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
[摘 要] 中職教育是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狀況開始下滑,中職學校招生難成為中職教育的瓶頸,在很長一段時間困擾著中職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以中職學校招生為切入點,在概述中職學校招生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通過分析造成中職學校招生難的原因,探討了解決中職學校招生問題的對策,旨在說明中職學校招生的重要性,以期為中職學校提供參考借鑒。
[關 鍵 詞] 中職學校;招生;問題;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8.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040-02
中職教育擔負著培養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任務,生源是中等職業教育存在的前提。近年來,中職學校招生數量逐年減少,許多中等職業學校面臨招生困境,雖然國家出行許多優惠政策刺激中職學校的發展,但中職學校招生仍然存在“政府重視,社會輕視,家長歧視,學生蔑視”的現象,“招生難”影響著中職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如何解決中職學校招生難的問題是當前中職教育教學關注的焦點。因此,探討中職學校招生的問題與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筆者對中職學校招生進行了相關思考。
一、概述中職學校招生存在的問題
當前,中職學校招生的現狀不容樂觀,學校很難完成既定招生計劃數額,招生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生源數量急劇減少、學生質量整體較差、招生競爭日益激烈,其具體內容如下:
(一)生源數量急劇減少
生源數量急劇減少是中職學校招生存在的問題之一。目前,中職學校招生生源數量正逐年快速下滑,招生難普遍存在于中職學校招生的過程中,既定招生計劃不僅不能完成,部分中職院校因生源枯竭面臨生存挑戰。有些學生入學后中途放棄學業,也使生源數量減少,可以預見的是,一旦生源不足,學校的持續健康發展將受到威脅,中等職業教育有可能成為“無源之水”。
(二)學生質量整體較差
學生質量整體較差制約著中職學校的發展。從中職學校學生的構成上看,招生對象是初中畢業生和具有與初中同等學力的人員,一般來說,選擇中職學校的學生往往基礎較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多是普通教育升學成績不理想的初中生,大部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有厭學情緒,接受能力較低,學生的綜合素質還停留在較低水平,在品德素養方面也表現出種種問題。中職學校學生的特殊性,給日常教學和管理帶來了較大困難。
(三)招生競爭日益激烈
招生競爭日益激烈使中職學校招生陷入困境。中職招生不正當行為已嚴重影響到職業學校的形象,生源競爭激烈,招生市場混亂。激烈的生源競爭導致職業學校間存在不正當、不規范的招生競爭,不僅沒有取得良好的招生效果,而且加劇了家長和學生對中等職業教育的抵觸心理。即便中職學校在招生問題上絞盡腦汁,但大部分中職學校的招生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
二、造成中職學校招生難的原因分析
從中職學校招生的現狀上看,造成中職學校招生難的原因較多,主要有高等教育擴招的影響、社會對職校存在偏見、中職教學設置不合理,其具體內容如下:
(一)高等教育擴招的影響
高等教育擴招的影響是造成中職學校招生難的客觀原因。普高近年來發展較快,高中招生規模逐年加大,高等教育擴招在客觀上吸引了一部分學生,擠占了中職學校招生的空間。據統計高招錄取率增長達到80%以上,高中和高職分數線一降再降,錄取比例也年年攀升,家長還是偏向于讓孩子讀高中,更多的學生選擇考大學,在普通高中持續擴招的影響下,中職教育孤立化和邊緣化導致中職學校的招生空間越來越小。
(二)社會對職校存在偏見
社會對職校存在偏見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中職學校招生難。從社會層面來看,由于人們對中職教育教學認識不足,觀念陳舊,滋生了歧視職業教育的社會現象。具體說來,很多家長片面地認為讀普高比讀中職更有前途,普遍把讀書上大學作為實現人生理想的第一目標,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就業前景來考慮。社會對中職教育的期望值和認可程度并不高,職業教育和普高相比還處在弱勢地位,尚沒有形成全社會理解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
(三)中職教學設置不合理
中職學校招生難還由于中職教學設置不合理。中等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以基礎理論為主,師資力量、教學手段和綜合能力都亟待優化。其中,中職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一方面使職校缺乏特色,專業過于重復,專業理論課程和技能課程也還存在欠缺,在課程設置上的比重不均衡,難以適應專業課程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中職教育與企業需求脫節,現有的中職教育難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專業設置和市場不適應、實訓設備老化、教學模式陳舊等,都非常不利于中職教育教學的發展。此外,師資力量薄弱,實踐能力不強,有些教師少有甚至沒有參加過職業技術課程實踐,難以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教學目標迫切需要中職學校轉變辦學思路。因此,探索解決中職學校招生問題的對策勢在必行。
三、解決中職學校招生問題的對策
中等職業教育遭遇招生困境,要想在激烈的招生競爭中突圍,必須結合當前的問題和原因,探索中職學校生存之道。為進一步提高中職學校招生水平,在了解中職學校招生問題及其原因的基礎上,解決中職學校招生難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具體內容如下:
(一)加強中職招生宏觀調控
加強中職招生宏觀調控是解決中職學校招生難的有效途徑之一。中職學校招生應在規范有序的招生環境下開展,營造良好的招生環境,無疑對提高中職學校招生水平大有裨益。在具體做法上,加強中職招生宏觀調控,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植和幫助,要把握好三個關鍵點:(1)政府要建立健全中職學校招生市場的競爭法則,在招生問題上積極尋求政府的幫助,讓政府加強對招生市場和招生中介的監督和管理,確保中職學校招生的良性循環和競爭。(2)政府應統籌中職教育的布局結構,從宏觀上調控中職學校招生的形態,嚴格審核辦學資質、規模條件及招生專業,規范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市場秩序,對中職學校專業的設置,要鼓勵中職院校打造特色專業,以自身資源及辦學優勢自主設置專業,增強中職學校的競爭力。(3)政府應制定中職教育發展戰略,對中職學校的發展建立長遠的規劃制度,逐步建立就業準入制度,在政府引導下,使中職學校的公信力得到提升,提高中職學校畢業生的工作條件和社會保障水平。
(二)正確看待中職教育前景
正確看待中職教育前景是解決中職學校招生難的重要環節。中職教育前景廣闊,但受制于傳統教育教學觀念,近些年招生中沒有重視對教育前景的宣傳和推廣,使許多家長片面地認為中職教育前景堪憂。為改善人們對中職教育的偏見,應加強宣傳、提高認識、樹立中職教育正確的教育觀,通過多渠道、多層面、多途徑的方式,如利用網絡、電視、報刊等大眾傳媒,加大對“工匠”“技術能手”典型的宣傳,依托“職教宣傳月”“技能大賽”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通俗易懂的活動,消除人們的偏見,轉變“重普教、輕職教”的傳統觀念,為中職教育正名,營造有利于中職教育發展的社會大環境,形成全社會理解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對中職學校而言,尊重人才,尊重職教,只有讓家長和學生了解中職教育的地位、作用、人才培養目標等,學生和家長才能逐漸接受和認可中職教育,進而選擇中職學校。
(三)深化職校教學課程改革
深化職校教學課程改革對中職學校招生至關重要。把“質量”作為學校發展的生命線,中職學校自身要提高競爭力,必須深化職校教學課程改革,調整專業結構,創辦特色專業,不斷挖掘自身的優勢和潛力,以學校辦學特色來吸引學生就讀。在具體做法上:(1)要創新辦學理念,對職教課程進行深度開發再造,重新分配課程教學的比重,堅持“就業”為向導,“職業特色”為特征,始終把教育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掌握較高的實踐技能上,對學生的定位導向更貼合企業實際需求,切實加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2)加強專業建設,推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從優化師資力量入手,既要具備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素質,對現有教師進行整合,采用校本培訓、專業骨干培訓、技能競賽等方式,不斷提高中職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3)加強校企合作,開展訂單教育,以就業機會來吸引學生就讀。對中職學校而言,應堅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路線,積極尋找、拓寬提供實習、就業渠道的企業,達到中職學校與企業設備技術優勢互補。
總之,中職教育肩負著培養各行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之重任。中職學校招生問題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對中職學校而言,探索中職學校招生難問題,應結合當前招生的實際情況,從加強中職招生宏觀調控、正確看待中職教育前景、深化職校教學課程改革等方面,積極探索中職學校招生的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擴大中職學校招生,提高中職學校招生水平,進而促進招生難問題的化解。
參考文獻:
[1]姜陽.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院校電器電子教學實踐分析[J].學周刊,2014(11).
[2]邢秋迪.職業院校學生專業認同現狀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2).
[3]胡德文.現代化企業管理在中職學生管理中的應用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8).
[4]余艷,薛佼.中職教育逐步陷入招生困境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5).
[5]林廣康.淺談我國中職教育發展面臨的危機與前景[J].品牌(下半月),2014(9).
[6]孫露,楊若凡,石偉平.中本貫通課程銜接體系構建的實然與應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2).
[7]田暉.基于現代職教體系的中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與提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