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輝,陳志杰

[摘 要]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我國高職院校在實踐教學體系中應不斷提高考核水平。實踐教學考核是最終檢驗學生實踐能力和實踐水平的重要環節。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和實踐能力,進行良好的補充與完善,構建相對完整的實踐教學考核體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考核體系構建和應用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不斷加以改善。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考核體系;實踐教學;構建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136-02
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大特點是教學的實踐性,大多數高等職業院校都將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放在培養體系的首位。實踐教學考核作為高職院校最終檢驗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成為高等院校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衡量教學評價的重要標準[1]。
高職院校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離不開高校對實踐教學能力考核體系的建設[2]。客觀評價學生實踐能力,反饋學生實踐效果,從而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潛力的發揮。
我們依據實踐教學考核原則來構建一套能夠檢驗學生實踐能力和客觀評價學生實踐成果的體系,以便對高職院校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提供一定的指導[3]。
一、高職院校學生教學實踐考核體系原則
(一)全面性原則
建立高職院校畢業實踐考核體系要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要全面考慮各種因素,使學生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都緊密相連,便于有效檢測和反饋學生教學實踐中各項任務的完成目標。
(二)精準性原則
教學實踐考核體系的建立是要對高職院校學生在教學實踐環節中所表現的能力、態度等方面進行精準評價,以培養高職院校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精準定位學生目前實踐能力,保障高職院校有效完成教學實踐任務。
(三)規范性原則
在教學實踐考核中,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盡量做到客觀性與準確性相結合,考核學生實踐能力,讓實踐任務完成時能夠有法可依,使評價工作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保證教學實踐工作能夠有規律地進行,提高教學實踐質量。
(四)發展性原則
在客觀評價高職院校學生實踐過程的教學評價體系時,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提高教學質量,從而使相應的教學實踐不斷改進和提高,切實保障實踐教育的質量。
(五)可操作性原則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考核體系的理論建設是較為容易的,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依然會出現和遇到一些相應的問題,需要我們在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和解決,因而一定要在教學實踐考核體系建設中考慮到可操作性。
二、構建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考核體系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考核體系的構建,客觀精準地反映了高職院校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表現,確保每一位畢業生都在實踐教學中取得收獲和認可。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考核體系包括考核主體、考核對象、考核標準以及考核內容四個方面。從考核實施方法出發,考核主體一般由教務主任以及督導部門承擔,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客觀考核標準來準確、認真地對每一位高校學生的情況作出總體判斷和評價。實踐考核內容則要根據不同學院和各個不同教學環節來確定,如實訓、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每一個環節都要根據具體任務要求和學生達到的具體程度來進行考核。四個考核方面也是相互補充,互為影響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從此考核體系可以看出,實踐教學考核體系中的四個方面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四個方面結合在一起,有機構成一個整體的考核標準,構建實踐教學考核體系。
(一)實訓課程教學考核
高職院校學生所進行實訓教學是依靠理論知識的積累,針對某些開放性課程的實訓教學考核,確保能夠區分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本質的不同,整個考核的重點都放在了實訓研究內容、實訓方法和實訓效果上,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二)實習過程教學考核
學生實習環節是構成高職院校學生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要以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學生在實踐環節中所表現出來的社會實踐態度和社會實踐效果為主進行考核。在學生實習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性是至關重要的,教師的指導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做到對每個學生負責,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是否符合要求,實習評價的合理性和客觀性都是實習過程需要作出的教學評價。
(三)課程考核
高職院校中的一些藝術類或者實驗類課程,需要具有一定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形成自身獨有的設計風格并不斷改進和提高,能夠在設計模型中有一定的價值。畢業環節考查畢業生在高職院校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維是否能夠真正應用于社會實踐和設計模型中。
(四)論文考核
論文是高職院校畢業生都要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此類任務可以對學生多年的學習生涯和學習成果作出一定的檢驗,也可以使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創新意識得到一定的體現。論文考核中的格式是否標準,內容是否明確,論文體系是否健全等,以及論文開題、答辯和最終審核過程中都要依據一定標準來進行合理考核。
三、實踐教學考核體系應用
實踐教學考核體系應用于我國某高職院校畢業審查環節,進行探討研究,在充分調研基礎上進行了對比分析。
筆者制訂了一份高職院校畢業生對畢業審查環節滿意程度的問卷調查,將問卷分發到廣東某高職院校中,共分發200份,回收198份,其中有效問卷190份。通過對以上調查問卷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考核體系應用在高職院校中的畢業實踐各個環節后,學生對畢業實踐環節的條件、實施過程和評價效果滿意度都明顯上升,大部分學生對此考核體系的應用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的,也對此體系應用效果充滿期待。
四、實踐教學體系分析及改進策略
以廣東某高職院校為例,介紹在此高校中相關學科和院系的體系研究成果。通過調研,我們選擇計算機信息管理學院作為研究案例,院系在學科內容上面具有交叉性,專業偏重計算機技術,又涉及信息管理范疇,即用計算機來完成各類信息管理和傳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信息技術的人才提出更多的需求,職業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實踐教學是提高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畢業實踐是檢驗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和實踐的重要舉措。2017年3月到6月期間,我們將畢業實踐教育評價體系在廣東某高職院校應用后,得到了較為客觀的反饋,受到了很多師生的歡迎。通過對體系的構建和應用也大大提高了畢業實踐能力,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有基本的方法可以參考。
盡管實踐教學考核體系有很多優勢,但是該評價體系的應用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不足之處,需要不斷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改革。首先,經費不足的情況,雖然有所減少,但是總體而言仍然存在實踐經費不足的問題,這有可能對某些想要在實踐過程中創新創業的學生產生阻礙,而創業過程中需要大量經費支持,因而學生的實踐經費來源和經費支持力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這部分學生創業的結果。
其次,在教師隊伍上,仍然有部分教師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實踐能力水平有限,實踐意識不強,造成很多學生在實踐中不敢創新,不敢突破自我。因而也需要提高這部分教師的思想意識,改變教師的思維方式,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
再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環節上過于粗糙,行動目標不明確,行為方式不夠合理的現象,環節上缺乏指導甚至缺少必要的技術與設備支持。過程設置也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人員配置不夠,技術人員配合度不夠等。
最后,在整體的評價環節,依然有部分學生覺得考核效果不理想,無法真正做到客觀真實。這說明實踐教學考核中無法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個體需求,有部分學生對此考核結果仍然抱有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
根據實踐教學體系的應用現狀,在正確認識實踐教學考核的意義、目的和性質的基礎上,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結合中國國情,參考、借鑒國內外改革經驗。很多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教育脫節的問題,對此,在現有課程體系外,另創一套實踐教學體系,使學生在畢業實踐過程中可以利用自身所學進行實踐,并順利通過實際考核。課堂學習也是畢業實踐環節的重要基地,可以吸引更多學生通過將實踐活動完善和鞏固課堂知識點,是一個相互補充的互逆的過程。為此我們可以:(1)以創造性的方式將實踐活動引入課堂教學中,如開展創新型學習項目等;(2)在課堂上多展現具體的真實性案例,讓學生在分析案例過程中進行學習和研究;(3)將實踐活動與各種理論課程活動相聯系,找出其中的共同點,尋求兩者之間的相通之處,使兩種課程的內容互相補充,互相融合。
總之,培養高職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舉措,在不斷增加教學實踐機會,提供更好教學實踐平臺的基礎上,構建一套完整的畢業實踐教學考核體系具有現實意義。將此類考核體系應用于某高職院校的畢業實踐考核環節中,并收到了良好的反饋。但在應用過程中,仍然有需要不斷完善和改進的地方,需要我們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完善此體系,創造出更好更客觀的方式來對畢業生的教學考核作出探究。
參考文獻:
[1]韓杰.高職院校校外實踐教學質量多元評價體系的構建與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12):232-234.
[2]王斌.高職院校“1234”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 教育與職業,2015(16):115-117.
[3]張秋燕.高職院校“基礎”課實踐教學“三全”考評體系建構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16):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