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戰爭 張俊勇
摘 要:本文通過對現階段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調查研究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目前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存在社會體育資源信息整合度低、公眾缺乏科學健身的理念與方法、公眾對體質測試和全民健身的認識不充分、公共體育賽事組織發展緩慢等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互聯網+”背景開發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APP平臺。并對APP平臺相應模塊的職能和“互聯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APP平臺對全民健身運動發展的應用價值作用進行逐一闡述,健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全民健身的發展。
關鍵詞:全民健身 公共服務體系 “互聯網+” APP平臺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c)-0200-02
《國務院關于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指出:“將全民健身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既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新時期我國體育體制改革與制度創新的重點工作任務。新時代互聯網迅速發展成為經濟的主導,“互聯網+”模式已經成為最新型的經濟模式,互聯網和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有機的結合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APP平臺將會解決現階段全民健身發展所面臨的一部分問題,增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在健康中國和全民健身計劃中的作用,增強國民體質,促進全民健身的發展。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互聯網+”視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APP平臺開發的應用價值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實地調查法等方法,對現階段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所面臨的現狀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互聯網+”視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APP平臺的部分組成模塊結合“互聯網+”進行設想,并對其APP平臺組成模塊的職能以及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發展的應用價值作用進行逐一闡述。
2 研究結果
2.1 現階段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所面臨的現狀問題
2.1.1 社會體育資源信息整合度低
目前我國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缺乏對社會體育資源的信息整合,沒有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對社區以及城市社會體育資源進行信息整理并且反饋給體育運動參與者,特別是高等院校體育場館設施的空置問題導致資源有效供給不充分,難以滿足市民健身需求。
2.1.2 缺乏科學健身的理念與方法
現階段大眾體育鍛煉參與者大多數缺乏科學運動知識、技術技能儲備以及科學健身的理念。目前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數量遠遠達不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需要量,所以導致科學健身的理念與方法的傳播途徑和科學健身指導手段單一。
2.1.3 公共體育賽事組織發展緩慢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缺乏公共體育賽事組織,公共體育組織多是社區體育愛好者私下組織,其中廣場舞占很大比例。社會對公共體育組織缺乏系統的管理,公共體育比賽組織較少,我們應當健全完善公共體育賽事組織模塊。
2.2 “互聯網+”視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APP組成模塊設想
2.2.1 社會體育資源信息管理模塊
社會體育資源信息管理模塊主要職能是負責整合周邊體育資源以及高等院校體育場館信息,然后以“互聯網+”的形式通過網絡平臺將信息反饋給公共體育健身參與者。使市民能夠得到詳細完善的體育資源信息,市民可通過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網絡服務平臺根據自身體育鍛煉的愛好和需求選擇健身場所和健身方式。
2.2.2 科學健身方法以及科學健身計劃服務模塊
科學健身方法以及科學健身計劃服務模塊主要職能是傳播科學健身的理念和通過在線服務的方式解決公共體育健身參與者在運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如運動損傷的預防和康復、運動時間運動頻率的設定等問題,以及教學視頻。
2.2.3 體育賽事組織模塊
體育賽事組織模塊的主要職能是完善對社區業余體育組織的系統管理和負責組織開展業余體育賽事。定期組織不同形式,不同項目的比賽,并且逐漸形成完善健全的比賽模式,提高比賽的規模以及參與比賽的人員數量,打造知名比賽項目。
2.3 “互聯網+”視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APP平臺對全民健身計劃發展的應用價值作用
2.3.1 實現了公眾對體育資源信息的了解和運用以及資源利用率
公共體育鍛煉愛好者可以通過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社會體育資源管理模塊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公共體育資源信息。并根據自身的體育鍛煉需要選擇體育運動場所和運動方式,而且提高了公共體育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提升了社會體育資源均等化,使市民的運動需求得到滿足,從而促進全民健身的發展。
2.3.2 全民健身理念以及科學健身觀念與方法手段能力的提升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科學健身方法以及科學健身計劃服務模塊的建立能夠促進全民健身理念以及科學健身觀念與方法手段的傳播。公眾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的得到自己想要的體育鍛煉信息包括運動損傷的預防和康復,如何制定合理科學的健身計劃,學習各種體育運動以及運動處方的制定。
2.3.3 提升了民眾對健身的積極性
體育賽事組織模塊通過積極組織開展體育賽事比賽,以及對民間體育組織的系統化管理,可以提高人們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使更多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在比賽中找到體育的樂趣,建立健康第一,終身健身的理念,促進全民健身的發展。
3 研究結論
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模式已經成為一種時代發展的潮流,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實踐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我們需要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制定上改革創新建立一個充分體現公益性、社會性和多元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APP平臺,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體育健身需要,而“互聯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APP平臺就是一條能夠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解決傳統模式所面臨的問題難題,促進全民健身的新型道路。我們應當落實構建推行 “互聯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APP平臺,將公共體育服務體系與互聯網高度融合,已推動全民健身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宏雯,董傳升,王麗巖,等.“互聯網+”大眾健康運動促進服務體系的構建[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三)[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2.
[2] 趙宏雯,董傳升,張麟寰.基于互聯網的大眾運動健康管理服務體系構建[J].運動,2016(15):8-10.
[3] 侯寬.“互聯網+”時代下體育產業的增值服務影響研究[J].中國商論,2015(27):129-131.
[4] 房斌.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的發展路徑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探究[J].體育與科學,2011(5):44-48.
[5] 蒲繼濤.互聯網模式下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新理念[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1):9-11,18.
[6] 孔令建,潘兵,朱昆.公共服務背景下江門市全民健身網絡服務體系的研究[J].科技視界,2016(15):37-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