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 林麗美 夏伯候
摘 要:本文對中醫藥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現狀進行了概述,并通過強化實踐和創新觀點、改革實踐和創新人才培養體制來培養中醫藥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中醫藥院校;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一、中醫藥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現狀
1.落后的教學模式制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落后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沿用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只注重知識的傳播,忽略對能力的培養,不能滿足社會對創新和實踐性人才的需求。大學生缺乏對科研的興趣,創新能力不足。創新性課程設置的比例不夠,實驗性課程以驗證性項目為主,創新性、綜合性的實驗項目較少。缺少師生交流的平臺,師生交流較少,教師只局限于課堂上對學生的指導,課后深入全面的指導較少。
2.缺乏實踐和創新的人才培養體制
中醫藥大學生缺少良好的校園文化和實踐與創新能力教育環境。中醫藥院校由于擴招,在校的大學生的人數大量增加,但相應的教育資源投入跟不上人數增長的速度,實踐和創新教育資源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實驗設備陳舊、缺乏高端、前沿的大型儀器設備,不能激發學生實踐和創新的熱情,不利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中醫藥院校的實驗平臺和實踐基地的建設少,大學生參與實踐和創新的機會相對較少,不利于實踐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二、中醫藥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途徑
1.強化實踐和創新的觀念
創新實踐責任感的培養不僅是大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的根本方向,更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動力來源。中醫藥院校要將實踐和創新的理念融入到中醫藥高等教育的總體目標和要求中去,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1]。教學方法上,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既強調學生的共性的發展,又兼顧學生的個性的發展,培養個性化專業性人才。
2.改革實踐和創新人才培養體制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實踐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同樣需要改革人才培養體制。為了滿足學生發展和中醫藥發展需求和社會醫藥服務的需求,需完善中醫藥一體化教育,加強中醫學、中藥學、針灸學等學科的交叉和滲透,加強中醫學、中藥學與生物工程、食品工程、制藥工程等的學科交融。構建“實踐創新課堂教學+科研促進實踐創新+開展實踐創新活動”的創實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發展。
(1)建立實踐創新課堂教學
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注重對其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注重中醫藥專業基礎課程與中醫藥臨床實踐的聯系,并緊跟中醫藥發展前沿的研究進展,為日后的臨床實踐提供基礎。課堂授課方式多采用PBL、RBL等教學方式[2],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探究未知問題與實踐和創新熱情,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方式。在中醫藥實驗教學方面,增加綜合性、創新性實驗的比例,學生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自主設計實驗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實驗內容,撰寫實驗報告或實驗論文,充分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教師的指導,實現師生課內課外的交流。
(2)科研促進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要使科研在實踐創新能力培養上發揮作用,需完善科研平臺和科研基地的建設[3]。中醫藥院校的管理部門需加大對科研經費的投入,如增加科研場地、采購大型科研儀器、加強科研平臺的建設。中醫藥院校要鼓勵大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建立相應的鼓勵機制,設立相應的獎項[4]。通過相應的機制,激發大學生的科研熱情,鍛煉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中醫藥院校應建立相應的科研基地,學生可以參與科研基地的項目,接觸中醫藥臨床的技能和技術,為中醫藥用人單位培養現成的人才。
(3)開展實踐創新活動
結合中醫藥專業特色,組建中醫藥特色的學生科研團隊,開展“大學生創新項目”、“大學生協同創新項目”、“大學生省級重點實驗室項目”、“校企合作創新項目”等科研項目,增強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開展中醫藥專業相關科技活動、講座、論壇、競賽等,積極營造大學生實踐與創新的環境。如開展“中藥材的鑒別及炮制大賽”、“方藥競賽”、“中醫藥臨床技能賽”等比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隨著中醫藥的發展,對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需求更加強烈。中醫藥院校是培養中醫藥人才的主要基地,加強中醫藥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需貫穿中醫藥本科教育全過程。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政府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學校完善相關的機制、教師更新觀念和學生積極參與與投入。
參考文獻:
[1]李輝.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創新實踐教育平臺建設[J].中國大學教育.2013,9:83-85
[2]盧巖、王彤、張晶等.針灸推拿專業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湖南中醫雜志,2014.30(7):136-137
[3]湯佳樂、程放、黃春輝等.素質教育模式下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88-89
[4]張冰融、宋雪.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教育管理,2014,6:71-75
作者簡介:
林艷(1982--)女,博士研究生,實驗師,主要從事中藥質量標準研究;
通訊作者:
夏伯候(1987--)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藥藥效物質基礎及其質量標準化研究。