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生海
[摘 要] 通過對色彩規律基本原理的概括,運用色彩規律的調和與對比,歸納出色彩規律在運動鞋設計中的表現形式,提出新的鞋類造型的設計方案;利用色彩規律,可以很好地解決目前一些中職學生在鞋類設計上配色單一等問題,讓鞋類配色更加豐富多彩以及提升色彩價值的重要性。
[關 鍵 詞] 中職生:色彩規律;運動鞋;調和;對比;設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131-01
一、色彩規律的構成
(一)色彩規律
要想了解色彩規律,首先就要讀懂色環。色環由赤橙黃綠青藍紫組合而成,紅、藍、黃是基本的三原色,它可以調配出其他不同的色彩。每兩個色之間存在著協調、對比、補色三種關系。在色環上越接近的,顏色越接近。對比最強反差最大的就是補色,紅、綠、藍。色彩的這些原理在色彩設計中形成了色彩規律,也正是色彩規律給運動鞋設計中帶來了極大的積極影響。
作為最強烈的視覺沖擊,色彩規律在產品設計、包裝設計以及運動鞋色彩規律設計等各個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其最低的成本創造著各個領域最高的附加值,它創造的經濟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二)色彩規律的基本構成
任何一個色彩都有它特定的明度、色相和純度,正是由于明度、色相和純度構成了色彩規律。
1.明度
說到明度,最亮的是白,最暗的就是黑以及黑白之間不同程度的灰,具有明暗強度的表現。明度是所有色彩都具有的屬性,明度關系是搭配色彩的基礎,它最適合表現物體立體感與空間感。
2.色相
色相,即色彩的名稱,是色彩最基本的特征,是一種色彩區分于另一種色彩的最主要的因素。同一色相的色彩,調整一下亮度或者純度,就會改變它原來的色相。
3.純度
純度,即色彩的鮮艷程度,純度越高,色彩越純,越鮮亮。反之則顯得暗淡。
二、色彩規律在運動鞋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人類生活在一個色彩的世界里,色彩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學生,色彩是自然美、藝術美和生活美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鞋類設計課堂教學融入色彩規律,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運動鞋色彩搭配的美觀性是直接引起消費者共鳴的鎖鏈,因為色彩規律是人類情感的一種體現,它對運動鞋起到的不僅是裝飾作用。在大多數消費者眼中,在質量與外觀的競選下,消費者看中的往往是美觀。在運動鞋的造型設計中,歸根結底就是點線面的組合,設計點的選取,輪廓線的繪制,樣板平面的組合及成鞋的立體造型,這些組合就是由色彩規律形成的點、線、面構成的,其特點就是在幫面、輔助飾件、運動鞋底以及流行色彩的體現。
在運動鞋設計的色彩規律教學中,其特點由其所使用材料本身反射出的光決定,比起其他鞋類色彩的運用要豐富很多,而且細節普遍變化范圍大,不僅體現其設計風格、動感、增加視覺效果,還有對情感的再次升華,特別是鞋幫、鞋底、飾件、商標等都要運用到的色彩。總的來說,運動鞋設計教學中色彩規律的基本特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教學過程中強調色彩規律在運動鞋幫面材料與輔助飾件的設計
運動鞋幫面材料的色彩規律與皮鞋運相比,其幫面色彩規律運用更自如、豐富和多元化。裝飾色彩規律不僅包括常見的色彩,還大量運用金屬色、激光鐳射、閃光等。對運動鞋輔助飾件的色彩規律設計,色彩相對比一般鞋類色彩規律顯得更加亮麗、鮮艷,其中以金屬色、銀色、紅色、綠色、白色和黑色運用較為普遍。不同人群的喜好程度也不同,年輕人大多喜歡鮮艷色彩,中年人則以穩重、端莊為前提,色彩相對單一
(二)色彩規律融入運動鞋底設計課程
皮鞋、膠鞋的大底色彩規律多為單色或雙色,而運動鞋大底則為三到五色,其色彩規律所選擇的范圍相對更大,色彩規律的明度、純度要求更高。運動鞋鞋底的色彩規律搭配不受過多的限制,既可以是單純的一種顏色,又可以是多種顏色配搭而成,尤其是一些在皮鞋、膠鞋中很難見到的色彩規律設計,在運動鞋中的應用更為頻繁,特別醒目,使其盡展活力和生機。
鞋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由于人們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及設計者缺少對色彩在運動鞋上的理性設計思考,致使市場上流行對鞋的款式、色彩搭配組合的仿制、抄襲現象,缺乏適應不同消費群體對鞋的要求,鞋色、款式、配色呈單一現象。因此,色彩規律是鞋類設計專業教學必須重視實施的現實問題。運用色彩規律的關系、運用彩色規律設計提升鞋的價值作用以及升華鞋業發展,轉變陳舊的色彩觀念,切合社會市場,拓展色彩規律對鞋業的發展,實現色彩規律與運動鞋真正相結合。
色彩規律的最高境界是和諧,運動鞋色彩規律的搭配也是如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建立起色彩的和諧感,建立一種和諧、互動的關系,運用色彩規律的調和與對比,才是我們真正追求的目標。運動鞋色彩規律的設計方法高深莫測,教學課堂不能用幾個簡簡單單的案例來解決所有的問題。求新、求異,追求時尚的潮流,是運動鞋色彩配色的表現力,在教學中教會學生熟練掌握和應用配色的法則,學生在設計過程既要掌握方法,又要追求創新;既要勇敢突破,又要考慮人與運動鞋的結合。色彩的流行性要符合流行的色調,能被不同需求的人所接受,但由于人需求、選擇的多樣化,如學生在設計中只追求流行,經濟條件、地域、年齡、運動項目,不同程度上制約了流行色彩的被接受程度。教師對色彩規律的運用,首先必須掌握色彩規律的基本原理,同時還要不斷地積累實際的操作經驗,只有這樣才能找到一種根本的解決之道。
參考文獻:
[1]郭小琳.色彩,無處不在:淺看設計中色彩的應用[M].西華大學出版社,2007:8.
[2]趙群.色彩構成[M].重慶:美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