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

[摘 要] 園林工程課是園林技術專業培養職業能力的核心專業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是現在教學班級人數多、課時少、實訓基地缺少或是偏遠、授課方式老舊、教學管理缺乏彈性等因素影響了學生掌握基本的職業基本技能。從循序漸進、翻轉課堂、直播課堂的三種課堂教學方法給本門課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等幾個方面探討了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園林工程課堂改革方式。
[關 鍵 詞] 現代學徒制;園林工程;課堂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082-02
一、現代學徒制的發展現狀
“現代學徒制”是不同于傳統學徒制的新的模式。它是傳統學徒制基礎上的創造和發展,它是在高職高專教育教學過程中,將崗位職業技術要求同學校的教育教學內容相結合,并融合現代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突出育人功能的教育教學培養新模式,是一種增強學生崗位適應能力的教學手段。“現代學徒制”有利于高職高專類院校為社會提供所需的高技能實用性人才;“現代學徒制”也是通過學校、企業的深度合作與教師、師傅的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1]在這種新的培養模式下,學校能培養出更滿足企業需要的人才,優化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手段,實現學校和企業的良好對接,實現才人培養的可持續性和連貫性。不浪費國家教學的資源的投入,不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不耽誤企業的生產。可見“現代學徒制”是新形勢下必然采用的教育教學的新措施。
“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在職業教育中具有諸多優點,起源于德國[2],并在洲國家被廣泛采用,美國也在大力推進“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受國際大趨勢的影響,我國2014年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其中明確提出了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必要性。
二、園林工程課程教學的現狀
《園林工程》是園林技術專業培養職業能力的專業核心課程,它包括地形豎向設計與土方工程、水電工程、水景工程、假山工程、園路場地工程和砌筑工程幾個方面的教學內容,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這些實踐性知識的學習是很難通過理論講解來傳授和掌握的。所以一般都采用傳統的實踐教學活動來講授相關的知識,一方面是“師傅”的示范和講解;另一方面“學生—徒弟”的模仿、歷練和領悟。但是現在教學班級人數多、課時少、實訓基地缺少或是偏遠、授課方式老舊、教學管理缺乏彈性素影響,致使學生動手操作明顯不夠,很多實踐性強、工藝復雜的知識難以掌握。
三、在現代學徒制的大環境、大趨勢下園林工程的課程改革是必須的,也是長期探索完成的
園林工程這門課是培養學生施工技能、工程管理和施工圖繪制等技能的專業核心課程,學生的這些技能單純靠理論學習是完全不夠,也不能和企業的需求相吻合的學生想要掌握這些技能,必須經過要“師傅”的言傳身教的現場示范和講解;同時也需要“徒弟”的動手制作和分析比對、消化吸收的這兩個過程才能實現對職業基本技能的掌握。
所以說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的園林工程課堂的改革的主要面臨兩個方面的難題:(1)如何通過合理的課堂改革讓學生真的掌握了園林工程課程中的職業基本技能。(2)如何使課程中培養的職業技能與行業崗位職業技能需求相一致。筆者經過十年的教學探索,總結了幾種應用于園林工程課堂改革的幾種模式。
四、園林工程課堂教學改革的幾種模式
(一)第一種模式是循序漸進
也就是講(基本任務、理論)、做(做具體項目)、講(講優改差)、做(完善任務)的循環教學模式。具體如下:
1.理論部分
結合傳統的理論教學,講解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國家標準。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部分
結合“學中做和做中學”現代教改的模式,采用多樣性實踐課堂,通過真實和仿真的兩種手法讓學生體驗實際工程的。因為課程內容的多樣性,所以實踐教學活動也是多樣性,此處以地形豎向設計和土石方工程為例講解一下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
土石方工程和地形豎向設計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會計算進行地形豎向設計并要會計算土方量。該項目是以校園某空地的地形改造為教學任務的,學生可以去進行實地踏勘和實地進行測量、土方計算等。由于土方改造需要大型的機器設備,不好給學生進行實踐,所以這里安排了用軟件和3D打印機進行地形改造效果的實際模型制作。這是一種仿真教學。
(1)地形設計和模擬校正。學生分組,明確任務,進行場地設計。在這里我們采用了利用CAD設計平面地形、用SU查看三維地形,通過工程量、日光、通風和通行等檢測等驗證地形設計的合理性,然后把合理的地形在3D打印機上打印出來,再進一步校正我們設計的地形,分析地形的排水和場地設計的基本參數是否契合。就這樣設計一個適合環境、適合造景、適合植物生長的非常合理的地形。
(2)地形的放樣和土方量計算。在實訓場地進行測量放線工作,讓學生在完成設計場地改造的前提下進行實地測量。然后回到教室自己算出場地改造的土方量。
(3)全過程的教師(師傅)指導。要求教師的綜合能力非常強,要有軟件使用的能力(CAD、SU等)、工程測量的能力(場地測量)、景觀設計的能力(地形豎向設計)和土方量計算的能力、土方施工的能力。可見,教師必須是有過實踐經驗的人,必須是具備多種技能的行家里手。
3.升華部分
各組之間的地形設計的情況、土方量計算情況對比。選擇一組最優和一組最差的進行PK,通過現場的辯論,教師解析問題所在和解決問題的思路辦法,各組回去修整自己的任務。一直修正到覺得滿意。
4.任務完成
通過上面幾步循序漸進式的實踐教學學習,學生掌握了地形豎向設計的技能、場地測量的技能、土方量計算的技能,教學效果良好。
(二)第二種模式是信息化的翻轉課堂
運用信息化教學的手段并通過反轉課堂的模式進行教學任務的完成。比如假山工程這部分教學內容,上課前,老師通過網絡課程或是墨客。把假山工程的理論知識視頻和假山堆疊技藝的視頻發布上去,學生自行學習。上課的時候,學生就根據老師給定的任務進行假山設計與模型制作。教師現場指導出現在中后期,結合學生的設計圖紙和堆疊的假山模型進行講評。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和問題解決很快地掌握了假山用石的石質特征、假山堆疊的基本技巧、假山施工圖的繪制等實踐內容,教學效果良好。
(三)第三種模式是直播課堂
利用新的現代化信息手段,實現課堂和工地之間的完美銜接。這個改革內容是有一定局限和時效的,但是也非常實用。由于很多在建工地不能容納幾十個學生一起去參觀,同時學生浪費在參觀路途上的時間也比較多,所以根據這種情況,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往屆畢業生),利用現代通訊設備跟在建的工程進行銜接,實現工地上現場直播教學。通過以往的畢業生在工地現場對在建的工程的實際施工狀況和施工技巧的講解,把我們的課堂靈活地變成了能身臨其境的生動的實踐課堂。而且學生可以通過在線視頻提問,并獲得非常快速和準確的解答。這種教學改革是對校內實踐教學不足或是不夠豐富的有效的補充。特別也是對一些隱蔽工程的、應用了新技術新材料的工程,實現點對點的即時現場教學,教學效果非常好。
五、幾種課題教學改革方式對比
通過多年的教學總結,得出以下改革方式的效果對比,如下表所示:
六、實施建議
園林工程課程包括地形豎向設計與土方工程,水電工程、水景工程、假山工程、園路場地工程和砌筑工程幾個模塊。在這么多實踐課程中,我們采用哪種課堂改革方法具體根據學校現有的實踐條件、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掌握的教學資源有關系。假如學校具有實訓基地的話,那地形設計和土石方工程、水景工程就可以采用那個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水電、水景工程由于隱蔽工程比較多,我們如果能采用直播課堂方式更好一些;假山工程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已有的實訓室和實踐材料進行反轉課堂,課程的過程中也可以嵌入直播課堂來講解假山的制作技巧。園林的砌體工程和園路工程比較簡單也可以采用直播課堂或是反轉課堂。
采用靈活的課程改革方式,是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必要的變革,因為徒弟人數較多的情況下,師者只是有限的一個或幾個人,所以想要完成好學徒制教學,必須在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和手段才能實現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的教學改革,才能真正做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學者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1]石偉平,徐國慶.世界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的比較研究[J].職教論壇,2004(1):23-25.
[2]王麗敏.西方國家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研究[J].職業時空,2006(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