擴大,現有的培養層次已不能滿足快速的發展需求。
(四)校企合作不夠緊密
學校先后推出“政校企行,四方聯動”“產學研用,相互促進”等系列工作指示,其主旨是希望得到社會各界對人才培養的大力支持,希望政府、學校、企業與行業之間緊密聯系,將人才培養工作落到實處,為區域經濟建設輸出適配人才。由于缺少企業對學校人才培養相關的扶持或獎勵政策,學校與企業無法形成長效的合作機制,與企業之間有結合但不緊密,有效果但不持續。
二、對策和建議
(一)增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
在新形勢的背景下,全國高職新能源汽車類專業快速增長。目前全國共有1335所高職院校,根據教育部2017年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結果,新能源汽車類專業增長迅速,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招生數量為2013年6個、2014年8個、2015年22個、2016年100個、2017年186個;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數量為2016年12個、2017年25個。預期3年內一半左右的高職院校將會設置新能源汽車類專業。在此形勢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應增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并制定相應人才培養方案,為“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深圳產業戰略轉型升級提供全方位的汽車人才支持。
結合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稱OBE理念)制定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OBE理念是以最終目標(最終學習成果)為起點,反向進行課程設計,開展教學活動。課程與教學設計從最終學習成果反向設計,以確定所有邁向最終學習成果的教學的適切性。教學的出發點不是教師想要教什么,而是要達成的最終學習成果需要什么。反向設計要掌握兩個原則:(1)要從學生期望達成的最終學習成果來反推,不斷增加課程難度來引導學生達成最終學習成果;(2)應聚焦于重要、基礎、核心和高峰的成果,排除不太必要的課程或以更重要的課程取代,才能有效協助學生學習。
(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從教育自身發展角度,推進以校企合作為特征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突出強調培養學習者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強自身管理體制和辦學模式改革,培養出適應高端和智能型制造業發展的創新型人才。開設出一批有特色、有創意的創新型課程,例如,開設以教師科研項目為依托的“創新型項目化課程”,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中。依托學生感興趣的社團進行課程開發等。
(三)構建培養層次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
從整個職業教育發展的角度來看,需要構建層次完善、結構靈活、形式多樣的職業教育體系,加大力度建設應用技術本科、碩士層次的技術技能型課程,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以滿足我國未來制造業發展對不同層次和類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在完善人才培養層次上,一方面應允許一些條件成熟的高職院校招收應用技術型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培養更高層次人才;另一方面應加快深圳技術大學的建設步伐,結合未來深圳及泛珠江三角新興產業服務人才需求目標,構建國內領先,與國際職業技術教育接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管理體系,填補高職教育培養高層次人才的缺失。
(四)加強校企合作力度和社會服務質量
從職業教育對社會服務的角度出發,應整合科研力量和資源,建立一個對外提供技術服務與培訓的機構,形成一個對外技術服務的窗口,實現技術咨詢、服務、開發和成果轉化。與校外企事業單位共同建立技術研發的平臺,實現學?!罢F笮兴姆铰搫?,產學研用立體推進”的戰略目標,為社會開展汽車排放檢測、北斗導航技術應用、汽車電子產品檢測、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等服務,逐漸形成深圳市較具優勢的新能源科研集聚地。積極與相關行業、企業接觸,主動了解企業需求,并尋求與政府合作,聯合開發職業技能鑒定證書。深入研究企業對戰略轉型升級后的人才需求,做好人才培養工作。
參考文獻:
[1]于志晶,劉海,岳金鳳,等.中國制造2025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J].職業技術教育,2015(21).
[2]劉世錦.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3-2022):尋找新的動力和平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韓彥芳,歐陽志紅.“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思考[J].職教視點,2016(2).
[4]敬石開.“中國制造”與職業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7).
[5]李拓宇,李飛,陸國棟.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質量提供路徑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
[6]李權,龍育才.《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高職機電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