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偉
摘 要: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是學校體育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學校教育評價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的“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精神,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體質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長遠社會意義。本文旨在通過對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組織管理國家學生體質測試進行調查與分析,為教育部門和高校如何避免體質測試中發生傷害事故、保證學生安全提出合理化建議,同時,為教育部門制定國家體質測試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高校 體質測試 安全策略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4(a)-0189-03
1 研究方法
1.1 文獻資料法
收集和查閱相關學校體育學、國家體質測試等相關領域體育安全的研究文獻和有關案例,梳理出高校進行體質測試活動中預防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保證學生人身生命安全的基本脈絡。
1.2 訪問調查法
就高校體質測試活動過程中體育傷害事故發生原因、采取的安全措施等問題,分別采用現場、電話采訪的方式對相關領域10名專家進行了訪談,旨在了解目前高校體質測試中體育傷害事故原因及尋找預防傷害事故確保大學生人身安全的有效措施與策略。
1.3 問卷調查法
從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隨機選取200名學生,其中每年級各50人,共計學生200名、體育教師10名,進行問卷調查。在進行問卷調查中共發放200份學生問卷,回收198份,回收率99.0%,有效問卷189份,有效率達94.5%;發放10份教師問卷,回收10份,回收率100.0%,有效問卷9份,有效率達99.0%(見表1)。
1.4 數理統計法
采用Excel 2003、SPSS1 5.0軟件對問卷所得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學處理。
2002年7月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下發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作為《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在學校的具體實施。如何預防高校進行國家體質健康測試中發生傷害事故,保證測試安全,促進高校學校體育的健康發展,是全社會密切關注的,也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這對于我國提高學生整體健康水平必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從而產生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國家要求和個人需求
2014年7月18日,教育部印發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要求各學校每學年開展覆蓋本校各年級學生的《標準》測試工作,并根據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只有達到良好及以上的學生,方可參加評優與評獎。《標準》規定,學生測試成績評定達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參加評優與評獎;成績達到優秀者,方可獲體育獎學分。測試成績評定不及格者,在本學年度準予補測一次,補測仍不及格,則學年成績評定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時,《標準》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
2.2 高校進行國家體質健康測試的目的與意義
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是學校體育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學校教育評價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研制了符合“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它的實施必然會促進學生積極鍛煉,不斷糾正和改變目前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出現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將“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2)滿足社會發展對人體健康的需要。測試內容突出了對發展和改善學生健康有直接影響且關系密切的身體成分、心肺循環系統的功能、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體現了現代社會對健康的具體要求,從而滿足社會發展對于體質健康評價的要求。
(3)發展并完善學生體質健康評價體系。《標準》是在總結過去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外的先進經驗,針對我國學生體質調研發現的問題,建立了以健康素質為主要指標的新的評價體系。是激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煉的教育手段,不是為測試而測試,采用個體評價標準通過測試促進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積極性,成為具有正確的體育意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高素質人才。
2.3 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活動的現狀
(1)積極充分做好宣傳工作。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是嚴肅的國家級的行為,不可為了測試而測試,草草應付了事。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認真貫徹學習《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條例和精神,對在校學生進行廣泛宣傳和動員。第一讓學生了解測試的目的意義;第二就是進行測試活動的體育安全教育。從表2中看出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受調查的大學生100.0%認可該校普及體質測試安全教育,而對比南京市所轄高校整體情況卻只有92.0%,可見該校的宣傳安全教育做的非常好。安全教育是最好的預防和保護措施之一,目前,多數高校對進行學生體育安全教育情況不容樂觀,必須改善,否則,無法從思想上徹底改變對體育安全的輕視。如果各高校都能像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這樣進行認真宣傳,相信許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2)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領導機構組織健全。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得到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建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領導小組,由分管體育工作副校長任組長,體育部主任胡寶華任副組長,各二級學院負責學生工作的副院長以及后勤和醫務室領導任組員,領導、督促全校的體質測試相關工作;成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辦公室,任命專人負責,體育老師陳頔為該辦公室主任,負責全校測試工作管理條例和方案的制定,協調各部門做好測試工作的具體實施。
(3)方案制定科學合理、執行高效。
經調查,高校都基本上都制定了相對完備科學的體測辦法和流程,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大打折扣。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通過調查該校在測試前有100%的體育教師都進行了安全教育和注意事項的講解與宣傳;經調查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有專人巡視監督測試人員(體育教師)是否充分組織準備活動。經調查,該校學生認為在測試過程中教師組織準備活動充分的占91.0%,而對比南京市的其他高校卻只有66.2%,由此可見,準備活動對于體側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說明該校此項工作在南京市甚至全省走在前面。測試人員必須嚴密觀察學生身體狀況,經調查發現許多事故都是發生在這期間,如果能早發現,立刻停止測試,悲劇就有可能避免。還有測試后的集中休息與觀察,特別是長距離跑測試,決不允許測完就放學生離開,一旦發現學生有異狀,立即召喚場地醫務人員,并立即通知急救車輛駕駛員發動車輛待命。調查發現,測試中和測試后體育教師高度關注與觀察,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學生對此認可度達86.8%,而南京市所轄高校調查來看不是很樂觀,只達到41.0%,二者差異較大。另外根據大三和大四學生,該校也出臺新的措施,圍繞測試項目安排四周體育課(每周90min),進行針對性恢復和練習,特別是長距離項目,目的就是保證測試安全,該校的做法值得南京市所有高校效仿(見表2)。
(4)預防與應急措施完善。
對于突發意外情況的現場急救措施許多高校總體情況并不是太好,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的醫務監督,急救車輛和救急藥品器材在測試前必須準時到位,否則測試活動暫停或推遲,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所有測試活動醫務監督、急救車輛與器材等準時到場達100.0%,而南京市高校總體情況卻只有41.0%,二者差距太大;另外測試的時間段、天氣情況,都是該校考慮的因素,只要對安全構成威脅,立即啟動備案和緊急應急程序;測試時測試人員對身體不舒服的同學安排緩測,身體有殘疾或重大安全隱患的要求其免測。輔導員必須到場,規定受測班級的輔導員必須到場,輔導員一般對自己班級的學生身體情況比較了解,另外,萬一發生事故立即參與和配合各種急救。調查顯示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有82.5%學生認為本校測試過程組織合理、科學有效,對比南京市所轄高校平均只有68.0%的學生認可。浦江學院體育教師也是全部認可本校的測試安全措施預防工作做得非常好(見表2)。
3 結論與建議
3.1 做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體質測試宣傳工作
首先,宣傳國家學生體質健康體質測試宣傳工作的精神以及目的意義,另外著重宣傳測試安全教育,防微杜漸,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其次,讓校領導了解測試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支持該項工作。最后,才是全校學生的宣傳和動員。
3.2 積極爭取測試工作的地位,建立校國家學生體質測試領導機構
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要求,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測試工作,積極爭取該校工作的合法地位,爭取校領導支持,建立校體育運動委員會領導下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領導小組,指導和統籌全校的體質健康測試活動。設立校國家體質健康測試辦公室,負責具體操作。
3.3 保證測試活動預算支出
為了提高測試人員的積極性,同時對測試人員提出更高要求,有必要對測試人員給予一定的經濟報酬,定量進行補助,定責進行處罰。獎懲分明,目的就是提高測試人員(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測試前由校國家學生體質測試辦公室提出測試方案和預算,并上報校體測領導小組,一旦獲得通過,必須一絲不茍地按照章程完成,并對測試人員進行相應經濟補助,做到專款專用。
3.4 測試方案制定要科學合理、執行高效
在制定測試方案時要遵循學生運動的客觀規律,項目安排、時間安排,具體實施方案一旦通過所有執行單位必須不打折扣去全力完成.
3.5 做好預防和應急措施
對于國家學生體質測試,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和測試章程紀律,加強對測試的安全教育,并做好應急預案。樹立防范意識是消除安全隱患和降低體育傷害事故的前提和有力保障。無論學校還是體育教師和學生,思想上都要重視和積極樹立防范意識;增強體育安全意識,重視體育安全教育;要有高度預見性,準備充分,考慮周到,及時果斷排除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S].教育部教體藝[2014]5號.
[2] 王雪艷.淺談體育課教學的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新西部,2012(6):36-37.
[3] 袁夢德.校園傷害事故該怎么防[N].中國青年報,2001-07-16.
[4] 季瀏.體育與健康[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5] 陳峰,王勇.大學生體育運動傷害事故調查分析與預防[J]. 四川體育科學學報,2006(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