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蓉
存貨是企業流動資產之中較為重要的構成,不同的存貨計價方式其對于企業所造成的影響也是十分顯著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加強存貨發出計價方法對于企業影響的教學,就能讓學生在今后工作中選擇出最佳的一種方式進行存貨計價,從而有效的提高其業務能力。為此,本文也就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對企業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一、引言
我國在出臺新會計準則之后,企業在存貨發出的時候也能夠選擇不同的計價方法來進行計價,如何有效的選擇計價方式也成為企業發展與經營較為關鍵的問題之一。針對這一問題,筆者也從自身教學經驗著手對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進行了對比概述,然后就其對于企業造成的影響進行了具體的闡述,希望能夠以此來幫助企業選擇適合的存貨計價方法,具體如下:
二、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對比分析
(一)先進先出法
這一存貨計價方法在使用過程中,主要指的是假設先購進的存貨先發出,同時結合這一種假設來對存貨發出與結存進行計價。使用這一計價方式進行計價的時候,存貨成本需要按照最近購貨成本來確定,期末存貨成本相對而言比較接近現行的市場價值。這一計價方式在使用過程中的優勢就是能隨時結轉存貨成本,且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對當期利潤進行調整;而缺點則是使用過程十分的繁瑣,尤其是對于那些進出量較大的企業而言更是如此。通常情況下,這一方式在使用過程中大多是應用于經營活動受存貨形態影響較大或存貨容易出現腐爛變質的企業之中。
(二)加權平均法
這一存貨計價方法我們也可以將其稱之為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其主要指的是以期初存貨數量和本月購進存貨數量作為權數,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來計算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以及期末存貨的成本。企業使用這一計價方式就只需要在月末進行一次計算,所以十分的方便,但是由于其只能在期末確定存貨成本,無法隨時從賬面上提供存貨結存金額,也就不利于企業對存貨進行日常管理。為此,一般情況下這一方式大多是使用在實地盤存現狀之中。
(三)移動平均法
這一存貨計價方式主要指的是以本批購進數量加上賬面結存數量權數,滾動計算加權平均單價,基于此來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以及期末存貨成本。這一方式在使用過程中,相關人員就能很好地了解存貨結存情況,同時每一次購入存貨的單位成本以及購入前庫存存貨單位成本對發出存貨成本的影響,分別與購入數量及購入前庫存數量的多少成正比。所以說,這一計價方式在使用過程中相對較為可信且客觀,當然和市價之間還是會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對移動單位平均成本進行頻繁的計算可謂是十分的繁瑣,所以這一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大多是應用在存儲在同一地點性能相同的大量存貨之中。
(四)個別計價法
這一種存貨計價方式我們也可稱之為個別認定法、分批實際法、具體辨認法,其主要指的是假設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傳是一樣的,然后再按照各種存貨來對分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進行辨認,之后再分別按照其購入亦或者是說生產過程中所確定的單位成本來作為計算各批發出存貨與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式。這一種計價方式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得到更為準確的成本信息,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一定的前提,即需要對發出存貨和結存存貨的批次進行具體認定,以此來對其所屬收入批次進行辨別,所以整個操作過程可謂是任務繁重;另外,這一種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經常會被作為調節利潤的手段。個別計價法是確定存貨成本最為準確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應用于不能替代適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之中。
三、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對于企業的影響
(一)對企業存貨成本會造成影響
不同存貨計價方式在使用過程中,所得到的企業存貨成本結果也是存在差異性的,所以說對于企業存貨成本造成的影響也是具有差異性的。像是個別計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因為其計算相對較為準確,將其應用到企業期末存貨成本計算之中就會十分的合理,但是這一方式在使用過程中會涉及到多方面,整個工作量十分的繁重,而且還只能用在單位價值較高、個體差異較大、容易識別且存貨數量較少的存貨企業之中。所以就這一點來分析的話,個別計價方式在使用過程中雖然能夠準確的把握存貨成本,但是卻會加大計算成本。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在使用過程中其會將企業本月發出的存貨成本處于期初存貨成本和本期購貨成本之間,所以這兩種方法在使用過程中其所得到的存貨成本可謂是十分難以操縱,也正是如此在眾多企業中都得到了應用。先進先出法這一方式在使用過程中能夠促使期末存貨成本跟最近購買的存貨成本較為接近。由此可見,不同存貨計價方式其對于企業存貨成本造成的影響也是明顯不同的。
(二)對企業所得稅會造成影響
企業不管是使用任何計價方式對存貨發出進行計量,亦或者是什么時候購進貨物,其所有的存貨成本最終都會變成銷貨成本。從這一點來分析的話,企業不管是使用任何計價方式,幾個會計期的存貨成本、利潤(稅前/稅后)、銷貨成本、現金流入量以及所得稅等多方面都不會存在差異。但是,如果從短期來分析的話,因為貨物物價本身就是不斷變化的,在這種環境下,不同的存貨計價方式其自然也就能夠得到不一樣的所得稅應繳額。為此,企業在存貨發出計價方式選擇過程中,其計價方式的選擇很有可能會對存貨計量產生避稅效應,從而有效的減輕企業稅負。假設企業剛好處在所得稅免稅時期的話,這個時候企業利潤越高,其免稅額也就會越發的大,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可以將先進先出法作為存貨發出的計價方式,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存貨成本以及材料成本,促使企業本期利潤得到有效擴大。反之,假設企業不處在免稅期間的話,企業在進行存貨計價的時候就可以選擇稅負較少的存貨計價方式。具體而言,如果企業進貨價格剛好處在不斷上升的環境之中的話,企業在選擇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的時候,其對于企業利潤所造成的影響由低到高分別是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先進先出法;而對于企業稅負所造成的影響由輕至重的方法則是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從這一點上來分析我們也能夠看出不同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對于企業稅負所造成的影響也是十分顯著且具有差異的,所以企業在進行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結合企業實際以及稅法相關規定來進行合理的選擇,這樣才能真正有效的做好這一項工作。
(三)對企業財務盈虧會造成影響
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選擇除了會對企業存貨成本、所得稅造成影響之外,也會對企業財務盈虧造成影響,而且影響的程度也不相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會直接對企業損益計算造成影響。上述分析中我們已經提到,不同存貨計價方法對于企業期末存貨價值也會造成影響與差異,假設期末存貨價值多低的話,企業當期收益也就會減少;反之,則會增加,所以說,存貨發出的計價方式對于企業損益計算也會造成影響。其次,會對企業資產負債表數據造成影響。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還會對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資產額所有者權益等項目造成影響。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存貨發出時所選擇的計價方法,對于企業存貨成本、所得稅以及財務盈虧等多方面都會產生影響,而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懂得如何結合實際選擇最佳的存貨計價方法,筆者也從存貨計價方法著手對其所造成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以此來進一步促進企業發展,保障計價方法選擇的合理性。(作者單位為山西省呂梁會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