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琳
[摘 要]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與高校連年擴招,我國高校普遍存在學生能力參差不齊的問題,學生整體素養有待提高,加之近年來金融危機對我國人才市場的影響,高校畢業生現有的能力和素養已難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經濟發展與教育改革新時期,我國高校應進一步將就業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理念,轉變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就業型教育氛圍,重視基地建設、拓展實踐平臺,倡導多證就業、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就業指導與心理教育,全面建立起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關 鍵 詞] 就業導向 ;教育管理; 能力素養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212-02
一、高校教育管理現狀與改革分析
(一)高校教育管理現狀分析
隨著高校就業問題日趨嚴重化,高校教育管理問題越來越受到我國政府、教育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政府及高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應對高校就業問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學生的就業現狀,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教育管理觀念未能及時轉變。高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規劃與實施都圍繞既有的教育管理觀念與思想進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高校大學生就業之間矛盾的激化,簡單的應對措施已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很多高校及教育部門管理者未能及時轉變教育管理思想觀念,仍然以舊的觀念理解全新的教育管理工作及工作模式,嚴重制約了新時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規劃與實施。
教育平臺與實踐基地建設不合理。很多高校片面理解政府和教育部門提出的新型教育管理理念,沒有將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沒有根據不同的專業切實建設學習交流平臺與實踐平臺,制約了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也有高校過分建設學習實踐平臺,未能在高度整合教學資源的前提下加強實踐平臺的建設和改善工作,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和財力,教學平臺的建設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管理模式
要真正解決當前高校大學生就業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就必須從根本上轉變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理念,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管理模式。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高校需要重點轉變教育管理工作思想,認識到大學生就業與在校學習之間的緊密關聯,調整學生常規學習與就業能力培養的關系,根據人才需求特點進行專業設置,幫助學生在高效、常規學習的同時,結合科學的實踐性學習,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養,為社會培養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素養
(一)轉變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就業型教育氛圍
高校領導與教職工應將專業人才培養作為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與最終目標,轉變落后的教育管理理念,樹立并堅定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管理工作思想,切實根據行業發展與市場需求設置專業教學管理工作,強調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精細化、科學化。在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下積極拓展各專業的日常教學網絡、改進常規教學與實踐教學方式。在徹底轉變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礎上,各高校應積極營造具有濃厚的就業與創業背景的學習氛圍,幫助大學生認識到就業與創業所必需的能力與素養,設立專門的與就業相關聯的就業與創業宣傳欄、校報、廣播節目、交流互動節目及教育咨詢專場報告研討會,讓學生時刻接觸到最新、最實用的就業信息與就業動態,在充分的交流與溝通中引發學生對自身能力及就業方向的深入思考,并樹立正確的學習與發展方向。另外,學校內部的報亭、學生超市等自主創業服務區能營造良好的就業與創業氛圍,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高質的創業環境,還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就業與創業意識。
(二)重視基地建設,拓展實踐平臺
就業與創業基地建設及實踐平臺的拓展是高校實現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礎和關鍵。在教育形式不斷創新和改革的新時期,我國高校應充分認識到實踐基地建設及實踐平臺的拓展對培養和塑造學生的重要意義,深入分析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教育管理核心,根據高校教學環境及不同專業設置和實施,實施有效的實踐基地與實踐平臺建設與拓展工作,既要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廣闊的、豐富的實踐環境,又要幫助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和正確的職業發展觀念,引導學生更多地聯系實踐操作與理論知識,在實踐學習過程中更多地對自身學習狀況與發展方向進行反思,適時調整和轉變學習方式及發展方向。
高校實踐基地的建設與拓展應根據高校教學環境及不同專業設置和實施,尤其是汽車、道橋、建工、物流等實踐要求相對高的專業類型。汽車類專業可建立專門的實踐教學基地,并積極拓展校外實訓教學基地,實行校內外理論實踐教學交叉進行的高效教學模式,同時,可充分運用社會及行業脈絡、請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與汽車類企業達成穩定的合作協議,共同培養具有良好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實用性人才。
(三)倡導多證就業,拓寬就業渠道
多證就業,即培養具有多重專業背景的綜合型人才,此種人才教育管理理念是在經濟全球化、行業大交融的時代與社會背景之下發展起來的。真正的多證就業并不是盲目地考取證書,而是通過引導學生拓展知識面、拓寬能力與發展視野,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學習和實踐中提升自身綜合能力與素養,真正實現自我價值,并最終順利就業、高質就業。
在社會經濟發展與教育改革的新時期,我國高校應認識到大學人才綜合培養的重要性,充分分析不同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學特點與行業發展狀況,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橫向發展的意識,培養真正適應社會經濟與行業市場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四)理順專業與就業關系,切實提升學生能力
隨著高校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學生和家長越來越關注專業與就業之間的關系,對專業教育工作存在很多片面的認識,嚴重阻礙了學校培養社會及市場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各高校應充分認識到專業與就業之間的動態變化關系,明確不同學科、專業與行業之間的內在聯系,理清不同專業及行業真正需要的人才類型,既不要盲目追求就業率,又不能片面認識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