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飔銘,謝振中,高仙
[摘 要] 隨著我國科技、學術科研的不斷發展以及信息技術在期刊編輯、出版中的應用,既改變了傳統期刊的出版方式,也對期刊編輯的素質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提升期刊編輯的業務素質與能力也成為促進報刊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期刊編輯素質與能力提升的路徑進行系統闡述,以期為促進期刊質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參考。
[關 鍵 詞] 期刊編輯;素質;能力
[中圖分類號] G23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027-01
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及信息技術在期刊編輯、出版中的應用,對期刊編輯的專業知識、業務能力以及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隨著我國科研工作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各類學術成果的發表數量也隨之大幅增加,這也導致學術論文質量參差不齊,進而也影響到了期刊的質量[1]。因此,全面提升期刊編輯的素質與能力業已成為期刊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期刊編輯素質與能力提升的路徑進行系統闡述。
一、更新期刊編輯的業務意識
(一)創新意識
創新是期刊行業生存的基礎和動力,更是提升期刊行業質量與生存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期刊編輯須具備、保持較高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并在實踐工作中不斷更新、運用創新意識,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同時,期刊編輯既要不斷完善、提升自身的開拓性思維與創新意識,積極了解與自身專業相關的新事物、新知識,還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開放思想,掌握與自身專業、編輯相關的前沿信息與技術,運用新思維、新方法不斷進行編輯業務的創新與實踐。
(二)品牌意識
隨著我國期刊行業的發展,其業內競爭也日益劇烈。因此,期刊編輯須具備良好的品牌意識,在提升期刊質量的同時,達到提升期刊市場占有率的目的。期刊編輯在工作實踐之中,應自主地將期刊品牌建設與開發作為提升自身素質與編輯能力的基礎,對期刊選題、編輯、出版等內容嚴格把關,有機地與前沿信息、技術相結合,積極開發、建設品牌期刊。同時,期刊編輯還應積極與作者進行深度交流與溝通,了解更多作者的創作特色,為建設、培育品牌期刊、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奠定基礎。
二、提升期刊編輯的業務能力
(一)強化學術查新環節
隨著科技、學術科研信息與技術的發展,期刊編輯應強化自身的學術查新能力,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相關查新軟件,嚴格檢查相關學術論文的質量,避免學術造假、一稿多投等現象的發生,進而達到保障期刊質量的目的。
(二)提高信息處理、加工能力
在科技及網絡信息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期刊編輯工作業已與信息處理、加工密不可分。因此,期刊編輯既要具備基本的專業素養,還要具備較高水平的信息感知能力、處理能力與加工能力,善于開發、利用一切與自身專業、工作相關的信息資源,及時發現各類專業信息中的“熱點”與“亮點”,并通過合理、有效的處理與加工使之能夠成為提升自身編輯素養、品牌建設的基點[2]。
(三)提升自身文字處理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字能力既是期刊編輯的職業能力,也是其編輯能力、判斷能力及審美能力的綜合體現。因此,期刊編輯必須具備過硬的文字處理能力,不但要強于作者的文字能力,還要具備良好的構思立意、遣詞造句及謀篇布局的能力,并通過自身高水平的方字加工能力,對文章進行糾錯、順紊、補遺、去冗、潤色等,以去蕪存菁、辭殊而意顯的目的,最終提升文章的可讀性。另外,期刊編輯還要博覽群書、完善知識結構,以提高自身的審稿能力與效率[3]。
三、完善期刊編輯的各項保障機制
(一)建設創新文化激勵機制
創新是期刊的生命力所在。編輯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應始終貫穿于選題、策劃、編輯等活動之中。因此,健全、完善期刊編輯的創新文化激勵體系也是促進期刊編輯不斷創新、大膽創新的重要保障。創新文化既可以促進期刊編輯在約稿、審稿、編輯、校對等實踐工作之中的熱情,在促進期刊編輯業務素質、能力的同時,還會為其營造良好、有序的競爭氛圍,并為提高期刊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創新與激勵基礎。
(二)完善人才培養、激勵機制
物質激勵是運用各種物質手段來滿足被激勵者的物質需求,進而達到調動其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目的。因此,雜志社應高度重視對期刊編輯的人才培養,并健全、完善相應的物質激勵機制。如,雜志社應通過相關的人才培養保障機制與物質激勵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對編輯進行相應的培訓,以提高其創新能力、文字編輯能力、專業素養等,并通過相關的物質激勵來激發其創新意識、競爭意識,為全面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奠定物質基礎。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科研活動的有序發展,各類學術論文的發表數量急劇上升,為期刊編輯的素質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雜志社應不斷提升期刊編輯的創新意識、品牌意識,強化其學術查新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以及文字處理能力等,以保障期刊編輯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與能力,這對提升期刊質量、促進其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萬小燕.淺議學術期刊編輯信息素質的培養[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14(1).
[2]周紅兵,劉巖,方秀菊.論學術期刊編輯的文字能力:特征·運用·提升[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5).
[3]韋志巧.淺析現代文字編輯的素養與能力[J].新聞傳播,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