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庭玉 張曦
摘 要:“微整形”的全名叫微創整形手術,是醫學整形技術的一種。人們對微整形的認識存在五大誤區:微整不是手術、不需要醫生、無痛不需要恢復、無風險、永久。微整形的風險和并發癥不容小覷,一旦發現,應立即停止注射,開始急救。微整形雖“微”,實則學問很多,加之整個行業近年來被魚龍混雜的市場、不法分子、非法美容院搞得烏煙瘴氣,更加需要醫生、患者、媒體、藥監與管理部門多方攜手才能還微整形行業一片藍天凈土。
關鍵詞:微整形;注射;玻尿酸;風險;并發癥
近年來,隨著整形浪潮在大江南北滾滾而來,“微整形”一詞逐漸浮出水面,沖到了浪之尖上。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配合著明星效應,諸如:大S的脈沖光、葉璇的彩光脫毛、藍心湄的玻尿酸、劉德華的美白針、庾澄慶的電波拉皮、牛爾的飛梭鐳射、李麗珍的BOTOX瘦臉針[1]等等,使得“微整形”立刻紅極一時,名媛貴婦網紅甚至連念書的學生都紛紛趨之若鶩,生怕沒趕上這波“時髦”。各路商家更是瞅準了這一機會,紛紛轉行投身微整,妄圖及時分到這一杯羹。打開微信朋友圈,有關微整形的信息可謂層出不窮,點贊關注者也著實不少,其受歡迎度可見一斑。在整形行業內部,受到“微整形”背后巨大經濟利益的推動,微整在近五年也已一躍成為整形美容界的新興力量,成為眾多美容機構業績的中流砥柱[2]。為了吸引大批顧客前來微整,各大商家打起了價格戰,不惜重金鋪排廣告宣傳。這便是最近一段時間的“微整形現象”。
然而,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隨著微整如火如荼地在華夏大地開展,一些負面新聞漸漸隨之而來: “微整導致皮膚壞死”、“微整導致偏癱”、“微整致人死亡”等案例屢見不鮮。大家又紛紛開始發出疑問:“微整到底是什么?到底還敢不敢整?”問歸問,時間一長,新聞的時效性消失了,許多人又被市場這只看不見的魔爪推向了微整的第一線。
那么,魅力無窮的“微整形”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微整形”全名叫微創整形手術,是醫學整形技術的一種。這里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微整是一項醫學操作;第二,微整有明確的醫學執業要求和隸屬關系,屬于外科專業里的整形外科執業范疇。實際上在西方醫學發達的國家也是這么要求和執行的,但是為什么在我們國家開展的如此普遍而又百無禁忌呢?這里有深層次原因,當然也有“微整形”的獨到之處:不開刀、出血很少、時間短、立竿見影,而且恢復快、術后幾乎不留痕跡。這些特點使得微整形開展起來省時省力又便捷,相對容易獲得即刻滿意度,便于宣傳。時間、地點、人物的要求都不高,短時間就可以獲得巨大收益,于是許多人甘于鋌而走險,“操刀”搞起了微整。廠家見狀更是將微整產品不斷更新換代,使得微整產品達到了“無所不能”的狀態:面部除皺、面部下垂提升、改善皮膚色素沉著、改善膚質、面部輪廓塑形、隆鼻、豐面頰、豐太陽穴以及形體雕塑、瘦身等等[3],如臂使指,誰與爭鋒!
那么,“微整形”有沒有風險?是否存在并發癥呢?
我們先來談談微整形的五大誤區。誤區一:“微整不是手術”。很多人決定做微整都是聽說微整不是手術,沒有手術那樣的風險。誠如上文所述,微整是微創整形操作技術,是一項侵入性醫學操作,同樣具有醫學相關的風險。誤區二:“微整不需要醫生”。門診時,“朋友介紹”、“工作室”等是最常聽到的字眼,“皮膚管理中心”甚至是“美容美發SPA”也不再少見多怪。實際上,國家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微整形從業人員必須是從業10年上的美容整形主治醫師或者主診醫師,否則即為非法。誤區三:“微整無痛、不需要恢復”。相信做過微整的人都知道,微整不是無痛,只是用了麻藥而已,而且打麻藥的過程都是會痛的。恢復期短并不意味著不需要恢復,微整術后還是需要局部和全身護理的,如:清淡飲食、避免煙酒刺激、避免過早接觸化妝品,避免使用促出血性藥物,按時作息等等,都很重要。誤區四:“微整無風險”。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風險是有的,而且比手術還要多。常見的并發癥有栓塞、排異、感染、材料移位、材料引起的肉芽腫、囊腫等等。其原因首先是微整形材料本身決定的。比方說玻尿酸[4],這種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種生物合成材料,是異體的,而且本身不能被人體血液稀釋,所以一旦注入血管,后果不堪設想,這就是栓塞形成的原因。再比方說玻尿酸注射隆鼻術[5], 如果栓塞,就可發生單側重度上瞼下垂、患側視物不清伴上瞼針刺樣痛、頭部麻木、局部感覺減退,鼻部、患側眼瞼部和額部皮膚淤青伴紅腫,鼻尖皮膚壞死,甚至一側眼睛失明、肢體偏癱,最嚴重的就是出現呼吸心跳驟停、患者死亡。其次,微整形時醫生都是盲視下操作。即便是對局部人體解剖很熟悉的專科醫師,一旦遇到血管走行變異的個案,也是束手無策。即便是整形大家,也不乏在“微整形”這條小溝里“翻船”的案例。所以,“微整有風險,做之需謹慎”。誤區五:“微整形是永久的”。這就更不切實際了。任何整形操作和技術都是一個錦上添花的過程,可以起到改善和提升外在形象的作用。但是這些都是一時的,沒有一勞永逸的整形良方,否則人類豈不解決了衰老和死亡這一亙古難題?
那么一旦出現了微整形的并發癥和問題該怎么辦呢?
首先,一旦患者出現淤青、發白、疼痛或視物不清等癥狀或疑似異常,應立即停止注射,開始急救。及早發現及早治療[6],并發癥所造成的損害就小。一般來說,應該找正規醫院具有專科資質的整形醫生,及時進行診斷和處理。如果是玻尿酸[7]引起的栓塞,可及時局部注射透明質酸溶解酶,出現皮膚壞死可以進行局部創面換藥,必要時可行高壓氧治療;如果出現失明、全身嚴重癥狀,可給予激素沖擊治療加全身對癥治療,避免術后短時間內的劇烈運動,注射治療后禁止接觸蒸汽,注射后的康復期間不能服用阿司匹林,短期內飲食要盡量清淡,注射美容后的24小時內,注射部位不能接觸化妝品以防傷口感染等等[8]。
所以,微整形雖“微”,實則學問很多。對于醫生來講,首先要具備良好的職業資質,不僅要熟悉局部解剖結構、不同微整形產品的特點,更要熟悉不同顧客的真實需求,進行安全的、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操作;其次,要具備基本職業操守,不能為了經濟利益強行施針埋線,否則必將成為業界的災難。對于患者而言,首先要冷靜分析自身的特點,不要盲目跟風或者抱有不切實際的整形幻想。其次,要“擦亮雙眼堵住雙耳”,一定要找到具有正規資質的醫院和醫生來進行設計和操作,切不可道聽途說、好友引薦等等,否則追悔莫及。對于媒體而言,多一些微整形相關的科普性的、客觀的報道,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微整形觀念,形成對于微整正確的認識,是廣大醫生與患者都愿意看到的。我們也希望媒體能夠多一些這方面的報道。最后,對于藥監與管理部門,面臨著不法商販、非正規營銷渠道和不法黑窩點三座大山,最是任重而道遠。加大執法力度和強度,對于此類違法行為采取“零容忍”的態度,違法必究、嚴懲不貸,讓非法微整形無可藏匿,讓非法從業人員[9]不敢越雷池一步,還整形美容行業一片藍天凈土。只有醫生、患者、媒體攜起手來,幫助有關部門共同打擊、監督不法微整形行為,才能真正杜絕“微整形亂象”, 使微整形在我國真正步入正軌,蒸蒸日上。
參考文獻:
[1]治療場所魚龍混雜“微整形”走俏背后暗藏風險[J].社會聚焦
[2]閆麗華.微整形:”“美中不足”的尷尬[J].大眾標準化,2015
[3]張京珂、姜南、楊智勇、申麗、莫海山.注射隆鼻術并發上瞼下垂28例[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03
[4]微整形頻毀容:違禁藥充玻尿酸 三無人員非法行醫[J].法治追蹤
[5]晏義兵、袁青.透明質酸隆鼻鼻部血管栓塞一例[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6,(03):59
[6]馬艷.微整形注射美容后的注意事項[J].中國食品藥品監管
[7]張寧.微整形注射美容感染并發癥預測及處理方法探析[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7,(04):41
[8]細數明星最常做微整形項目[J].美尚 整形 Plastic
[9]申五一、俞凱莉、梁夢、劉佳、張會芳.手術治療淚溝填充術后囊腫2例報告[J].中國美容醫學,2016,(25):04
作者簡介:
時庭玉,空軍軍醫大學學員一旅三營十二連;
張曦,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