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堅
摘 要: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順應時代精神的體現(xiàn)。近年來,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研究逐漸深入,但仍有許多亟待改進之處。本文探討了初中體育教育的特性和實施信息化教學的必要性,提出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困境在于思想認識不足、目標把握不清、技術運用滯后,指出應從思想、培訓和投入路徑進行突破,對當前體育的信息化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初中體育 信息化 課堂教學 困境 突破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c)-0083-02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已成為人們生產(chǎn)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化帶來的便利也涉及到教育領域,初中體育教學亦受此影響頗深。近幾年,伴隨著教育信息化改革,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實踐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困惑,阻礙了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進一步深入發(fā)展,這就需要根據(jù)初中生的特征對此進行研究,厘清困境根源,找到突破路徑,以提高初中體育課堂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水平,最終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
1 初中體育教學的特征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標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生因其特殊的身體發(fā)育和心理成長特點,具有一定的特性。
1.1 初中體育教學過程的引導性特征
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就是德育發(fā)生的過程。體育教學過程是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并接受各種體育道德和行為的教學。它是依據(jù)教學目標而計劃實施的,初中體育教學過程相較小學而言應提高動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較高中而言應提高實施過程的引導性。要讓初中生在身體和心理接受體育鍛煉“苦與累”的同時,切身體會運動帶來的快樂。
1.2 初中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亞競技特征
體育內(nèi)容是依據(jù)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而選定的。初中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最大特征是運動實踐性,在運動實踐中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并獲得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能力的提升,是體育學科較其他學科最大的區(qū)別。初中生的教學內(nèi)容應以亞競技為主,不應過多強調(diào)動作的標準程度,而應將關注點集中在動作練習參與的主動性和完整性上。
1.3 初中體育教學環(huán)境的復雜特征
體育教學環(huán)境是體育教學中“教”與“學”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綜合。主要包括制度、集體、氛圍、物質(zhì)等方面。初中生相較小學與高中的文化課學習壓力和體育教學課時安排上處于中間層次,在教學地點上具有不固定性(操場、體育館、校園道路等),在活動范圍和師生交流上具有復雜性(教學空間大、點對點交流頻繁等),在加上運動負荷刺激所導致的心理活動變化加快等因素,都導致了初中體育教學環(huán)境的復雜性。
2 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基于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傳統(tǒng)模式的不足以及初中體育教學的特征,有必要在初中體育課堂實施信息化教學,以促進初中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和學校育人質(zhì)量水平的提升。
2.1 傳統(tǒng)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足不
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體育教學的目標需要學生能在運動項目中體現(xiàn)一定的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掌握運動技能。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具有較好的語言表達和肢體演示能力,以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系統(tǒng),加深對運動技術的理解。而隨著體育教師年齡的增長,對運動技術動作的示范愈發(fā)吃力,特別是在某些難度較高的技術動作上,往往會顯得力不從心,難以幫助學生及時建立標準、完整的動作概念,極大影響了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另外,一些技術難度高的技術動作和概念性強的理論知識,經(jīng)教師短暫的示范和語言描述后,較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印象和準確的邏輯思路,這些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的不足都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帶來一定困難。
2.2 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
初中體育課堂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首先,在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高上便有著顯著的優(yōu)勢。信息技術給體育課堂帶來相關課程的圖畫、聲音、文字、視頻以及3D影像等教學資源,攝像機、運動技能相關APP、多媒體穿戴設備等高科技軟硬件器材,能夠給學生帶來全新感受,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線上教學平臺能夠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幫助學生課前了解教學內(nèi)容、課后鞏固學習效果、明確課堂學習情況、反饋個人教學建議。最后,高科技的即時數(shù)據(jù)信息反饋也能幫助師生明確練習和機體反應情況,從而幫助教師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信息技術應用意識的加強,初中體育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已愈發(fā)顯現(xiàn)。
2.3 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是時代的呼喚
信息社會已經(jīng)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翻轉課堂、混合教學模式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高頻率運用,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信息處理將成為未來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手段,教育同樣也離不開信息化,這已被事實所證明。初中體育課堂同樣也無法避免信息化帶來的沖擊,因此,必須改革初中體育課程,應對信息化大潮,進行信息化課堂教學研究,順應時代呼喚。
3 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困境
3.1 信息化教學認識不足
當前,我國大多數(shù)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簡單地認為,體育課程的教學主要內(nèi)容是指導學生正確地進行體育鍛煉,很多傳統(tǒng)的圖片掛圖、輔助練習已經(jīng)解決教學重難點幾十年,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jīng)驗,完全能夠滿足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并不需要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還有體育教師認為,體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教學活動,大部分都是室外課,不適合開展信息化教學,只有計算機和室內(nèi)教學才需要信息化。從而導致很多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信息化,導致信息化教學技術手段很難進入體育課堂。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相關體育教育工作人員的信息化教學認知不足。
3.2 教學目標把握不合理
初中體育教學信息化的應用核心是: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突破教材的重難點,同時也使學生進一步接受與理解體育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幫助學生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擴展。但許多體育教師在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的過程中,過于重視課件的視覺效果,而忽略了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重難點,雖然在課堂中運用了大量的視頻、圖片、音樂甚至是3D、微課,但整體過于散亂,未能緊扣如何解決重難點而采取合理的信息化手段,僅僅是將搜集的圖片、影像等資料進行匯總,導致教學課件在設計上形式遠大于內(nèi)容,使圖片、視頻以及音樂等多媒體資料過多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3.3 信息技術的運用滯后
初中體育教師信息化教學認識上的不足,導致其對信息化教學手段學習態(tài)度和運用慣性上的不足,甚至很多體育教師還將信息化教學等同于多媒體教學,認為只要有多媒體設備就是信息化教學。初中體育教師信息化教學學習態(tài)度的不積極,導致其無法了解信息技術運用的前沿,加上學校的經(jīng)費投入不足,很多學校在多媒體技術、設施方面的不健全,信息技術運用培訓的不跟進,使得教師無法了解和正確使用先進儀器設備和一些與運動技能相關的軟件,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體育課堂信息化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也使體育教師間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差異愈來愈大,這對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深入推進是極為不利的。
4 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突破路徑
4.1 加強思想認識,明確時代使命和責任
提高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水平的根本在于加強體育任課教師的思想認識。要通過多種途徑的宣傳活動和專題解讀,讓初中體育教師認識到:開展信息化課堂教學改革,不是偶然的行為,而是社會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發(fā)展的產(chǎn)物,是信息時代的必由之路,是順應時代的必然選擇,也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法寶,更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的時代使命和光榮責任。
4.2 開展教育培訓,打造信息化教學名師
體育教師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施者,其自身專業(yè)能力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可以通過專家講座、現(xiàn)場聽課、集體備課等多種手段讓體育教師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前沿動態(tài),掌握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具備獨立制作和運用信息化課件及設備的能力。首先,要讓體育教師了解基本的信息化技術手段,如運動APP的使用、慕課平臺的創(chuàng)建、可穿戴設備的信息采集及處理等,使體育教師感受信息化技術對傳統(tǒng)教學的促進作用并達成課堂實踐的共識,以促進初中體育課堂信息化的落地。同時,還應打造一批體育信息化教學名師,以點帶面,通過部分優(yōu)秀體育信息化教師的成長,提高信息化和體育課堂的融合度,再以經(jīng)驗介紹會、現(xiàn)場展示會、教學評比賽等多種方式帶動所在區(qū)域體育教師共同成長,以促進初中體育課堂信息化教學的推廣和深入發(fā)展。
4.3 加大資金投入,創(chuàng)建體育課程資源平臺
技術信息前沿動態(tài)的及時領會是信息化教學縱向發(fā)展的必要手段,網(wǎng)絡教學資源平臺的創(chuàng)建是信息化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學校應及時加大資金投入,購置體育信息化教學所需的儀器設備和軟件資源,搭建學校網(wǎng)絡資源平臺,體育教研組應將創(chuàng)建在線教學資源平臺作為當前信息化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但要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的知識資源,更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反饋和評價資源,要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空間對課前知識能夠看見、課中練習能夠體現(xiàn)、教學效果得以展現(xiàn)、不足之處得以查驗,以帶動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實踐和推進。
總之,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雖然在實施過程中面臨一些困境,但隨著體育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的增強、信息技術的提高以及各校的重視,在信息化浪潮的時代背景下,其教學研究一定會越來越深入,教學運用越來越合理,而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zhì)量也會隨著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變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 彭沖.信息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青少年體育,2014(7):82-83.
[2] 黃甫全.試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質(zhì)及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2002(10):36-41.
[3] 秦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初中體育教學的結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50-51.
[4] 王子君.信息技術與初中體育教學的整合措施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8):167-168.
[5] 楚風軍.信息技術與初中體育教學整合[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三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