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勝
[摘 要] 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發展水平作為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也是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對高校而言,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好壞將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高低。
[關 鍵 詞] 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176-02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作為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
一、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現狀
當前,由于受歷史文化國情、就業導向、管理者思維等多種因素影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總體情況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求還不相符。
(一)思想政治工作未能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多年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創新的步伐未能及時跟進改革開發的腳步,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融合還不夠,沒有充分形成同向同行的協同效應,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力度不夠。
(二)思想政治工作讓位于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
隨著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的持續加大,無論是高校管理者還是學生自己,他們都把如何增大就業砝碼作為共同亟待追求的最大公約數,用人單位也往往把“好用”作為錄用的第一原則,強調業務素質大于政治素質的做法是客觀存在的。
(三)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戰斗力不強
有的高校盡管組建了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但多因其兼職,主觀上認為這不是自己工作的重心,難以出成績而放松或不愿全力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也存在有些業務部門配合黨群部門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只出功不出力的現象,導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際仍停留于黨群部門自己呼吁自己干的現狀。
(四)黨委領導作用發揮不夠
長期以來,高校重業務輕黨建的做法是客觀存在的,自上而下一崗雙責的落實是不得力的,甚至普遍認為業務好抓易于出成效,黨建難抓難于見成果。作為傳道者在明道信道方面出現了問題。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清
離開高等教育的發展,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真正實現;忽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我國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完成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
(二)對思想政治工作應有的定位不準
高校肩負著為黨和國家培養一批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立德樹人的神圣使命和歷史重擔。實際上,有的高校把思想政治工作定位于完成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課程體系教學任務,學生在校期間但求不出事,定位于完成“任務”即可,而不是站在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高度去思量問題,究其實質是定位出現了問題。
(三)對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不實
有的高校對抓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簡單停留于入學教育、學期教育等關鍵節點上,缺少長期性教育和經常性教育。有的高校認為開設幾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舉辦幾場活動就是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認識簡單化、通俗化,具體工作措施傳統化、粗放化,最終導致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平淡化。
(四)對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不嚴
有的高校往往為應付上級檢查突擊查缺補漏甚至不惜造假,以補齊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板”;有的高校習慣于單純依靠組織、宣傳、統戰、團委等內設部門的同志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忽略了教務科研、學生管理、學生社團以及思想政治課教師等群體的自身優勢所在,未能把這股力量有效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隊伍之中。
三、高校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策略探討
習近平強調,中國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作為高校,必須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千方百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一)正確認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與作用,在與時俱進中注重理論創新
堅持高校的戰略地位,就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引導全校師生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師生一生健康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突出高校的特殊作用,就必須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引導師生堅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高校可圍繞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多做專項課題研究,多出精品教材,在創新中始終走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列。
(二)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優勢所在,在以人為本中實現有效突破
1.黨委不容缺位。必須堅持其領導地位,黨委要在領導好組織、宣傳、統戰等部門的同時,協調好校內其他一切部門的力量,使其各司其職積極投身到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有正確引導,更要有考核約束,切實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
2.教育管理者要信道。作為高校教育管理者,自身首先要信道才能傳道,要正確認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與作用,立場要堅定,方向要明確,要始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堅決不言消極言論,堅決不為負面行為。
3.學生要積極參與。學生首先要把自己放在主人翁的角色參與到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來,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放在被管理的角色。學生參與強度如何與學生管理部門的放權與引導關系密切相關。
4.注重融合效應。高校要整體推進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隊伍建設,始終保持這支隊伍政治立場堅定,后繼有人。
(三)強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功能,在創建文明校園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1.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自于文化認同基礎之上的欣賞與肯定。中華民族五千多年光輝燦爛的文明史,厚植了閃光的哲學思想、優秀的人文精神、和諧的道德理念,這是中華民族的魂與根,高校在針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必須圍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行開展,用辯證的思維做好以文化人的工作,不斷從中汲取養分。
2.在弘揚優秀革命文化中踐行文化自信。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團結帶領各族人民走過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形成了“雷鋒精神”等一系列激勵和鼓舞中華兒女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革命文化精神。這些精神在今天非但不過時,反而正當時!高校要緊密結合實際,在創建文明校園活動中自覺弘揚我國優秀的革命文化精神,讓學生做到入腦于心,心領神會,學用結合。
3.在同各種西方文化低俗文化斗爭中堅持文化自信。作為高校大學生,大學時期正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關鍵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信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各類消極的信息無孔不入。為此,高校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遠離消極腐朽文化的侵蝕。
4.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培育文化自信。高校要把大學生作為主體,想方設法讓其融入其中。唯有貼近大學生生活實際的校園文化才是接地氣的文化,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在培樹校園文化中培養大學生的文化自信。
四、結束語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的系統工作,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在提高思想認識,關鍵在于解決突出問題。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高校管理者、師生、家長等在內的一切力量都需要增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切實把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優勢轉化為增強高校發展實效性的內在優勢,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2]項久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3]方華.對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思考[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4]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院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張國江.對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思考[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3(3).
[6]劉仁釗.試析當前思想政治工作教學實效性的現狀及成因[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11).
[7]蔡志強.尋求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理論邏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3(6).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Jing-sheng
Abstract:Education strong a strong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s a nation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for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the indispensable role, is also important to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national core gripper.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good or bad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ffectiv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