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越來越注重職業教育,旨在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以及綜合性,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本文通過簡單分析職業教育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的現狀,進一步探討有效的創新實踐教學方法。
在職業教育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職業教育中經濟貿易等的核心專業內容,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時代性。因此,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創新實踐為導向,加強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一、職業教育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著重于國際貿易實踐中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以及相關法律條款的學習,具有實踐性強、知識點繁多等特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等問題。
(一)、理論與實踐脫節
職業教育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涉及的內容多,環環相扣,實踐性非常強,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都比較高。在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并沒有具備國際貿易相關的實踐經驗,只停留在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教師本身缺乏專業實踐,難以提供實際的案例內容給學生。在課堂中,教師大多數著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或者是反復應用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國際貿易具有時代性,經濟快速發展,教材中的一些案例過于陳舊。種種因素導致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與實踐操作脫節,難以適應學生和社會的需要。
(二)、教學方法單一
國際貿易的就業方向傾向于外貿行業,因此,客觀上要求學生要具備專業的、全面的外貿知識和一定的英語水平。但在職業教育實際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是按照傳統的中文教學方法,照本宣科,單一地對著教材給學生講解,學生則負責聽講和做筆記。國際貿易實務涉及的內容、細則條例非常多,枯燥乏味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及單一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實踐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重點應該在于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國際貿易實務的專業技能。
(一)、創設課堂學習情境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理論知識點繁多,內容枯燥無味,對于職業教育學院的學生而言,學習的困難比較大。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結合課堂教學主題,創設不同的課堂學習情境。例如,在國際貿易合同的商定與履行這一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設定貿易雙方簽訂合同的教學情境,然后由學生分為兩組對應合同簽訂者雙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由學生自行學習教材合同條款相關的內容,然后模擬貿易合同的商定與履行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并且學生會在實踐中對合同相關的知識點更清晰,也能夠從中發現自己知識系統的短板,有利于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二)、轉變教學方式
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對課堂學習難以提起興趣。改變傳統教師灌輸式的講課模式,以學生為主體,轉變思維,是改進當前職業教育中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方式的重要內容。教師要嘗試轉變教學方式,通過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現代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網絡獲取最新的國際貿易案例或者相關的教學視頻。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國際貿易實務教材內容,嘗試用英語授課,營造國際性的氛圍。選擇合適的教學案例,以合作學習的模式開展知識學習,并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分享學習小組的成果。此外,教師可以適當地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或者合作學習的模式,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國際貿易學習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引用行動導向教學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以及綜合性,教學的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國際貿易實務操作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適當引用行動導向教學,通過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就某一課程設計相關的課題任務,并向學生發放任務要求。在學生進行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完成任務的思考方向以及方法。同時,教師可以根據任務難度決定是否應用小組合作模式。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該項任務成果進行討論學習,并且做出相應的評價。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到更多的國際貿易實務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內容環環相扣,緊密聯系,需要謹慎對待。教師不能把所有的實務課程教學都寄托于理論,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課堂上要盡量引用與教學知識理論相關的案例內容,通過案例分析學習和理解教材內容,加深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同時,教師要適當地安排學生走出教室,有計劃地深入到實地觀察學習相關的貿易流程和貿易知識。例如,在商品檢驗這一節中,教師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安排學生到外貿企業中實地了解觀摩,通過實地參觀學習,學生能夠更立體更全面地理解商品檢驗的重要性以及商品檢驗的內容。或者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海關,學習進出口貨物流程的相關內容。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實地觀摩學習,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
三、結語
在我國的職業教育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仍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方法單一以及學生缺乏學習熱情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上的調整。教師要通過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結合教材內容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有計劃性地開展實踐活動,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作者單位為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作者簡介:王自剛,男,1968.03,漢,江蘇鎮江,學士,工程師,研究方向:對外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