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祥
[摘 要] 辦好邊疆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以來,邊疆民族地區高職院校認真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大膽探索黨建工作,以黨的建設引領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分析存在的問題,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邊疆民族地區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意義重大。
[關 鍵 詞] 邊疆民族地區;高職院校;黨建工作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204-02
邊疆民族地區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為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人才、開展科學研究、提供社會服務、傳承創新優秀民族文化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辦好邊疆各族人民滿意的邊疆高職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以來,邊疆民族地區高職院校認真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按照新形勢下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大膽探索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的新路徑、新方法,以黨的建設引領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新進展。
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于2001年成立,2006年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水平評估,2012年成為云南省高職教育示范性院校,2016年榮登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學院由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舉辦,是典型的邊疆民族地區高職院校。本文以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為例,闡述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邊疆民族地區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有效做法。
一、“六個強化”的具體做法
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學院總結提煉出“動腦子”“排日程”“壓擔子”“對靶標”“插紅旗”“抓特色”6個有效做法,推動黨建工作上水平、見實效。
(一)“動腦子”,推動黨建工作品牌化
動腦子就是強化頂層設計,創新工作思路,創建黨建工作品牌,形成作用發揮好、特色亮點多的生動局面。學院現有在籍學生(學員)11418人,在職教職工373人,在冊黨員267人,黨務干部33人,基層黨支部11個。針對黨員人數多、黨建任務重的實際情況,學院黨委在認真總結過去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1+11+X”的黨建工作思路——“1”即一個黨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統一領導黨建工作;“11”即11個黨支部,每個支部結合各自實際,發揮各自優勢,夯實黨建基礎,形成11個戰斗堡壘;“X”即以問題為導向,找準著力點,總結提煉好經驗、好做法,形成X個黨建工作特色亮點,打造黨建工作品牌。目前,11個黨支部都創建了各自的特色品牌。上級黨組織對此給予充分肯定,今年9月,特意選擇在學院召開西雙版納州黨的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向全州各級各類學習介紹學院黨建工作經驗和做法。
(二)“排日程”,推動黨建工作常態化
排日程就是強化常規管理,做到年有計劃、月有安排、周有日程、日有具體內容,使黨建工作抓在經常、做在日常。制定黨委年度《黨建工作計劃》《中心組學習計劃》《“基層黨建提升年”實施方案》《“三會一課”實施方案》,黨支部黨建工作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做到黨建工作年有人管、月有人抓、日有人做。堅持每周1次院領導會議、每月1次中心組學習、每月1次黨委會、每月1次院長辦公會。自2009年起,把每年的5月確定為“黨建工作月”、6月確定為“黨風廉政建設月”,至今已持續開展8年。2017年以來,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清理整治辦公用房,把空余出來的辦公用房用作支部活動室,建立“黨員之家”,為支部開展日常工作提供保障。
(三)“壓擔子”,推動黨建工作崗位化
壓擔子就是強化責任落實,壓實責任、傳導壓力,做到責任到崗、責任到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動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地見效。堅持嚴字當頭、實字當先,牢固樹立“抓好是本職,不抓是失職,抓不好是瀆職”的黨建工作責任意識。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工作,推動責任落實。落實黨建工作主體責任,按年度與基層黨支部簽訂《責任書》,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黨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分管領導履行直接責任人職責,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黨支部書記履行支部黨建職責,黨員明確崗位職責。制定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分解》,層層簽訂《責任書》,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以崗定責,對號入座,列出責任清單,使每一位黨員履職盡責。
(四)“對靶標”,推動黨建工作精準化
對靶標就是強化問題導向,就是“把脈問診、對癥下藥”,做到工作落實穩、準、狠,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密切黨群關系,推動工作落實。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確定年度工作重點,精準發力,提升黨建工作的精準度。如,針對臟亂差現象,開展校園環境專項整治,大力改善育人環境;針對作風不實、風氣不正問題,持之以恒狠抓校風教風學風建設;針對管理不規范問題,把2017年確定為“制度建設年”,加強建章立制,完善制度體系;針對扶貧攻堅難題,堅持每月1次深入扶貧點開展工作,決勝扶貧攻堅;針對聯系群眾不夠緊密的問題,建立困難黨員、困難群眾、家庭貧困學生聯系制度,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針對辦學條件不夠完善的問題,全力推進新校區建設等。
(五)“插紅旗”,推動黨建工作示范化
插紅旗就是強化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努力做到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增強典型帶動作用,為黨建工作注入生機與活力。結合“堅持黨建提升年”活動,積極爭創一流黨建。建立“流動紅旗”制度,11個支部爭先創優,哪個支部優秀就把流動紅旗授予那個支部。建立黨員示范崗,廣大黨員比學趕超,爭創一流業績。以黨建為引領,全面加強安全保衛工作,構建“大安全”工作格局。落實黨組織的思政工作主體責任,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發揮黨建帶群建作用,帶動團建、工建、婦建強起來,學院團委9次榮獲“三下鄉”先進單位、6次榮獲共青團云南省委“五四紅旗團委”稱號,工會民主管理作用進一步發揮,教職工利益、婦女權益得到更好保障。加強黨盟合作,引導盟員為學院建設獻力獻策。
(六)“抓特色”,推動教學科研國際化
抓特色就是植根傣鄉大地,發揮區位優勢,堅持特色發展,提升教學科研國際化水平,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推動“國門大學”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堅持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緊緊圍繞“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等省、州戰略,培育特色專業,大力培養少數民族人才,傳承創新優秀民族文化。堅持開放辦學,實施“走出去”戰略,與28所國外院校簽訂合作協議,大膽創新和實踐“2+1”“1+3”等國際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留學生1300余人,培訓國外人員1000余人,建成“中國語言文化中心”2個,在校留學生規模達到384人。2009年6月,老撾國家副總理來院看望老撾留學生,對學院培養老撾留學生工作表示高度贊賞。搭建國際學術交流平臺,與泰國清萊皇家大學、老撾南塔師范學院共同發起并已連續舉辦5屆“湄公河次區域民族文化與經濟學術交流會”,國際學術交流和項目研究取得可喜成績。
二、幾點體會
總結幾年來的黨建工作,學院對創新工作思路,加強黨的建設,辦好邊疆高職院校,有以下四點體會:(1)堅持黨的領導,是辦好學院的根本保證;(2)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學院的立身之本;(3)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學院發展的堅實基礎;(4)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是黨建工作的不竭動力。
三、結語
總體來看,近年來邊疆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成效是明顯的,但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主要有:黨務工作隊伍和思想政治輔導員隊伍建設滯后,人員素質不齊,數量嚴重不足;一些基層黨組織還沒有真正強起來,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依然存在;一些黨員黨員意識淡化,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明顯等。今后,我們將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不斷創新工作模式,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為辦好邊疆各族人民滿意的高職教育提供保證。
參考文獻:
[1]曲展.加強民族地區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研究[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4):33-34.
[2]丁永華.對民族地區高校黨建工作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13):62-63.
[3]閻科培,周瑾.加強邊疆民族地區高校黨建工作[J].高校理論戰線,2017(14):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