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益成
[摘 要] 學生考前出現焦慮,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直接影響考試的發揮。焦慮是一種心理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自信心不足、學習效率不佳、目標過高、對考試結果恐懼、心理暗示、家長關心過度等。解決的辦法是轉移注意力,放松心情。
[關 鍵 詞] 學生焦慮;心理放松;影響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166-01
每個學生都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讓自己付出的努力與辛勞得到肯定。這是學生、教師、學校、家長所希望的。考試前,師生加緊復習,隨著對知識掌握的加深,對應考應該是充滿信心和希望,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輕松。可是,常常事與愿違,越臨考越緊張,越緊張越沒有信心,這又導致進一步的緊張,以至于焦慮不安,更有甚者坐臥不安。這將極大地影響復習的效果,影響考場的發揮。
考前,學生難免產生緊張感,這是正常的。適度的緊張具有積極的意義,它可以充分地調動身體各臟器的技能,適度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和警覺性。如果緊張過度,形成了焦慮,那應該引起老師和家長的注意,給予適當的引導。
如果焦慮過度,易造成晚上失眠,考場上精神不振或昏昏欲睡,思路不清,記憶模糊,平時記得很熟的知識怎么也想不起來,一些簡單的題也無法解答。有的會看錯題,看漏題,手不聽使喚,不能正常書寫等。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有的甚至發展為抑郁癥,不得不去醫院找心理醫生治療。
考前過度焦慮對學生的考試極為不利,會讓學生的學習功虧一簣。焦慮是一種心理現象,需了解形成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有效地克服它,否則會適得其反,南轅北轍。
一、過度焦慮的第一種類型是自信心不足
這種類型的原因是對自己的知識掌握和能力發展信心不足,特別是對自己處于什么層次缺乏恰當的評判。因而總覺得不踏實,心里沒著落。特別是一些考試常出錯誤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更是信心不足,總擔心出問題。對這類學生,在考前可讓其做一些簡單的考題,或在考前的檢測中,有意把題的難度降低,讓學生考個較為滿意的成績,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二、過度焦慮的第二種類型是學習效率不佳
常見到這樣的學生,學習特別用功,時間也花得多,但學習效率不高,每次考試的成績都不佳或總是失敗。失敗的結果讓他很苦惱,甚至形成心理陰影。每到考試,總是擔心又會重蹈覆轍,甚至害怕考試。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考前的檢測或練習中,對這類學生,評判要求可低一些,以鼓勵為主,讓他能得到滿意的分數,從而覺得考試也不難,他前面的付出有回報了,是收獲的時候了。
三、過度焦慮的第三種類型是目標過高
有些學生有遠大的理想,或家長的期望值高,給學生自己預設了過高的目標。這個目標,學生雖經過多次努力,但總是難以實現。學生心里憂慮這次考試的目標又要落空,以至于形成焦慮心理。這種情況,老師可出面干預,給學生制訂一個能實現的目標,或與家長溝通,讓家長降低期望值,讓學生能夠松一口氣,從而降低緊張感。
四、過度焦慮的第四種類型是考試結果恐懼
造成這種焦慮的原因大多是自尊心太強,總覺得落在別人后面沒有臉面,或認為他會失去特別重要的東西。其次也可能是家長給予某種特別大的壓力,讓學生覺得一旦考試失敗就無法交代。考試成績固然重要,但成功的路不只一條。告訴學生,天無絕人之路,即使失敗了,還有很多路可走,并非進入絕境了,就算是背水一戰,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歷練。
五、過度焦慮的第五種類型是心理暗示
在考前,老師、家長等反復叮囑學生不要緊張,學生也反復提示自己不要緊張,這其實是心理暗示。在多次心理暗示的強化下,自然而然地緊張起來,進而發展成為焦慮。讓學生避免過度焦慮的最佳方法不是叮囑他別焦慮,而是讓他做一些與考試沒多大聯系的事,如爬山、跑步、表演等,以此轉移他的注意力。
六、過度焦慮的第六種類型是關心過度
有的家長很關心孩子,在孩子考試前就請假全程陪護。有的是住校生,考前一段時間就住進賓館,享受特別的呵護。這表面上是家長的愛心,可讓學生感受到的是壓力。特別是環境和周圍氛圍的改變,易讓學生產生異樣感,從而形成焦慮。對孩子的關心重在平時,學生學習的提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學生考前出現過度焦慮,重要的是讓其轉移注意力,提高自信心。對學生來說,考前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1)參加體育活動,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忘掉學習,特別是競爭性的項目,如打籃球、賽車、打乒乓球,在激烈的角逐中,讓學生沒有時間去焦慮。在一身熱汗之后洗個痛快的澡,讓學生覺得渾身輕松。(2)踏青爬山,把自己融入大自然,呼吸清新的空氣,看輕輕流動的清澈溪水,聽山中自由自在的鳥兒的啁啾聲;順著長著青苔的臺階拾級而上,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里,把學習、考試暫且擱在一旁,姑且怡然自樂一番。
過度焦慮產生的原因中還有一部分來自于學生以外,如老師、家長,甚至同學。因此,當學生考前出現過度焦慮,老師和家長應相互溝通與配合,了解情況,因材施“法”,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考前壓力問題。釜底抽薪,鍋里的水自然就開不起來了,學生的考前心理工作就是這個道理。
參考文獻:
[1]陳翔春,吳彥,班春霞,等.上海市嘉定區初中學生焦慮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4(4):442-445.
[2]萬愛蘭,盧和麗,郭明,等.南昌市初中生焦慮情緒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3,29(3):41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