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煉鋼
[摘 要] 通過分析現階段中職學校的現狀,探討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新思路。
[關 鍵 詞] 中職;德育工作;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211-01
一、中職生的現狀
(一)學習目的不明確
有很大一部分中職生不知道來中職學校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處于迷茫狀態。
(二)學習態度不夠端正
一些中職生對學習不重視,學習態度不積極,對一些基礎性課程非常厭煩。上課不認真聽課,不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
(三)學習能力比較差
大部分中職生基礎較差,對授課內容不是很了解,有些知識銜接不上,自己又沒有能力自習,更不會主動去問老師。這樣導致學生對學習越來越缺乏興趣,學習能力很難提高。
(四)部分中職生思想品德不良
部分中職生思想品德修養差,少部分學生組織性差、紀律性差,厭倦學習、逃避學習、逃課等情況層出不窮。有些學生,由于受到家庭、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表現叛逆,自由散漫、我行我素,沒有把紀律當回事,不服從老師的管教,令班主任工作難以開展。
(五)部分中職生學習動力不足
目前部分中職生課堂學習不積極。學生的學習動力沒有激發出來。部分中職生沒有求知欲和上進心,無緊迫感,沒有合理的學習計劃,缺乏職業生涯規劃。
二、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面對中職生如此多的問題,德育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應對呢?德育工作如何有效開展呢?德育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在工作的過程中注意積極挖掘和拓寬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使學校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是目前職業學校共同面對的新問題。下面談幾點體會:
(一)以人為本,德育為先
要重視德育教育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學校應該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作為思想品德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多開展主題班會、演講比賽、技能節、校園文化藝術節等內容健康的活動,寓教于樂,加強學校德育建設。
(二)改革德育課的教育模式
職業學校的教育在不能停留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形式上,要運用信息化教學模式,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因此,要做到以下幾方面:(1)改革德育課的內容,重點放在職業精神、敬業精神培養環節上。(2)改革德育課的教學模式,采用實例教學、角色扮演、討論辯論等實踐性比較強的教育模式,學生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才容易接受德育教育,使德育真正入腦入心。(3)多到企業去參觀學習,多進行實踐活動,也可以請一些企業家到學校講奮斗史,結合就業指導,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敬業精神。
(三)加強學生管理是關鍵
職業學校的學生管理部門是規范學生遵守規章制度、加強思想道德實踐的關鍵部門。應該在《中專生守則》和《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規定》的基礎上,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補充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落實班級、班主任、學生會、學生科、團委等部門組成的目標管理體系的建立,并且制定學校學生德育教育考核檢查體系。通過管理部門的制度來落實評價學生思想道德,使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缺點,在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重視個人行為規范的不斷改進,將“德”落到實處。
(四)做好“落后學生”的教育轉化
在學校中,一部分學生思想品德落后,能否教育轉化這些問題生直接影響到能否形成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當前中職學校德育“低效”問題,主要就是“落后學生”的轉化問題,因此,要特別重視做好問題的教育轉化工作。
(五)通過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可以通過內容健康、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以生為本、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可以開展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通過舞蹈、讀書、征文、演講、辯論、書畫、體育競技、專業技能競賽等形成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把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緊密融入校園文化活動中。同時要注重學校的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獎學金制度。通過制度文化建設,促進德育工作。
雖然,目前中職德育工作出現一些新問題和新情況,但是這些都是工作內容的一個部分。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擔當,只有中等職業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始終把加強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積極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才能建立更加完善的德育教育體系,譜寫新時代德育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