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玲會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迅猛發展,科技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擴展與創新,新媒體隨之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然而,在此文化背景下,涌現出許多令人困擾的問題,其中影響最為深刻的即是高校思政方面的工作。新媒體的傳播不僅給當今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帶來影響,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他們在各方面的思想與態度。對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的問題和重要影響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思政教育策略。
[關 鍵 詞] 新媒體;高校思政;創新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200-02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方面必須帶有一定的改革和創新精神,并結合相應的手段、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高校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在培育優秀人才以及建設和諧校園方面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應用意識不強
目前,大多數教育工作人員的教學方式仍然以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對新媒體技術并沒有足夠的重視意識,以至于高校在思政工作開展過程中對新媒體的應用較為缺乏,這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二)學生的選擇能力低
就當前情形來看,將新媒體技術應用于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另一個阻礙是學生缺乏對思想政治的選擇能力。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在學生中的使用越來越普遍,而網絡上又存在著各式各樣的信息,這便給學生對網絡內容選擇的能力增加了一定的困難。
(三)對新媒體在教育學生中的作用認識不到位
有一些教師自身缺乏理想信仰,缺乏對某些現實問題和社會現象的理性分析和清晰認識,太過重視物質利益,輕視無私奉獻。從而導致某些教師在新媒體應用于教育教學、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較少,以致偏重于教授書本知識而忽略使用新媒體對學生人文素質和政治思想素質的教育和培養。
(四)消極使用新媒體技術教導
當前,部分教師存在不能夠規范、嚴謹地使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科研。并且,有的教師在利用新媒體技術向學生教授的過程中,對其是否發揮作用不夠關心、不夠了解,有較大的隨意性,常常敷衍了事。這造成了嚴重的消極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育成效。
二、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工作創新思路
(一)開闊高校思政工作渠道
近期來,在我國教育改革方面,“十九大”提出了相關的新部署方案,以及國務院也對此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對此,處于新媒體背景時期下的高校來說,應直面并積極迎接新媒體所帶來的挑戰。為此,首要的目的即是加強高校思政工作的效率,加強新媒體的重視度,積極開闊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渠道。高校思政工作開展渠道決定著思政教育的影響力。其次,加強高校學生對高校思政平臺的認識,并增強學生與高校思政工作之間的互動性,從而提高新媒體技術在思政工作中的影響力。
(二)建立高校思政工作反饋體系
高校只有從學生對教學的真實評估反饋中,才能從根本上了解高校思政工作中所遺留的問題所在。為了更好地讓高校思政工作適應當今時代的變化,有必要對高校思政工作進行改革和創新,而教學評估可以有針對性地檢驗高校思政工作的好壞,還應有效結合新媒體技術的特點與優勢,對此起到一定的整改作用。因此可以強化網絡化評估體系的建設力度以及改善相關評估方式,如,可采取匿名的形式,從而確保學生在反饋過程中有效地規避其他因素對此的困擾,進而提高反饋的真實性,對有關高校的思政工作起到督促作用。
(三)提高新媒體技術自主應用力
近年來,高校在創新教育方面不斷加強了力度,并從中獲得不小的收獲,同時也為促進國家現代化建設發揮了有力的作用。而當前高校的思政教學方面處于較為復雜的境地,為此可以合理運用新媒體自身具備的特點,正確應用新媒體技術,為思政教學工作在實際運作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促使思政教學訊息得以全面迅速地傳遞,并且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起到幫助。
(四)引導學生建造自主學習理念
當今社會,學生在使用網絡獲取信息時,可以從中獲取到各種各樣的資源信息,獲取方式也從被動轉換到了主動。但在此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同時為了響應我國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新策略的思想道路,當前急需實施推進高等教育等各方面綜合改革的措施,這便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效利用新媒體技術展開教學,促使學生改進自主學習的觀念。
(五)有效調節相關理念,積極改善工作內容
在新媒體技術發展背景下,學生越來越注重被隱藏的資料信息,因此在新媒體思政教學工作中,教師工作人員一定要調節好自身的相關理念,始終貫徹“育人為本”的信念,將樹立先進的創新教育理念、加深高校創新力度改革作為促進高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從而全面督促學生發展,進而在改善技術基礎建設的流程中,確保為新媒體工作技術的發展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與學校的各類溝通和交流中來。
三、新媒體視角下對高校思政工作帶來的影響
(一)新媒體為高校思政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
新媒體打破了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了高校思政教育形式,為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條件,當前我國思政高校學習環境發生了明顯改變。在新媒體視角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對高校思政工作進行深入探究是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教育機構要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高校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新媒體和學生的深入接觸能夠增強學生對思政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理念。在新媒體環境影響之下,要充分發揮教學設備的創新性和實用性,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新媒體不僅加快了對高校思政工作的建設,還能帶動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思政課程學習中,通過新媒體設備的引入能夠實現高校思政教學的根本目標。
(二)新媒體為高校思政工作帶來了機遇
新媒體具有時代性和創新性,為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促使學生深刻認識到自身的價值,讓各大高校思政領導客觀地反思學生思政教育面臨的弊端問題。同時也可以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進行科學的規劃和指導,使高校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認識,隨著新媒體的不斷更新和發展,為各大高校思政工作創設了良好的教育平臺。新媒體的迅速興起,不僅加強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引導學生樹立人員的人生價值觀,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有著積極影響。在新媒體大背景下,為高校工作的思政建設提供了詳細的參考建議,在高校思政工作教育中應用新媒體技術,能夠將抽象的問題變得形象、簡單,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為高校復雜思政內容的引入奠定了基礎條件。
(三)新媒體應用提升了高校思政教學的有效性
新媒體教學平臺涉及的信息數據比較全面,蘊含著豐富的信息數據,為高校的思政建設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參考信息。因此,新媒體技術擴大和應用明顯提升了高校思政教學效果,有效豐富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內容。通過新媒體對思政核心內容的歸納和總結,有效拓展課外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思政教育宣傳,打破了枯燥單一的思政工作教育氛圍。讓學生深刻地認清各種弄虛作假的社會現象,認識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設身處地為校園思政工作著想,使思政建設工作更好更快地在各大高校中順利進行。
四、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技術水平不斷得到提升,而伴隨著這日新月異的變化,新媒體技術也隨之出現,且影響力日益得到擴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校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久遠而又深刻的影響,也給傳統的高校思政工作帶來了巨大沖擊——傳統的高校思政工作已經無法滿足當今時代發展的需求,為了達到豐富教學資源的目的,也更為了使教育事業有更好的道路發展,則需要將新時代新媒體技術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這需要有關工作人員清晰掌握新媒體的發展走向,有效把握新媒體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并積極運用新媒體的相關優勢,對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進行探索和實踐。這對新時期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創新發展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也對革新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有著重大意義。與此同時,還應隨之改變傳統高校思政教育方面的工作理念,并培育相關高水平思政教育工作者隊伍、總結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早日達成革新目標。
總而言之,新媒體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應用仍然有著許多困擾與問題,因此處于新媒體背景下的高校思政工作的革新則更顯意義非凡。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創新思路改革的研究、探索、實踐,拓展了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道路。使高校的傳統思政工作方式得到了革新,彌補了原有思政教育模式下的缺陷,進一步加強了新媒體發展意識對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影響。歸根結底,新媒體技術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更為優秀的發展平臺,并進一步促進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曹冬華.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創新思路研究[J].現代交際,2017(13).
[2]陳立影.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創新策略探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6(5):27-29.
[3]于娟.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創新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7):82-83.
[4]趙軍.淺談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創新[J].經營管理者,2014(3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